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总督画图,皇帝赋诗,名匠刻石,这套《棉花图》为何如此重要

作为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乾隆皇帝一生阅历丰富,基本上这个世界上的古玩字画,珍奇异宝他都看了个遍,可是他却极其喜欢一套图画,还在上面提了十六首诗,甚至他的儿子胤禛还将自己的肖像绘制在了上面,究竟是什么图画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一切要从棉花说起,棉花是锦葵科棉属生物的种籽纤维,在我国,它也是这类生物的统称。根据出土的古迹显示,在公元前五千年的印度河流域,古人就开始种植棉花,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到了近代,棉纺织品的使用传到了地中海地区。公元一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到了意大利和西班牙。

根据《宋书》第一次出现“棉”字,我们可以得知,棉花传入中国最晚是在南北朝时期,甚至会更早。等到了元朝,朝廷就已经把棉布作为税收(布、绢、丝、棉)之首,政府还设立有木棉提举司,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明代书籍《天工开物》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由此可见,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十分普及。

从棉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棉花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是逐渐由无到有,而且逐渐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它逐渐替代了粗布、罗纱和丝绸等,成为了最重要的纺织用品,甚至在清代的时候,还出现了一套种植棉花的图谱,它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

方观承是安徽桐城人,他的父亲是内阁中书方式济,原本也算是官宦子弟,但因为它几岁大的时候,父亲方式济被参劾处死,自此家道中落。方观承自小就体味到了人生的坎坷,但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坚定意志,志在从仕。方观承一直在等待着属于他的机会,一直到32岁那年他终于开始走上政途,自此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直隶总督。为政期间勤于民事,尤其关心棉纺织的发展。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来到了保定,他特意视察了保定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方观承自然陪伴左右,充当导游为乾隆一一介绍,等乾隆帝心满意足地离开,前往下一站后,方观承以乾隆皇帝视察棉行为中心,亲自主编了一套农书图录,展示了我国北方地区从种棉花到染织成布全过程,共有十六幅,每图都附有文字说明。

等乾隆皇帝回到宫中,方观承就将这幅图谱献给了朝廷,乾隆拿到这一套图录后很是喜爱,欣赏完之后,郑重地提笔,在每一幅图画上都提了一首小诗,比如在“灌溉图”中,他就题诗写道:“土厚由来产物良,却艰治水异南方,辘轳汲井分畦溉,嗟我农民总是忙。”十六首小诗作罢,乾隆皇帝感到神清气爽,趁兴致又将祖父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也加了进去,这就是闻名后世的《御制棉花图》。

乾隆所作的十六首小诗富含哲理,兼顾悲悯,同时又与棉花图十分契合,相得益彰。再加上题诗者乃当朝圣上,所以当时文人自然十分追捧,但最开心的还得说是方观承,方观承得到这套经过升华的《御制棉花图》后激动无比,毕竟他本来就对棉花种植十分上心,再加上这套图册更是皇上肯定他的象征,方观承可谓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为了纪念这一件事情,在同一年,方观承又有了大动作:他主持将《御制棉花图》刻在端石上。最终共用了十二块端石,全文为阴文线刻,十分精致,就连图画中的房舍和百姓都十分鲜活,反映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本性,再加有乾隆皇帝的题诗,可谓是锦上添花,结合而成,堪称难得的艺术珍品。

棉花图的意义不只是艺术价值,因为它主体为图画,十六幅图,一一对应着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和练染,十六个种植棉花,纺织棉线的过程,图画画得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即使是不识字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这套图册明白棉花具体的种植过程,这种实际意义是其他农业书籍也很难达到的。

时至今日,图册中所描画的棉花种植方式自然早已过时,但这并不会影响它的价值,它仍然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御制棉花图》石刻现在收藏在河北省博物馆中,历经二百余年,仍然完好无损,依旧是我国种植棉花历史上的珍宝。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中国棉花图书题录》汪若海、李秀兰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棉花帝国》斯文·贝克特【美】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