年轻人为啥不想走亲戚?很正常,他们本来就...
年轻人为啥不想走亲戚?很正常,他们本来就需要重新定义工业文明下的“社交”。
总有人动辄拿上一代、上几代的标准来衡量现代年轻人,说他们不热情、不打招呼、不懂礼貌。其实这些衡量的标准,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时代需求的反映。
上一代人为什么这么重视“人情往来”、“人际交往”,深层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属于“互助社会”社会形态。
今天我家盖房子,自己肯定完成不了,需要村里邻居、周围朋友过来帮忙。哪天帮过我的朋友家里有孩子结婚,我自然也要过去帮忙。甚至今天家里做饭没醋了,也需要到邻居家借点。哪天邻居家没米,也会从我这里临时借点救急。
有这种“社会互助”的刚性需求存在,谁能不在乎“人情往来”? 如果你不做这套“标准动作”,你将被孤立于这个互助体系之外。在各种商品、服务供给匮乏,财富资产匮乏的时代,自外于这种体系,往往意味着处处掣肘,寸步难行。
农耕文明下的社交,并不像很多人缅怀的那么美好,很多时候根本不是什么“人情味重”、“懂礼节”,更多的是被现实逼迫,不得不做的固有程式和“演出”。
而在当今的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时代,各种商品、服务供给应有尽有,需要什么往往一个电话、敲几下键盘就能解决。家里电灯坏了,我不需要找认识的电工朋友,找物业来就可以;家里要宴请朋友,我也不需要找做厨师的朋友,去餐厅定位,或者叫外卖就可以。
那套束缚人、让人不得不低头的“社会互助”的基础不存在了,再想让它像以前一样被敬畏、遵守、奉若圭臬,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和你见个面,打个招呼,聊几句,如果能让我愉悦,也许我会做;如果没有这个效果,甚至是只会让我不舒服、不痛快的“无效社交”、“无意义社交”,我就不会去做。我不这样做也不会有承受不起的成本,又不会像以前社会一样,山不转水转,将来做某些事会求助到你。顶多让你觉得我没礼貌、内向、不合群。但怎么看是你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才不会为了让你开心,而让自己不开心,凭什么? 还不如我自己刷会手机,玩会游戏呢。
这才是现代年轻人关于“社交”最真实、最现实的底层逻辑。
离开这些思考,仅仅从“老礼儿”上奢求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尊从过去的社会规范,只能说是一厢情愿的天真。
“我怎么想”远比“你怎么想”更重要。这才是现代年轻人社交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有利害关系、利益关系的不在此列)。这是自私吗?不是,准确点说,这是“客观条件允许下的自我”。社会发展到这一步,换谁都会如此,别怪年轻人了,别在哪瞎矫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