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们,保护女儿最佳方式,不是暴力手段而是影响女儿的择偶观
父亲对孩子的爱,平时总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而男性的面子使然,通常父亲也不会如妈妈那样,向孩子直白自己的爱,所以孩子往往难以体会父爱在哪里。
在俄罗斯,有一个女孩为了看看父亲有多爱自己,就对父亲进行了一次测试。
她精心准备了一套男士的衣服,往里面填充了碎布,在自己的床上对出了一个“男朋友”,准备等爸爸回来,上演一出“好戏”看看父亲的反应。
准备好一切后,女孩就和“男朋友”躺着床上,听着外面的开门声,她知道父亲回来了。
立刻拿出手机,播放事前准备好的男性录音,自说自答起来。
爸爸听到女儿房间传来男性的声音,瞬间脚步就轻了起来,小心翼翼地靠近女儿的房间,在门口偷听着。
对女儿的关心,导致他完全忽略了男性声音的“怪异”--只要稍为注意,就能分辨出手机声音和真人声音的差异。
当他听到“我现在可以吻你吗?”的时候,这位父亲暴怒了!立马就冲了进去,没等女儿反应过来,这位父亲就把女儿的“男朋友”撕了个粉碎...
而看到父亲的反应,女儿乐得像个孩子,原来父亲是这样好玩的一个人。
当父亲知道这只是女儿的一场恶作剧的时候,也瞬间松了口气,只是犹如怨妇般地埋怨女儿:“你怎么这么皮!”
看到这里,淅爸出了一身冷汗,必须谢过当年老丈人“不杀之恩”啊!
每一位有了女儿的父亲,都担心自己的女儿受到伤害,尤其是担心女儿会遇人不淑,被坏男生欺骗,毕竟在父亲眼里,除了自己之外,几乎所有男生都是女儿的潜在威胁。
但你知道吗,其实早在孩子孩提时代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在左右儿女的择偶标准。
孩子的择偶标准,在童年就已经被父母决定
恋爱关系是对亲子关系的复制,实际上,我们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而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而孩子最初是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中得知如何成为一个丈夫、一个妻子的,如果父亲对母亲好,让母亲开心幸福,那么女儿就会以父亲的形象为原型作为自己以后的择偶标准;
但如果现实生活中,父母之间关系恶劣,亲子关系不良,即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爱和包容,那么对于爱和包容的渴望就会向外投射,一旦遇到一个能满足她心理需求的人,她就会不顾一切的“爱”上对方。
之所以给这个“爱”加上双引号,是因为孩子并不是真正爱上那个人,而是通过对方获取自己一直渴望的爱和包容,这样一来,那个人其他的一切不好的行为,都会被孩子所无视。
倘若孩子有一个坏父亲、坏母亲,例如在家暴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患上“坏男孩综合zheng”,例如重庆那位希望嫁给死刑犯的女生,以及在美国同样嫁给死刑犯的女律师。
其底层心理,是因为在年幼时她们没办法、没能力拯救自己的坏父亲,长大后这份埋藏在心里对待需求就会爆发--她们总是选择一些坏男生为伴侣,即便她明知对方是并非好的伴侣选择。
她们只是通过“拯救”这些坏男生,来弥补自己过去不能做到的事情--拯救自己的父亲。在心理深处,她们把自己视为“圣母”。
保护女儿最好的方式,是成为一个好父亲
有人说,有了女儿之后自己就半只脚踏进了监狱,其实这是把保护女儿的方式寄托于暴力之中,就如上述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女儿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怒不可歇地用暴力手段“撕碎”对方。
然而这样的方式,不但伤害了对方,还伤害了女儿,更伤害了自己。
保护女儿最好的方式,是成为一个好父亲,包括以下方面:
- 爱自己的妻子
女儿们最初都是从父亲身上得知,“丈夫”是怎么样的。如果父亲总是让母亲伤心,那么她就会对婚姻产生恐惧感,同时孩子的自恋会让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
而一个尊重妻子、爱护自己妻子的丈夫,则会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择偶标准,让她们明白:好丈夫是如父亲这样的。
-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
父亲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非常重要,这是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
孩子在3~6岁的时候会经历俄狄浦斯情结,其中一个特点是恋父、恋母,他们总认为自己的父亲母亲是最好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他们以父母的明显特点为标准。
例如,父亲酗酒,女儿往后择偶的对象也会具备酗酒特点的男性,这是因为她们认为“酗酒”这一特性是一个男人强大的表现,就如自己的父亲一般。
- 爱孩子,请说出来
对于许多父亲来说,跟孩子说出“我爱你”这样的话会显得非常尴尬,肉麻。
但实际上,你不说,孩子怎么会知道呢?尤其是在家庭中,通常扮演着严厉角色的父亲,在行为上,这类父亲总是“刁难”孩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们并不能理解严厉的爱的概念,他们只能看到父亲对我不好,打我骂我,不满足我的需求。
所以,直接的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