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伯均《西方艺术课》印象主义音乐:具有画面感
本篇介绍:
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奠基人
拉威尔:配器大师
萨蒂:音乐“裸体主义者”
德彪西(1862-1918):印象主义音乐奠基人
艺术通才:音乐家,音乐评论家,在音乐评论中将自己的印象主义思想写进去
听他的音乐如同看一幅画,而古典主义音乐更像一篇文章,偏重叙事性逻辑性,传递思想故事和情感。
主张在音乐中传递画面感,开创现代音乐,音乐创作开始有浓烈的画面感。
最著名的是《牧神的午后》
极力寻求和挖掘了不同乐器在音色的表现力。之前不同乐器功能都是“脸谱化”,有一定刻板印象。
德彪西是一位不破不立的音乐家,色彩丰富——
1.和声。不同的和声就像调色盘上不同颜色。也就是“通感”。非常用功能性。
2.调式上的探索。探索俄罗斯和东方音乐的调式。如《贝加摩组曲》有东方色彩
3.大量发展泛音效果。
4.发明全音音程。只有6个音符🎵。所有音符都平等,没有调性区别。
拉威尔:配器大师
(德彪西对应是马奈,拉威尔对应莫奈)
(1)法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既表现古典音乐扎实基本功,也灵活运用印象主义特征的画面感。
《达芙妮与克罗埃》戏剧交响诗作品,展现出很多带有古典音乐特色的对位和复调。
《水之嬉戏》展现生动的画面感。
(2)传统音乐学院四大件:和声,对位,曲式,配器。
改变了传统音乐学院“脸谱化”的配器方式——拉威尔钢琴作品的交响性(肖邦的歌唱性)
在钢琴演奏拉威尔作品是能大概听出乐段对应什么乐器
几乎也把自己的所有感情作品改编为乐队作品,如《帕凡舞曲》(孔雀舞)表现对夭折公主的哀思。
拉威尔代表德奥音乐多线程思维(用钢琴展现整个交响乐团),与肖邦所代表的个体思维(歌唱性)之间的碰撞
(3)更多展现出明确的东方色彩《鹅妈妈组曲》《弦乐四重奏》
(4)难度最高的钢琴作品是拉威尔的《夜之幽灵》(夜之加斯巴)
代表作:《G大调钢琴协奏曲》
开头用“鞭子”给出一个短促的音效,非常喜欢在配器上挖掘全新的音响效果,如《波莱罗舞曲》。
独创的非常特殊钢琴演奏手法,在快速演奏中同时按下黑键和白键
第二乐章带有电影音乐的质感。
具有爵士乐元素。(受到美国乔治·格什温爵士乐的启发)
开创性的刮奏手法:用一根手指划过所有钢琴白键。
第一乐章采取少许无调性音乐的手法:完美地将无调性音乐的概念性和旋律性的听感揉在一起。
萨蒂:音乐“裸体主义者”。现代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犹如绘画中的塞尚)
减法音乐:萨蒂的作品非常简洁洗练,如《三首裸体舞曲》音符简单(不分小节),有电影画面感,而相对的古典音乐非常复杂。
裸体主义者:《三首裸体舞曲》谱面音符密非常低。(受东方哲学以少为多的哲学影响,如水墨山水画,而西方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影响力延伸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如现代音乐的极简主义流派。
下篇开始介绍民族乐派,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