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矛盾论》:如何轻松学会矛盾分析法
我们从小学读到大学,历史书上不断的告诉了我们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一年是1935年,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之后成为新的中央领导。从1936年开始,我认为也是我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一年的12月份开始到1947年这段时间里,是中国共产党乃至毛主席都极为重要的十年。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1936年12月,毛主席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接着是1937年写的《辩证唯物论讲授提纲》。《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后来从提纲中节选出来的。1938年,他写了两本关于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下的游击战略著作《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在这个阶段,毛主席写完了1949年以前的全部重要理论著作。这些著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统一全党思想,系统的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政策。
其中在1937年所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论文,后来构成了“毛泽东思想”内在组成部分。
我们好奇的是,为何毛主席会将矛盾问题置于突出的地位呢?正是由于毛主席对中国现实的透彻理解,从而提出“主要矛盾”理论,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模糊不清而又复杂的特征,并力图把这种洞见在其革命策略中具体化。因此,在一个既定时期内,要确定哪种因素或矛盾是占主导地位的,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是个复杂的理论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策略需要。
由此可见,矛盾的观念可以让我们洞察社会中的存在与变化,它能使我们感知观念和存在的本质是复杂、相互联系的,而这在不具有辩证思维的人眼里,却是简单、孤立的。
如果我说,“小明和小强好像”,你的第一反应是他们两个长得很像,而不是性格很像或者价值观很像。这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在驱使我们,再比如说“1+1等于什么”,答案是:田。1+1最直接的答案来自数学,从数学角度是等于2,但从文字角度来看,“1”、“+”、“1”、“等于”不代表数目,而是笔画形状,这就是辩证法交给我们的,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这也是毛主席的《矛盾论》能够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思想武器的重要原因。
事物的矛盾法则,既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由于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有三大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概括为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其中最根本的规律。
毛主席把对立统一规律形象地称为矛盾规律,把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概括为矛盾观点。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引用列宁的话说:“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统一物分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精辟概括。
说白了,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统一,即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相互否定、相互斗争的方面和倾向。矛盾概念形象地概括了万事万物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的最普遍的客观法则。矛盾观点只是毛主席将对立统一观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通俗表述。
例如一家公司,“领导”这一概念本身暗含着员工这一概念的对立面,员工是受领导管理的。每一个概念自身都是两个概念的对立面,没有其中的一个概念,就不会有另个概念。例如警察与小偷,物业与住户,商贩与城管,医生与病人等等。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理解。理解了这层意思之后,我们可以再提升一个层次,将矛盾理解为“看待事物的角度”或者“成立的前提”。例如这家公司里面,领导的对立面不止是员工,还有客户还有公司合伙人,员工的对立面也不止是领导,还有同事还有规章制度。这就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矛盾则不同。
我们详细的展开理解,在一家公司中,领导与员工会有矛盾,领导和合伙人之间会有矛盾,员工与员工之间因为绩效会有矛盾,员工迟到碰触公司规章,这也是矛盾,所以彼此之间便存在着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相互否定、相互斗争的方面和倾向。
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可以容易理解,那么相互转化又怎么理解?领导和员工之间可以转化,比如说领导工作业绩不好降为员工,员工业绩提升转化为领导。员工迟到碰触规章,他成为领导改了规章制度,这都是相互转化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对立统一的例子。
认识了矛盾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矛盾论》中讲的第二个要点:内因和外因。
毛主席在文中讲到:“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毛主席举了一个鸡生蛋的例子。鸡蛋因得到适当的温度(外因)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内因)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任何的事物内部都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这是事物内部的矛盾,也存在着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事物外部的矛盾。事物之所以不断地运动,并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根本原因是内因,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我们举个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一粒种子埋入土壤能够长出树苗,这是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根本原因是种子本身的胚胎完整有生命力,外因才是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的条件。没有生命力的胚胎种子根本长不出茁壮的成长的树苗。
上面我提到可以把矛盾看作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或“成立的前提”,那这里的内部矛盾性就可看作是内部的成立前提。种子的内部矛盾就是需要有胚胎的种子,这是成立的前提。再直白一点就是胚胎的生死是内部矛盾。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所不在,所有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事物发展的每时每刻都存在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毛主席在文中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
毛主席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一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无不存在矛盾,这就是“事事有矛盾。”
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从头到尾,都存在着矛盾,这就是“时时有矛盾。”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它成立的前提,理解这个前提,就能理解事物的变化。
矛盾就是事物,就是过程,就是思想,就是一切。在自然界、在社会中,一切事物及其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只有理解矛盾,才能理解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
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在做着矛盾的事情。明知道违章操作要受处罚,为了省事还是故意违章;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我们还在危害健康;明知道闯红灯要罚款,还是有许多不遵守交规的现象;明知道外卖不卫生,我们还在图方便……现实生活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毛主席在文中举了几个例子。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之前我们列举的领导与员工,领导和合伙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公司规章等等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有其各自的特点,就在于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运动发展的形式和发展的过程都有特殊性。我们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
我们只牢记一点,运动是物质唯一存在的形式。我们之所以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就是因为其各自包含各自的特殊性。譬如,机械的运动、物理的运动、化学的运动、生物的运动是不同的,自然的运动、社会的运动和精神的运动也是不同的,世上完全一样的事物的矛盾运动形式和运动过程是不存在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刑警办案的时候,会用指纹作为侦查案情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人和人之间的指纹是不一样的,这种特殊性是区分人和人之间不同的一个方面。
在事物发展运动的不同阶段、不同过程中,其矛盾也有特殊性。譬如,在整个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其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质的矛盾,然而这对矛盾在自然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同阶段,其具体表现形式都是不同的,呈现出事物内在矛盾阶段性的具体特点。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总会有这么一类人,期中考试没考好,于是努力学习,期末成绩考第一。这就说明在不同阶段成绩也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具体分析,就是要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相互联结。毛主席在论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必须遵循的人类认识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认识发展过程。例如我们想研究一家公司,要了解它有哪些特点,把它归为特点相同一类公司,再从特点相同的公司中找到它的与众不同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因为个性而存在,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始终,而个性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例如你去店里买橙子。店员问:“请问你需要买什么?”
我说:“买橙子。”
店员:“买什么橙子?”
我说:“就是吃的橙子。”
店员问:“是橙子的哪一种?我们有为甜橙、脐橙、血橙、冰糖橙、红橙、果冻橙几个品种。”
我说:“果冻橙。”
在这里果冻橙是橙子的一种,橙子是共性的,果冻橙是个性的,橙子的存在(抽象、不具体的)是因为有果冻橙(具体的实物)这类个性的存在,简单说共性是概括、抽象的关系,个性是具体的关系。
总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实质,就是一般(共性、抽象)和个别(个性、具体)的关系,说到底也是矛盾关系(成立的前提,有果冻橙才有橙子这个普遍叫法)。借助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我们可以说:没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就失去其一般本质或抽象的基础;没有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就失去其特殊本质或具体的现实。
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在诸矛盾里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次要矛盾:指在诸矛盾中处于次要、服从地位的矛盾。
它们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理解理论后,我们通过一个历史知识深入理解一下这两个理论。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的时候,唐朝廷为了加强对边地的统治(这是当时的主要矛盾),防范吐蕃、回纥[gē]的进扰,开始派节度使领兵屯边(次要矛盾)。这些节度使及其军队,当时又称“方镇”或“藩镇”。
随着节度使势力崛起(转化为主要矛盾),唐朝中央的政治每况愈下。唐玄宗时,口腹蜜剑的李林甫和狡诈贪婪的杨国忠相继担任宰相。两人执政二十多年,胡作非为,搞得朝政腐败不堪。当时各地藩镇总兵力已膨胀到四十多万人,中央禁军却只有十二万人,在这种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下,藩镇的反叛和割据已经不可避免。安史之乱爆发了。
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斗争形式越激烈的矛盾就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吐蕃、回纥一直是唐朝的外患,早已经不受朝廷控制,随时都可以威胁朝廷,这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当时的政策走向。
有些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或者没有被解决,只是暂时的隐藏,更有一些在压抑中发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会互相转换,转换原因取决于当前矛盾斗争的激烈程度。边境问题解决后,藩镇问题虽没有马上展露出来,却在压抑中发展,由于朝廷腐败,地方势力崛起,其力量增强,转化为主要矛盾,安史之乱势必发生。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比如唐中叶以后的政局,朝廷中枢能否振作,影响着国家和平与动乱这对矛盾,唐朝中叶以后,君王宠溺宦官,干涉朝政,文臣武将多被贬谪,中央政府的强弱决定了朝廷政治是否清明(性质),政局是衰败还是振作。从唐的朝廷中枢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的表现来看,可以得出它是向矛盾的哪个方面转变的结论,所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会互相转换'。
决定矛盾方面转变的根本因素在于“力量的大小”。还是以上述历史为例,朝廷中枢是力量因素,当朝廷的力量越来越强,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当中枢的力量越来越弱,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接连出现;每个朝代往往都是由盛而衰,力量达到最大的时候为什么会下降,不会持续上升?衰败的现象没有了,为什么会翻盘?
原因在于:矛盾本身没有被消灭,矛盾方面的相互转换就会持续下去,影响该矛盾的力量在矛盾里面有一个上限,也有一个下限,我们可以通过获得力量的大小来改变矛盾的性质,但只要矛盾还存在着,它就有往另一个方面转换的可能, 而这种可能性在它的力量增加,你的力量减少或保持不变时最大。
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①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我们可以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像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两者存在于地球这个统一体中,没有北极也就无所谓南极。没有上,也无所谓下;没有正,也无所谓反。
②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包含着这一思想。总之,矛盾着的对立面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就是因为对立面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由此及彼的贯通性,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的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性质,这种互相对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里的斗争性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政治上的斗争范畴,它涵盖了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这些领域的一切相互对立和排斥的现象。例如自然领域里的各种排斥和吸引、化合和分解、正电和负电、遗传和变异等等。社会领域里的人大与政府的监督与被监督,工厂里的技能比赛,公司的节能降耗等等。
斗争是绝对的,只要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同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在特定的情况下会被缓和,也会和平共处。毛主席说:“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子,而石头就不能转化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鸡子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而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
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必要条件,矛盾才会形成,才能为矛盾的进一步转化创造条件。
毛主席在本章最后说道:“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就像小明和小强在一个班级里争第一,关键是两人在一个班级,目标都是第一名,若不是在一个班级,便没有矛盾的双方,也就无所谓竞争。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此处不展开描述。
比如一家公司基层管理者野蛮粗暴,人浮于事,推诿扯皮,与企业价值观背道而驰,破坏企业文化,亵渎公司形象。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企业价值观无法落地,企业理念被员工推翻。这样的管理者既害企业又害员工。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必定有它的规律在里面。
接下来我们开始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之前讲了矛盾规律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以及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这里的“二”要有主次之分,就是要分主要、次要矛盾,主要、次要方面;既要从普遍性中找特殊性,又要从共性中寻找个性。
这个例子里面有多个矛盾:价值观与管理者的矛盾,管理者与员工的矛盾,员工与企业的矛盾。这里面的主要矛盾是管理者与价值观相悖,因为领导者与价值观相悖才导致员工与领导者的矛盾,继而导致员工与企业价值观的矛盾。后两者都是次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后面的矛盾都容易解决。
主要矛盾里面管理者与价值观相悖,那么内因是什么呢?是管理者人格需求。人格需求决定了人的行为动机,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公司环境和职位,环境条件激活了他人格需求里对应的行为方式。外因是什么样,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这里就表现出了粗暴管理者的一面。
怎么理解?就像写小说一样,每个角色都有他特定的行为和人格,人格和学习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待人待物方面的整体水平。假设内因没有,矛盾无从谈起,所以这里的矛盾要从两方面入手。
首要解决的是内因的问题,管理者的思想教育是主要方面,其次外因是环境(职位),也就是载体。外因因内因起作用。解决这个问题,两手都要抓。
所以这个例子围绕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水平;二是企业价值观如何落地。
我们一分为二的看,管理者思想水平来源有二,一是文化程度及其性格影响(矛盾主要方面);二是公司基层管理传统的劣根性(次要方面)。
所以提升管理水平可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是抓住源头,应当努力提高管理层队伍的素质。基层管理者的素质是保证粗暴管理减少的重要因素。因为性格是造成粗暴管理的根源,只有个人素质得到提高以后,自我控制的能力才会大大增强,粗暴管理的几率才会大大降低。企业可以通过管理培训、会议总结、制度惩罚等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讲对立统一,性格是粗暴管理的矛盾主要方面,所以基层管理的劣根性便是次要方面转化而成主要方面。所以解决了源头,劣根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二是公司环境方面,应该采用监督与投诉系统,对基层管理者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主管是与基层员工最接近的群体,如果对他们疏于管理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许多企业工会形同虚设,还有HR部门没有员工诉求的解决通道,这样也很容易激化矛盾。之前我在浙江工作的时候,那时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会定时派人力专员去车间调研,定期分析人员流失的问题,及时解决员工工作与生活问题。
毛泽东在为学员讲课
针对企业价值观如何落地,我们还需要学习毛主席。毛主席组建队伍,非常倡导斗争性。斗争性也成为军队思想工作的特色。公司里矛盾普遍存在,企业文化建立和推行的过程中充满矛盾和斗争,作为公司的管理者,要持之以恒的抓企业文化,不能半途而废,一时紧一时松。尤其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许多企业紧抓机遇发展起来,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企业文化和思想教育无法落地,虽然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教材,有自己的规范,有自己的制度和队伍,但是理念灌输却差强人意,这是一件长期的任务,毛主席的思想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内完成的,把管理与企业文化教育融为一体,通过企业文化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觉悟,从而实现管理目标,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便是一部很好的思想教育教材。
人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解决问题而将企业文化落地。其实很多时候,矛盾的转化多种多样,就像人的需求多样一样,职位的晋升就会多种多样,所以企业文化很难落地的矛盾也会多种多样,只要将问题的源头找到,就能找到这个问题存在的形式。
另外,中国的诸多企业,粗暴管理比较常见,尤其是制造业,这个现象很难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样的矛盾会上升为雇佣关系变化的矛盾和精英骨干的矛盾。
我们最后再用这个方法分析一下“洗脑”这个问题。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很喜欢听一些八卦新闻,这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因为,我们对八卦感到好奇。
引用我们开篇说的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说“小明和小强很像”的时候,我们大脑直接反应是他俩长的像,而不是性格相似呢?这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也就是片面、静止的看问题。这是辩证唯物论坚决打击的。许多教条主义者就是习惯了不思考下结论。
“洗脑”就是利用了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片面、静止的看问题。基本操作就是利用人性弱点。利用人们不独立思考,相信权威,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官方的、唯一的知识。还有好奇、亲情、恐惧、贪念的心理,只要加上“科学”的外衣,人们很容易无条件相信。
例如权健帝国,他们兜售自己的产品,就是运用了洗脑的方式。先强化源头,号称自己是科学的传承中医文化,然后建立这种权威思维,让老人相信,这是科学的。再建立外部条件,就是建立虚假案例,来构建可以治病的观念。再利用老人或病人的心理斗争矛盾,利用人性需求,搭建可以帮助老人或病人解决主要矛盾的好奇心。
这里的外因是虚假广告,内因是利用人性需求,强调自己的科学性,在目标人群的脑中,通过构建一个惯性的观念,目标人群便不会怀疑自己的决策。因此,传销组织将多个知识中掺入一个伪知识,那么一个伪知识就可以达到商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