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在光影中穿行
一场初雪把冬日的美景覆盖过去,但佛香阁雕梁画栋的窗棂,散淡疏离的光影,在我脑海里一直抹不掉。从大门进入颐和园,一座金碧辉煌的八角形三层佛香阁矗立在半山腰上,夕照洒在阁楼上,给楼层也涂上了金色,两翼绿檐红墙的爬山廊将排云殿与紫霄殿、芳辉殿联为一体。沿着德辉殿好似菱形的条形楼梯拾级而上,窗棂上雕刻着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优美图案。在窗棂下漫游,移步观景,犹如在画廊中赏画,窗棂不仅是图案,也是一幅优美的诗文图画。透过窗棂,看到外面的不同景观,好似镶在框中挂在墙上的一幅画。
夕阳透过窗棂,在排云殿内映出满地斑驳的光影,明暗交织,错落有致,宛如一张黑白分明的棋盘,中间一个大格子,四周用面积不等的夔龙纹格子包围着,俨然一个木雕画框。那虚虚实实的自然光影与大殿空旷的空间相融合,随着光线的斗转星移,眼前的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借窗窥景,窗外的昆明湖,正好映在画框里,那清晰的轮廓和剪影之美,璀璨夺目,变幻莫测。置身排云殿,感受光影交错,这不仅是一次美仑美奂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
一缕斜阳从紫霄殿的琉璃瓦上斜斜地打过来,挤进佛香阁,光线顺着两扇半开的木格窗棂照进来,窗棂被五颜六色的玻璃分割成形色各异的图案,光与影斑驳在佛香阁的地面。我站在窗棂前,望着外面的景物不肯挪移脚步,窗棂如大殿的眼睛,引领我去窥探那千年的神秘与传说。登上佛香阁顶层,一束斜阳不偏不倚落在窗棂之上,那枝枝蔓蔓的线条恰如其分地勾勒出那般的黑白画面,淡淡的掩映在地面上,格窗棂影,幽灵苍穹朦朦,书写着沧桑日月的辉煌。那是太阳光对窗棂的投射,那是时间斑驳的容颜,一扇扇雕花镂空的窗棂,打开了大殿内部与外部的通道,打破了自然与历史的隔阂。
长廊随万寿山南麓地势面起伏,循昆明湖北岸而曲折,宛如一条彩带,连起错落于排云门两侧的院、馆、轩、阁,严谨而又自然。长廊每根梁上的彩绘,色彩鲜明,有江南风景、花卉馏毛,有取材自我国古典名著的人物故事;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微妙的作用。信步长廊,阳光透过漏窗的空隙投进来,一缕缕光线为长廊带来的虚实光影,有一种身处梦境之感。一根根廊柱与横楣、坐凳,构成一个个天然的取景框,步移景换,层出不穷,使人应接不暇。山色与湖光在这里分界,而又在这里融合,恍若乘画舫在雪海上迤通而行。
长廊是一座艺术画廊,长廊还是一条优美的画廊,漫步在曲折的长廊中,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框入不同的漏窗之中,那一扇扇巧夺天工的漏窗,雕刻出规则的几何图形,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窗像是相框一样,把窗外的景色框了起来,装裱在另一个空间里,景色却能依着一年四季,不停的轮播。而窗中窗更像是一幅无限深入的画面,带着独特的东方禅意,却总引诱人,想去窗的那边探寻些什么。花瓶状的漏窗避外隐内,居于视觉中心点位置,墙面虚实相生,景物若隐若现,小中见大,层次感强。长廊一侧在夕阳下产生的光影,迷离斑驳,流动变幻,典雅有情趣。这清幽一隅,色彩对比中互补,明暗交错交融,似一幅画,一首诗,以含而不露的矜持,穿越几百年的历史,在我心底沁润晕染开来。
夕阳肆掠的打在长廊漏窗上,泛出一片明晃晃的光,看着那些投射在地上的斑驳的影子。那些被漏窗裁剪得很细碎的影子。微小的尘埃在空气里以无可估算的度数翻转,只是不知道它们最后会转到哪里。这时我看到映在地面上那树木的影子摇曳起来,占领着那地面居中的位置,它与我的视线遥遥相对。因为被风吹着,地面上一直变幻着不同的光影,向左向右,或者跑出长廊的局限,但总与我垂直的形态呈现着,更加清晰地放大在那地面上。
智慧海西侧的山坡上,松林梢头,铺展着黄绿相间的田野,矗立着玉泉塔影,横抹着淡淡的远山;沿山径往西缓缓而行,随着山势的起伏、弯转,那些景物也在不停地变幻着;一会儿,前面的田野在树后隐没,只剩下玉泉塔影和南面的小山;左面密密丛树遮住了湖光桥影;而右面的楼群、烟囱,却从松枝间透出,一会儿,前面的玉泉塔影又倏然隐去,松树梢头又露出了田野、小山;右面松树后面则不见楼群和烟囱了;而点点湖光、隐隐桥影,却又从左面的树隙间透出。我伸开手指,想挡住劈头刺下来的光线,却发现,指尖透过的光还是不由分说地洒满了我的全身。闭目,抬头,深呼吸,时间在那一刻静止,只有天地间一丝清风从发梢划过。索性,放下手臂,任夕阳迫不及待地探寻我生命的气息。
夕阳西照,绵延西山逶迤而去,绵延到时光的尽头。斜阳穿过长廊打出一排排的影子,洒在德和园昔日的戏楼上,照的景物金光灿灿,徒添几分落寞。无梁殿翘檐下悬挂着小小的风铃,微风一起呤呤作响,我走走停停,返璞归真的心,在这一刻逆着夕阳的魅影,仿佛回到了天真无邪的孩童时代。用镜头诠释古建之美,发掘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在动静,快慢,繁简之间迈向更高品质的生活,尽享底蕴悠长的精神洗礼。以手中的镜头定格古迹神韵,在错落的古建筑间进行光影巡礼。
2021年2月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