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苗家酸汤鲤鱼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族有各族的习惯,各方有各方的风俗。在这些众多各异的习惯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喜欢吃酸。因此在贵州有句民谣:“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虽然都是酸,却各地酸法不同。像荔波人特别喜爱的酸肉、臭酸让许多人望而生畏,独山的虾酸也有许多人吃不习惯,就连思南的美味——酸鱼,也时常让有些客人捏紧鼻子。还有什么笋果酸、牛骨酸、鱼酸、米汤酸、毛辣酸,光名字就是一大串。酸之不尽,酸得彻底。
为什么贵州人喜欢吃酸,没有一个确切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贵州山多路险,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交易困难,食盐短缺。这些地方的群众发现,通过吃酸可以达到吃盐的效果,因此喜爱上了酸。亦有人说,是因为贵州气候环境特殊,长年阴雨天气,食物不易贮存,用罈子存放,厌氧发酵,极易变酸,长期如此,逐渐就爱上了酸味食品。究竟是何原因,我们不去追究,但有一个事实,酸食是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的。
在贵州众多酸中,以黔东南的苗家酸汤最为著名,不仅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也普遍受到南北东西的客人欢迎。如今旅游发展迅速,贵州的良好生态成了理所当然的旅游的。四面八方的客人涌来,吃住行游购娱,名目繁多,天天像过大节。不管是大、中、小城市,总少不了卖酸汤鱼的。像老凯里、新凯里、亮欢寨这样的店名,已经随处可见。清一色的苗族服装,还有木鼓和芦笙。这种景象不仅在贵州,几乎已经遍布了中国大地。
其实最为朴实纯正的苗家酸汤味道还不是在那些大小饭店,而是深藏在苗族山寨里。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里,山高路远,几乎家家都有酸坛,少的一两个,多的好几个,甚至几十个。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不同的酸汤母子,不管是素酸汤、油酸汤还是酸汤鱼,那味道才是杆杆的。因为材料纯正,越是美味,添加的佐料却越少。就说苗家酸汤鲤鱼吧,一瓢清水,几滴盐,一杯酸汤,半枝木姜花,再配以一小把野艾叶,就成就了美味。美得简单,简单即是美。
看到鲜活的鲤鱼,嗅着扑鼻的香味,抑制着涶涎欲滴的情绪,忍不住作一首苗乡酸汤鱼诗:
山原僻静阡陌稀,
苗乡客远屠鲤鱼。
无需朱门调味广,
半枝木姜配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