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科室建设大家谈|做生命幽谷中的一束暖光
医学直接服务于人。从人道、人性、人文出发,把关心、关爱、关怀和尊重患者融入医疗全过程,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追求,也是临床实践的伦理价值所在。
为强化人文管理和服务理念,自2017年起,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在市属医院开展人文科室建设,评选“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截至目前,北京市属医院60个科室通过验收,获颁“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近日,健康报联合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开设“医学人文科室建设大家谈”专栏,邀请科室负责人分享理念、做法和思考,共同播撒医学人文的种子。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病房,在李奶奶身上镀上了一层光晕。躺在病床上的李奶奶望着窗外,神态平静而安详,不知情的人不会想到,这是一位肿瘤终末期的患者。两天后,李奶奶去世了。刚入职不久的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小杨说,李奶奶的离世带给自己很大的触动,原来死亡并不总是冰冷恐惧的,竟然可以如此安然。
从2017年开始,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为临终老人开展集症状控制、舒适护理、尊严疗法、音乐治疗、芳香治疗、生前预嘱、家庭延伸医疗护理等于一体的安宁疗护服务,服务对象是预期寿命不足6个月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和慢性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截至目前,共有150余位患者接受了安宁疗护服务,近百位患者安然离世。该服务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也因此获颁2018年度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
01
跳动音符牵出美好回忆
临终关怀是老年医学科医务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也是科室临床工作中的短板。科室成立了安宁疗护评估小组和多学科团队,并制定了相应的诊疗规范,派出人员学习取经。如今,已经由刚开始的两名医生两名护士,发展成30多人的团队了。
2017年9月,老年医学科病房中响起了悦耳的乐器演奏声和美妙的歌声,时而是老人的独唱,时而是老人与年轻人的合唱。这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师生们在为老人们进行音乐治疗。以音乐为媒介,帮助患者敞开心扉,释放情绪,缓解焦虑、抑郁和恐惧,减轻躯体症状。
一位原本郁郁寡欢、被病痛折磨得很少说话的老人在治疗师的启发下,竟然唱起了家乡小调,跳动的音符牵出老人一生的美好回忆,老人的神情不再呆滞,有时还能和着音乐打拍子。
这支由中央音乐学院陈洛婷教授领衔的音乐治疗团队,至今共义务为老年医学科的患者治疗120余人次。接受音乐治疗后,患者的情绪和家庭关系均有改善。
02
在倾听中给予价值认同
“有的老人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时,会有很强的倾诉欲望。然而,家属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倾听,也有的子女对这些已经听过许多遍的'革命家史’失去了热情。”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人文建设负责人之一周健说,我们会专门安排志愿者给予患者耐心的陪伴和安慰,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对家人的期望与叮咛。这属于尊严疗法的一部分,帮助患者找到自我价值认同。
这些志愿者来自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志愿者们每周来一次,每次陪伴2~3名患者。每次陪伴前,科室医务人员都会给他们发“提纲”,介绍每位老人的家庭背景、疾病情况和本次陪伴的目的。这份“有备而来”的陪伴,很好地回应了老人们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陪伴后,志愿者们还要与医务人员交流讨论,总结本次陪伴的效果,并写下陪伴记录。
在总时长超过1000小时的陪伴里,志愿者们不仅帮助老人重温了自己人生的精彩片段,还帮助有需求的老人立下生前预嘱,实现最后的心愿。有些经历了多次陪伴的老人,在每周的同一时间,会等待志愿者们的到来,仿佛在等待许久不见的老友。
03
在抚触中享受关爱和尊重
老年医学科团队在安宁疗护实践中发现,部分老人既不喜欢音乐,也不想说话,还有的已经衰弱和痛苦到无法用语言交流,在医生团队的症状控制及护理团队的舒适护理的基础上,如何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躯体痛苦和精神折磨?为此,他们引入了芳香治疗。
2018年9月,芳香治疗师唐文受邀在科室开展芳香治疗。一位被疾病折磨得极其虚弱的老奶奶成为首位获益者。唐文为老奶奶选择了合适的植物精油,按摩双手、双足和头部的穴位,精油的芳香让老人眉头舒展,呼吸更平稳,逐渐放松并睡着了。
接着,唐文还指导家属,教给他们精油按摩的方法,这种抚触不仅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舒缓情绪,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至亲的关爱,也让家属与患者多了一份亲近与交流的方式,有助于疏导患者家属的哀伤情绪。
周健说,精油香薰也让病房环境更温馨美好,已经成为科室医患都喜爱的“必需品”。
04
把同理心变成职业习惯
“我们的服务要体现百年同仁的精神传承。”周健说,不论病史采集还是物理诊查,都要细致、严谨、耐心,让患者尽快熟悉这个“陌生环境”,建立起信任感。
科室接诊的患者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普遍看不清、听不见、记不住,面临多病、失能、衰弱等问题。医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及综合评估、精准诊治的能力。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培训的师资之一,周健一直以来的理念是,要把同理心变成团队的职业习惯。“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同情心是感性的、不稳定的,而同理心则是一种理性的输出,不因自己的心情和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周健说,从与患者第一次见面开始,医务人员就应该在着装、语气、语调、眼神等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中,让患者感到可信可亲。解答问题必须用患者听得懂的话,尽量清晰明了。治疗方案应在充分告知病情和解释的基础上,由医患双方共同决策。
为了让医务人员更好地与患者共情,科室引入了叙事护理。刚开始,很多护士不理解,因为这会增加工作量。
在做叙事护理记录的过程中,大家渐渐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它不仅促进了医者对患者躯体症状之外的心理、家庭社会关系及精神方面的关注,更好地服务患者,还引发了对诊疗过程的反思。团队内的叙事交流分享,增加了团队凝聚力和医务人员的归属感,有助于提高职业价值感,减轻职业倦怠。
科室搭建了多学科合作的平台,与营养科、药剂科、康复科、心理科、内科、外科等科室共同讨论患者病情,力求找到最优方案。“比如,我们会请临床药师就每一位住院患者的用药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患者出院前,临床药师会给他们发一张用药清单,详细嘱咐哪种药治什么病,服用剂量等一目了然。”周健说。
对于病情相对稳定却不愿出院的患者,科室通过家庭延伸医疗护理微信群和再入院绿色通道的方式,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提高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增加病床周转。
“正如科室每年举办的人文沙龙——愿做生命幽谷中的一束暖光一般,希望团队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成为医学人文的实践者、传播者,成为老人们心中的那一束暖光。”周健说。
文:张昊华
策划:张灿灿 王乐民
编辑:管仲瑶
审核:闫龑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