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崇明||【小说】牧之歌(上)

         牧 之 歌

                     文/ 赫崇明
 
         人生是一首无韵的歌
                      ——《序》
                (一)

牛车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土路上行走。
 
老黄牛眯着眼睛嘴里不停地在咀嚼着什么,垂下来的长长的唾液线随风飘来飘去,闪烁着耀眼的银光。车板上拉着发酵的牲畜粪肥,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蒸蒸热气,空气中弥漫着臊臭的气味。
 
城桥手里拎着一根赶牛的鞭子,跟在老黄牛的身后走着,不时的抬头看一看艳阳的天空。
 
究竟拐过几道弯道,城桥已经记不清了,眯着眼睛的老黄牛记得清楚,拐过最后一个S弯,老黄牛径直向田垄里奔去,“老马识途”城桥感慨道。然后,按着生产队长的指示,把粪肥卸成一堆堆的圆锥形的粪包,远远望去像是墓地里的坟茔。
回村的路上老黄牛来了精神,不等城桥吆喝自顾不迭的向村子奔去。“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看着老黄牛一路狂奔的样子,城桥想起了这句古老的诗句。
 
生产队长站在大门口,焦急的等待城桥的归来。让城桥一个人赶牛车去地里送粪,尽管老黄牛老实听话,但是老队长还是放心不下。虽说城桥出生在农村,但是他读了16年的书,对于农村的生产还是很生疏的。尤其是赶车这个活,城桥根本就没干过,所以说,老队长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见到城桥和牛车出现在村口,老队长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回头对院子里干活的丑丫喊道:快去接城桥!
 
丑丫楞了一下,放下掃巴就往大门外跑去,心里嘀咕着:“也不是大姑娘小媳妇的,何苦这般娇性”。走到城桥跟前,丑丫一声不吭,一把夺过城桥手中的鞭子,“嗖”的一声窜上牛车,“驾——”一鞭子打在老黄牛的屁股上,老黄牛一惊飞快地向生产队的院子里冲去。“哎,你这是……”还没等城桥说完,老牛车已经没影了。
 
老队长走过来拍拍城桥身上的灰尘,夸奖他干得不错。
 
吃过晚饭,城桥拖着疲惫的身子爬上床,困意立马就袭上头来。一觉醒来夜已经深了,明亮的月光从窗棂照射进来,屋子里一地的光明。城桥挣扎着要起来,才感到腰腿的一阵酸痛。“好好的机关工作不做,回去当农民,那般辛苦你能扛过去?”钱线线的话语在耳边响起,眼前立刻浮现出钱线线那张美丽的笑脸来了。“仅仅第一天就这般辛苦,往后的日子真的能扛过去吗?”城桥在心里问自己,他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天,生产队长同样安排城桥往地里送粪,与第一天不同的是,今天赶车的是丑丫,城桥成了丑丫的“跟班”的了。丑丫生得五大三粗,浑圆的身子充满着山东大妮的粗野气息,许是没有进过学堂的缘故,满口的脏话和姑娘家的身份实在不相称。但是,丑丫为人厚道,心眼好使,她不单单是赶车还帮着城桥装粪卸粪,一天下来,城桥明显的感觉到比第一天轻松了许多。丑丫把牛卸了下来,拴在牛棚里,用鞭子一指城桥,高声喝道:“你小子回家休息去吧”,说完扛起铁锹走出生产队的大门。
 
当城桥和丑丫送走最后一车粪的时候,大队拖拉机已经把百分之九十五的土地翻耙一遍,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
 
于是,丑丫的牛车换成了牛犁铧,丑丫在前面赶着牛犁地,城桥在后面下种、埋土,弄得手忙脚乱的。有时把种子撒在坑外,有时多撒了种子,丑丫只好停下来帮忙,一天下来忙的脚打后脑勺。晚上收工的时候丑丫毫不客气地对城桥说:“和你分到一个组干活真是倒透霉了”。城桥无语,望着丑丫咚咚走去的背影,他无奈地拍拍自己的脑袋,由衷地说了一句:“我真无用!”
 
不知道是丑丫和队长反映了什么还是老队长觉察出来了,第二天,果然又增加了一个叫三丫的女孩子,来到他们小组帮组种地。丑丫在前面犁地,三丫在中间撒种,城桥在后面埋土。三个人配合默契,一天下来种地的数量很可观,老队长在全体社员大会上表扬了城桥,这件事儿使丑丫很生气。
 
              (二)
 
只有几天时间,小苗就像一层绿油油的地毯,把大地给铺上一片盛装。夏锄开始了,城桥被分配在妇女组铲地,这使城桥很没面子。无奈他铲地的技术也太差了,在农村只能归入“半拉子”的行列,仔细想一想,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烈日好像也和人们叫劲似的,像个大火球在头顶上烘烤,天空一片云也没有,大地一丝风也没有,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六月天的松嫩平原气温居然高达38度。平时爱说爱笑的妇女们也失去了往日的欢闹场面,人们静悄悄地劳作着,只听见锄片在土层下除草的“嚓——嚓”声。
 
突然老队长在地头大声喊着城桥的名字,在老队长的身后有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城桥和组长打声招呼,就扛起锄头就往地头跑去。原来是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领着两名省报的记者来采访城桥,陪同副部长来的是公社章生书记。
 
第二天省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采访城桥的长篇通讯,题目是:“铁心务农,知青的好榜样”,副标题是:记大学毕业生城桥。老队长把报纸送到地头,让城桥念给大家听,城桥挺犯难,推了半天,三丫着急了,一把夺过报纸就念,头一句就念错了。“铁心务农,知青好榜样”三丫一着急,把“榜样”念成“旁样”了,引起大伙的一阵哄笑。晚上收工时老队长通知城桥去县里开会,会期三天,具体啥内容不知道。
 
             (三)
 
第二天城桥乘坐市郊列车去县里开会,一出出站口迎面就是一条鲜红的大标语:热烈祝贺县第二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召开!城桥明白了此行的目的。大会安排八个典型发言,城桥第一的上台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大学生当农民,铁心务农干革命。城桥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大会发言的录音在县广播站播放了好几个月,省电台也在新闻节目里播放了发言录音,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大会结束后城桥又先后参加了地区和省里的知青会议,而后又去了北大荒的几个师机关作了报告,一时间城桥成了全省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
 
             (四)
   
城桥回到故乡的时候夏锄已经结束了,社员们在做着积肥、打农药、砍大草等相对轻松的农活。
 
城桥被老队长安排和丑丫赶着牛车去割青草做压绿肥的劳动。城桥几次试探着去拿丑丫的鞭子赶牛车,都被丑丫给回绝了。丑丫说老队长吩咐她城桥只能跟着割草,不让他碰老牛,怕惹出什么乱子来,老队长对上级不好交代,因为城桥现在已经成了大名人了。城桥没办法,只好跟在丑丫的后面规规矩矩的干活。
 
有一天城桥他们正在割草,突然天下起雨来,丑丫赶忙拉起城桥躲到牛车下面。在这个狭窄的小空间里,城桥和一个女孩子单独的呆在一起,他有些紧张,一向粗野的丑丫此刻也局促起来。女性的扭捏第一次发生在粗野的丑丫身上真有些不协调。还好是阵雨,一会工夫就过去了,乌云散去,太阳又蹿了出来,他们割了一车青草,赶着牛车回村了。
 
从此以后,城桥发现一向粗野的丑丫,办事也拘谨起来,有时和城桥干活时发生点碰撞什么的,丑丫那圆圆的胖脸会像红苹果一样红涨起来。
 
              (五)
 
中秋节的第二天,公社秘书捎来通知,让城桥去县委组织部一趟,具体什么事没说。城桥赶到组织部时,主管干部的县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正等着他呢。组织部长向城桥宣布了县委的决定:任命城桥同志为五加坡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代表县委对城桥讲了许多勉励的话并预祝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天城桥走马上任,这一天正是城桥二十六岁的生日。坐在庄严的主席台上,看着台下几百号人,瞪着眼睛听着自己的述职讲话,城桥想起了他回故乡当农民时的情景。他身披大红花坐在主席台上,身边是县委和公社的领导,他不知道当时他都说了些什么,耳边只能听到台下乡亲们欢迎的热烈掌声,一晃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了。
 
               (六)
 
五加坡公社有十四个生产大队,温泉生产大队是全公社最贫困的一个生产大队,也是最落后的一个生产大队。由于村子距离公社较远加之这里是县域的边缘地带,隔运粮河便是省城的地界,是典型的“三不管”地方。政治思想工作薄弱,资本主义思潮和封建迷信势力猖獗,打架、斗殴、赌博、偷窃成风,是历届公社领导班子最头疼的地方。公社主要领导没有谁愿意来这里蹲点,都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公社每年顶多安排一个一般干部,在此虚晃一枪,应付差事。从来没有人来此下决心整治一下,彻底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党委书记章生对待新生事物有着一种本能的抵触,表面上是给“新生力量压担子”,实际上是给城桥设一道陷阱,使其深陷其中,最后烂在这里。城桥的父亲是解放初期五加坡区的老区长,他看出了章生的恶毒用心,但是,又没有办法去阻止阴谋的实施,只能对城桥做些防范性的叮嘱,让儿子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放手一搏。

 赫崇明: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城桥》《崇明岛之绿》《拾之穗》等小说、散文、译文集。

谷亮:

     70后,自由职业者、主持人、教书匠、演员。无科班出身的光环,千禧之年与麦结缘,而立之年方幡然醒悟:此生应属于舞台,遂创立主持工作室。

为了传承主持和声音艺术,开始带成人学生,因成人学生时间无法满足教学的热忱,不惑之年起像带小徒弟一样带播音主持与表演班孩子,成立教书匠谷亮私塾。

【联系方式:13803773021】

(0)

相关推荐

  • 惊奇队长真惊奇!76127的超英飞女惊现反斗城!

    还没上映的惊奇队长就这么被乐高卖了!果然是剧透小王子!惊奇队长刚出角色定妆的时候我是实在摸不着头脑: 借用涛哥的图一用 你说戴上头套后,这头发起码有一百种梳发,非得中间开缝拔出来,这是什么情况?还是看 ...

  • 我们队的老黄牛

    作者:王志农 我是1969年1月下乡插队,当天乘卡车到丰润县白沫子村,大队干部用广播喇叭通知各生产队来接分到本队的知青.我和三个二中同班同学分到第三生产队. 一会儿,一头瘦骨鱗鳞的老黄牛走一步晃一晃地 ...

  • 十八年的恩情永不忘

    文/邓南亭(蕲春县向桥乡人) 鄂东南一带的乡村中自古就有聚众练武,舞狮舞龙的民俗传统,当地流行的拳术叫岳家拳,据说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传下来的,技击性和观赏性兼备.在近代,就在蕲春县上半县的不大范围内, ...

  • 大墩梁的记忆续一一最难的一件事 || 作者 辛俊烈

    大墩梁的记忆续 一一最难的一件事 作者  |  辛俊烈 作者辛俊烈,中学一级教师,现退休居平川区.喜欢写作,有作品在<白银文学>和<陇上风情><平川在线><天 ...

  • 华县桥峪水库——一座建库育人的大学校

    邮箱:3125136050@qq.com 桥峪水库是建库育人的大学校 作者 钟 善    华县桥峪水库是1969年11月开始修建,1973年5月竣工的,历时五个年头.在建设期间,水利战士吃包谷面,喝白 ...

  • 消失了60多年的 一道风景线——牛车棚

    □潘志冲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走在农村广阔无边的田野,总会见到矗立在河塘边那高高的亭子.这些亭子,既不是用来供游客游玩的,也不是让庄稼人劳累时休息的,而是农家专门用来架设水车的牛车棚.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 ...

  • 地铁站名知多少 | 用环线串联过去和现在

    北京地铁订阅号 今天 地铁站名知多少 北京地铁十号线篇 地铁站名不仅是地铁车站的称谓,也是北京的地理文化符号,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站名知多少"系列将挑选每条线路的部分站名 ...

  • 诗画 |《老牛车》杨 永

    诗人简介 杨永,生于石河子,长于安集海.1975年毕业于一四二团中学.同年,到一四二团二营七连当农工.1980年7月考上老师,1981年调141团5连任小学教师.1986年调河北保定蠡县教育局工作至退 ...

  • 〖迁西夜话〗从政经历(10).潘家口水库工程遗留问题的处理

    来 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9辑<往事回眸>(孙法仲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出版) 撰 稿:李作九 撰稿时间:2008.09 网络图片 1973年7月1日,我(时任潵河桥工委书记)到县 ...

  • 余存琮:隆昌沱灌工程建设往事回眸(一)

    敢叫大地换新颜 文/余存琮 隆昌沱江提水灌溉工程,是在大江大河中修建拦河大坝的水轮泵站.工程地跨内江县(今东兴区)隆昌县.自1972年8月动工,至2002年全部竣工,历时30载. 这是一场有全县广大农 ...

  • 【金小说】鲁玉琦 | 四清桥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鲁玉琦,垣曲人与共和国同岁.垣曲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刊登在<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

  • ​​澧县当年修筑澧水大堤背后的故事

     吕定元在澧县的工作纪实   之一  文/龚道育 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澧县县城城区,基本上没有超越明清时代垒砖面成的古城墙的范围,特别是城南以城墙为骨,两面壅土,筑成了一道坚实的防洪大堤.年轻人从没 ...

  • 追寻远去的记忆(68)驻点厦铺新华刘家村

    追寻远去的记忆(68)驻点厦铺新华刘家村 驻点厦铺新华刘家村 雪岸 在公社化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除了公社的司务长.炊事员和留守办公室人员之外,无论你具体从事什么业务工作,一般情况下都要配合抓好中心工作 ...

  • 文学原创•余启明小说专栏《火 心》作者 余启明

    老照片 火心(小小说) 作者 余启明 我等着工作队将我退回原地. 我的原地是前进公社刘湾大队.我原来的职务是大队民兵连长.          去年以来,县委每年都要挑选一批年轻农村基层干部,参加县委工 ...

  • 梁建新|再返旧城-儿时记忆的实地回忆

    往期回顾  山西"焦炭王者"之争 孝义汾阳西部张姓多为北宋哲学家张载后裔 文 / 梁建新 ▲拍照于本人培育的花卉 作为一个不是孝义人(籍)的"孝义"人,比好多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