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金匮》的玄机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金匮》的玄机

2021-07-12 09:54·徐小丽LittleLily

有人说,学中医靠悟性,此话或许不假,比如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一直有“脉理浩繁,切循不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说法,其难易程度昭然若揭,脉诊中蕴含的点点玄机,若非用心去领悟它,又怎能体会脉象里的丝丝缕缕差异?关于脉诊,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涉及,今且来看看《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关于脉诊蕴含着哪些玄机!

脉诊是中医学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对脉诊是比较重视的,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灵枢·逆顺》:“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均说明脉诊能够了解正邪之间的关系,对病机的阐述、预后的判断、治疗的确定,都有很大帮助,成为中医学的四诊之一。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脉诊,是在继承《内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脉证合参,对辨证治疗尤有重大意义。在当前继承中医药遗产,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部经典著作时,对这两部书中所涉及的各种脉象,首先要了解它的含义,这样对进一步领会这两部书的各篇条文是有所裨益的。

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各篇篇名均是某病脉证并治,可知张仲景是很重视脉诊的,由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脉诊与后世脉学有不同之处,如果不预先了解其脉诊的内容,在学习这两部书是会感到有一定困难的。

因此本文将从总的方面说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脉诊在辨证方面的意义和运用上的特点;再从脉象的分类中,分别叙述各种脉象及其兼脉的含义,以求能更全面地领会《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关于脉诊的内容。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脉诊在辨证方面的意义,可从以下几点看出。

一是阐明病机:如《伤寒论》的桂枝汤证,其脉象为阳浮而阴弱,阳浮说明是表证,而阴弱则说明是表虚。《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中亦有“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指脉紧是有宿食不化,此以脉诊来阐明病机者。

二是推测转归:疾病的转归,有向愈的趋势或恶化的传变,这在急性热病发展过程中根据脉象以推测其转归,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伤寒论》太阳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脉若静指脉仍是浮象,未见数急的变化,亦无欲吐、躁烦的表现,说明病情未发生传变。

又如《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者,为欲愈也。”

虽然病人仍有发热恶寒,但无呕吐,二便正常,脉微缓指不快不慢、和缓均匀,推测体温即将恢复正常,病情有向愈趋势。

三是决定治疗:如《伤寒论》太阳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虽然有发热、头痛、身痛的表证,但脉沉则为里虚,因里虚为急,故用四逆汤以救其里。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以脉浮主表属肺,故用厚朴麻黄汤宣肺利气、祛寒化饮;脉沉主里、主水,为水饮迫肺,故以泽漆汤通阳逐水、止咳平喘。此以脉诊来决定治疗者。

四是判断预后:如《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脉微是少阴病主脉,如利不止,厥逆无脉,为心阳更微,阴盛格阳。

经治疗后脉暴出,则为虚阳外脱,故预后不好;如脉微续是脉象逐渐恢复,阳气渐生,故预后较好。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指久咳正气已虚,脉弱则与证相应,故为可治;实大而数则为邪盛正衰,预后不良。

虽然脉诊对诊断病情、分析病机、决定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但亦须结合临床表现,脉证合参加以分析,而不应孤立地仅凭脉诊来神乎其技。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脉诊在运用中有其特点,在学习中不可不知,这是与其他脉学书不同的,其特点有以下五点。

一是有的脉象是与其他脉象对比而言:如《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脉浮细是与脉浮紧相对而言,脉浮紧为麻黄汤证,现在已过十日,脉象不是浮大有力,而是浮细,说明病势已衰,外邪已解,但正气尚未恢复。

如果按一般脉象来理解,浮为在表,细主血虚,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了。“外已解也”就显得不好理解。又如《伤寒论》少阳篇:“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少阳病脉弦而细,现在脉小,是指的不弦细,故知少阳证已消除,为欲愈也。

二是一病可见多脉:如《伤寒论》中太阳病脉浮,太阳中风则脉浮缓,太阳伤寒则脉浮紧;《金匮要略》中水气病,风水、皮水则脉浮,正水脉沉迟,石水脉自沉等是,此因证候类型不同而异。

另外,一病之开始阶段与恢复阶段,或开始阶段与发展阶段,脉象亦可不同,如《伤寒论》太阳篇的太阳中风,开始时脉象为浮缓或阳浮而阴弱,恢复阶段可变为脉微缓(23条),发展阶段转属阳明亦可变为脉洪大(25、26条)。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伤寒论》厥阴篇365条与之相同,说明了下利过程中,开始阶段、病情发展阶段、恢复阶段,因正邪相争表现在脉象上亦不同,应当动态地来看脉象的变化。

三是一脉可见多病:如浮脉,在《伤寒论》中主表证,如45条:“今脉浮,故在外。”51条:“脉浮者,病在表。”在《金匮要略》中,浮脉还有主虚证的含义,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病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所谓前后,一般以寸尺来解释,寸脉浮主表证,尺脉浮主肾虚。

黄疸篇亦有:“尺脉浮,为伤肾。”亦指肾虚而言。又如紧脉,在《伤寒论》中主寒邪,寒邪在表则脉浮紧,寒邪在里则脉亦紧,如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但《金匮要略》中脉紧又主宿食。其他还有脉紧主胃气强盛,如《伤寒论》192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因湿热郁滞关节,其人胃气强,则可奄然发狂,汗出而解,湿热之邪与汗共并排出体外,脉紧是与脉迟相对而言,脉迟为胃中虚冷,脉紧则为胃气强,故能驱邪外出而自愈。

但《伤寒论》厥阴篇361条又有:“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此脉紧则又主邪盛,故为未解。

四是脉象与病机结合:以脉象解释病机,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例子很多,如《伤寒论》太阳篇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说明了脉浮而动数的病机是表虚而外感风邪,有头痛发热的反映。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说明脉迟而缓是营卫俱虚的表现,所谓营缓是指沉取而缓,是营血不足,营血虚故脉迟;卫缓是指浮取而缓,卫气不足,卫气虚故风能中人。

五是寸口、趺阳、少阴三部脉法:如《伤寒论》阳明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以趺阳脉候脾胃之气,趺阳脉浮表示胃气强,涩为营血不足表示脾津亏损,胃强脾弱,脾被胃热制约而成脾约。

《金匮要略》三部脉法更多见,如中风历节病篇:“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少阴脉以候肾气,少阴脉弱则是指血不足,浮为风邪乘虚而入,肾主骨,故疼痛如掣。

中医把脉为什么那么准,是不是很神奇?

对于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人都赞不绝口,其实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需要依赖于又快又准的诊断方法,那么中医是如何诊断疾病的呢?答案就是把脉,也称作切脉,就是通过用手轻轻的按压患者的动脉,根据脉象即可知道患者的并且。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医把脉的原理有哪些!

把脉的原理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脉诊的例子,并且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这可以充分的证明了中医把脉的强大生命力和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现代脉象研究证实,脉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功能、血管的机能、血液的质和量。这三方面决定了脉象出现某些形态的改变,即脉动应指的形象,也即脉象。脉象首先可显示这三方面因素的病变,其次可据其推断其他的病变。显然,脉象是有其客观存在因素的。

心脏是形成脉象的动力器官,所以脉象首先可反映心脏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脏供血不好、心功能低下等可通过脉象有所反映。如当冠心病形成的时候,心脏可有停跳现象,这时通过脉象就可发现脉搏停跳。

人体血管的舒缩运动,充分的反映了血液中流动的质与量以及速度等信息的变化。而且血管的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病变,例如动脉硬化等等都可以反映在脉象上通过把脉诊断出来。

结脉的脉象特征是脉搏缓慢、时有停跳且没有规律。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疾病可出现脉搏停跳。

弦脉的脉象特征是血管紧张度增高,脉体端直、长。弦脉反映出高血压病,血液流动阻力增高、血管壁硬化。

濡脉的脉象特征是脉象细、位置表浅、无力,即浮细无力。当人体患有胃肠性感冒(不想吃饭、恶心、呕吐、拉肚子等,摄入不足)、急性胃肠炎,呕吐时,体液减少,气血不足,反映在脉象上就可出现濡脉的特征。

把脉的方法

1.选指

医师在给患者诊断的时候应该用左手来给患者的右手进行诊断或者用右手给患者的左手进行诊断。诊断的时候三根手指的指端要一样平齐,手指稍微呈现出弓形倾斜,并且和受诊者的体表保持月45度角为宜,因为这样的角度可以让手指的指目紧紧的贴于脉搏搏动的部位以便于诊脉。

2.布指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桡骨茎突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疏密适当。

3.运指

医生运指概括为7种。

(1)举法:指医生用较轻的力量按在皮肤上察脉的方法。又称为“浮取”、“轻取”。

(2)按法:指医生用较重的力量按至筋骨体察脉的方法。又称为“沉取”、“重取”。

指医生用较重的力量按至筋骨体察脉的方法。又称为“沉取”、“重取”

(3)寻法:有两层意思:其一,寻即寻找,指医生手指用力可轻可重,左右推按,仔细体察脉象,寻找脉搏跳动最明显的部位。其二,是指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取脉的方法,即“中取为寻”。

(4)循法:指用指目沿着脉道的轴上下移动来取脉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体察脉搏的长短。

(5)推法:指指目对准脉脊后,顺应脉搏的动势,左右内外推动以体察脉象快慢、力量、趋势的一种方法。

(6)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的方法。

(7)单按:用单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数、形、势等变化特征。

中医是怎么把脉的

首先感觉到脉搏的位置,有的轻轻一摸就能摸到,有的却需要用力才能摸到,这就分出了浮脉和沉脉。

第二点是脉搏的力度,搏动有力为实脉,无力的则为虚脉。

第三点是脉搏的频率,健康人在一呼一吸之间脉搏应搏动4次,不足4次为迟脉,超过5次不足7次为数脉。

第四点是脉搏的紧张度,如果按下去,感觉像按在琴弦上,强而硬,为弦脉。如果感觉松弛和缓则为缓脉。

第五点是脉搏的均匀度,节律是否均匀,力度、大小是否一致,节律不均匀的就有促脉、结脉、代脉,力度、大小不均匀的有微脉、散脉等。

第六点是脉搏的流利度,也就是脉搏来势的流畅程度,脉来圆滑流利为滑脉,往来艰涩为涩脉。

第七点是脉搏的长度,也就是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轴向范围的长短,分为长脉和短脉。

第八点是脉搏的宽度,即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径向范围大小,分为大脉和细脉。

常见脉象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为阳,为表。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浮而中空为芤,有边无中,如以指著葱之象,主失血;浮而搏指为革,中空外坚,似以手指按鼓皮之状,相比芤脉中更空而外更坚,主阴阳不交;浮而不聚为散,按之散而不聚,来去不明,主失血。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为阴,为里。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按至肌肉以下。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沉而几无为伏,著骨始得,较沉更甚,主邪闭;沉而有力为牢,沉而强直搏指,主内实。

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为阴,为里。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按至肌肉以下

迟脉:脉搏缓慢,一息三至或二至[2] (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寒痰淤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迟而更代为代脉:缓中一止,不能自还而更代,主气绝,亦主经隧有阻,妊妇见之不妨。脉有歇止,止有定数。主病:脏气衰微。分析:脏气衰弱,元气不足,使脉气不能衔接。

迟而时止为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寒痰淤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数脉:脉搏急促,一息五至、六至(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除迟、结、代三脉外其他都可见。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应指圆滑,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主病:痰饮,食积,实热诸证.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来大去长。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总结:

通过上述的文章对把脉的原理,把脉的方法,常见脉象以及中医是怎么把脉的等有关内容的具体介绍,大家对于中医把脉为什么会那么快,那么准应该都非常了解了吧。中医的很多手法都是来源实践经验,所以中医诊断才能够做到又快又准。

脉象的诊断意义,初看起来简单明了,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虚脉主正虚实脉主邪实。历代脉学著作及教科书中所说,大致相同,似乎没有分析的必要。其实不然,我们如能细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便能体会到脉诊的诊断意义与病情的发展、证候的变化、病人的体质、病邪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一个脉象的诊断意义往往是多义的,应与各种相关因素综合分析之后才能明确其对具体病人的诊断意义。兹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的意义作一番穷尽性的简要的分析。试图改变一脉一证的脉诊观念,以提高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

1

浮 脉

《伤寒论》中共记载浮脉64次。提示表证者43次,占百分之67(其中6次不是典型的表证,但有外邪)。提示热证者15次,占百分之23,大多在阳明病经证中,可见阳明经证之热有外达之势。提示虚证者4次,占百分之6。虚实相对,治法大异,不可忽视。还有2次是指吐法,提示病邪上越的病机。

《金匮要略》共记载浮脉44次。(五脏风寒篇中浮之虚、浮之弱、浮之实、浮之坚四个浮字是指诊脉时轻按浮取,不是浮脉,未列入)提示风邪外袭者15次,占百分之34,远较《伤寒论》为低。提示热证者14次,占百分之32。提示虚证者13次,占百分之30,明显高于《伤寒论》,可见杂病浮脉应高度重视虚证的可能。也有2次是指可吐之证。

2

沉 脉

《伤寒论》中记载沉脉24次,所有沉脉全部是指里证。其中里实证12次,里虚证9次,里寒实证2次,虚实夹杂者1次。可见在《伤寒论》中,浮脉主表的可靠性不足百分之70,沉脉主里的可靠性却极高,但出现沉脉不能否定表证之存在,如少阴病篇第301条麻黄细辛附子汤证,表里同病而见沉脉。

《金匮要略》中记载沉脉33次(包括伏脉2次),其中30次指里证(因水气病浮肿而出现的沉脉13次),提示里寒实证者13次,里虚寒者8次,里实热者8次,分布于下利、黄疸、黄汗、痰饮、水气、卒厥等疾病,对此应特别重视。此外,咳嗽病篇泽漆汤证的沉脉是阐明病机,属于里证,但寒热虚实夹杂证情十分复杂。

3

数脉(附疾脉)

《伤寒论》中记载数脉21次。14次指热证,其中虚热2次,实热9次,另有3次病邪属实热而正气略有不足。有5次数脉为表寒证,宜辛温解表,用麻黄汤或桂枝汤,虽属寒邪,体温升高则出现数脉,不能因脉数而否定其寒,忌用温药。又2次数脉是指虚寒证。虚寒与实热性质相反,但均可出现数脉,必要重视。疾脉1次,阳明病篇第214条,脉滑而疾,用小承气汤。滑指里实,可以用大承气汤,但疾提示正气已略有不足,故改用小承气汤。

《金匮要略》中记载数脉28次。属实热的15次,虚热或微热5次,属虚寒4次,属寒实的3次,另有1次是正邪盛的危重证(为痰饮咳嗽病)。由此可见,在杂病中,出现数脉证情很复杂,大多提示热证(百分之71),寒证见数脉的也不少(百分之25),既有病证将愈的,也有病情危重的。故对数脉要慎重辨析。

4

迟 脉

《伤寒论》中记载迟脉13次,真正属于虚寒证的5次,占百分之38,有6次为实证(其中阳明实热2次,结胸实热1次,痰热内郁1次,寒实结聚1次,湿邪内阻2次)。另有1次为热退身凉,脉率缓慢。上述数据样本太小,没有统计意义。但出现迟脉的病证中,实证多于虚证,实热与虚寒接近,这一点值得注意。

《金匮要略》中记载迟脉18次。属虚寒者9次,属实邪阻滞者7次(其中实热2次,寒实4次,寒热难定者1次),另有1次为虚实夹杂,1次为热退身凉,虚寒证略于《伤寒论》,但未超过半数。

5

弦 脉

《伤寒论》中记载的弦脉只有8次。主要指肝病(5次,有肝火、肝热、肝气等),1次指虚寒用小建中汤,1次指寒实用吐法,1次是阳明重证“脉弦者生,脉涩者死。”

《金匮要略》记载弦脉35次,明显多于《伤寒论》,弦脉所主病证也与《伤寒论》不同。真正主肝病只有2次,即使将疟病7次、痉病2次、转筋1次算作肝病也不过12次,只有百分之34 。弦脉主里寒偏实者最多,达12次;主虚寒者7次。《金匮要略》明文指出痛者5次,(其中4次为里寒致痛,1次为虫痛)。此外,弦脉1次为酒疸可吐,可能与疼痛有关,1次为正气恢复下利将愈。

看来,弦 脉主要不是主虚,而是主寒、主肝病、主痛。

6

紧 脉

《伤寒论》中出现紧脉23次。大多主寒邪在表,共11次。指寒实病邪在里者6次,指邪在少阳2次,指里有实热结聚者3次。

《金匮要略》中出现紧脉24次。有14次是指寒实病邪在里,指虚寒者5次,指表寒者2次,指里有实热者3次(宿食与肠痈)。

看来,紧脉主要指寒邪(占百分之81),其大多为寒实,少数为虚寒。指实热者占百分之18,临床应予重视。

7

滑 脉

《伤寒论》中7次出现滑脉,所反映的都是热证,有白虎汤证、小陷胸汤证、协热利与热盛下血。

《金匮要略》中9次记载滑脉,其中8次为热证,有承气汤证、肺痈、肠胃实热、风水化热、下焦湿热等。只有痰饮病篇“脉浮而细滑伤饮”一条,不能肯定是热证。

8

涩 脉

《伤寒论》中现涩脉11次。10次是虚证(其中气血不足6次,阳虚心2次,阴津不足2次)。虚证的轻重相距甚大,虚象最轻的是脾约证,热退津伤;最重的是大承气汤危重证“脉涩者死。”只有1次涩脉是指表证无汗,“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金匮要略》中出现涩脉10次。9次是虚证(其中6次为虚寒,2次为虚热,1次为出血)。只有一条条文的涩脉为宿食结聚,用大承气汤攻下。

涩脉之实者 涩而力,虚者涩而无力,再结合菘它见症不难鉴别。

9

大脉与洪脉

《伤寒论》中出现大脉8次,均提示病情有发展,符合《内经》所说的“大则病进”,。此但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同。太阳病上篇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虽一时出现洪大但表证未罢,可以再用桂枝汤。此证最为轻浅,但亦有发展成里热证的可能。太阳病下篇第132条:“结胸证其脉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此证正虚邪盛,最重最急。8次大脉中,6次基本上属于实证,2次已伴有述洪脉,并且均与大脉同时出现,故不另立论。

《金匮要略》中记载大脉14次(还有2次重复者未计在内),洪脉2次,洪大同时出现1次。洪大脉见于蛔虫痛发作时。洪脉见于肠痈与水气病伴瘾疹。大脉中有7次见于中风、咳嗽上气、下利、宿食、疟病、腹满等病证,均为实证,提示病情有发展。另有7次大脉兼有明显的虚证,特别是在虚实病中4次出现大脉,并有“脉大为劳”的原文,提示杂病虚证见大脉的可能较多,值得重视。

10

小脉与细脉

小脉与细脉形态、性质相同,故合并讨论。《伤寒论》中细脉出现11次,小脉仅出现1次,另有1次为小细沉紧的复合脉,提示复杂的病机。抽有小脉与细脉都有反映正气有所不足,但轻重差别很大。如“少阳脉小者欲愈也”是邪去正虚,病已进入恢复期。而少阴病、厥阴病中的细脉提示正气虚损严重。

《金匮要略》中小脉出现8次,细脉出现6次。这里14次细小脉中,9次提示虚证,包括血痹、虚劳、胸痹、中蝎、历节、水气、痉病等;4次提示并病邪阻滞、气血流行不畅,如积聚之细而附骨,痰饮之细滑,湿痹之沉细等。此外,妇女妊娠篇:“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名妊娠。”这个小字可能是形容词,小弱是指脉力稍稍带弱,不是明显的正气不足,这样才符合一部分妊娠脉象。

11

微脉

《伤寒论》中出现微脉34次。其中30次提示正气不足,以阳气虚衰为主,也有气血亏损,包抱阴阳两虚,但没有单纯的阴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此处不作平析。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为典型的阳气虚衰的代表。有4条微脉虽属正气不足,但程度较轻。如94条:但阳脉(指轻按)微者,先汗出而解。此脉重按较为有力,故可汗出而解。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阳微也是轻按无力,尺部见长脉,及轻微正虚所以判断为欲愈。287条少阴病,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愈也,这是下利之后邪去正虚之象。365条厥阴病,脉微弱数而判断为下利“欲自止”。这二条均为邪去正衰之象。另有3处“微”字为形容词,不是指象。如蓄血证的脉微而沉,应理解为脉略有沉象,否则,怎能用抵当汤攻下瘀热。太阳上篇第23条“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应理解为脉较为缓慢,是热退身凉之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也是脉略有浮象之义。此外,太阳病中篇第94条“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对此微字历来有疑问,不作解释。

《金匮要略》中有17条微脉。其中11条提示证情属于正气不足,有阳虚、气血两虚与气两虚等,包括中风、血痹、虚劳、胸痹、痰饮肾虚、水气病阳虚、胃反、下利邪恶去正虚、刀斧伤出血与产妇郁冒等10种病证。有6个微字是形容词,如肺痈之微数,百合病的微数,转筋的微弦,宿食用大承气汤的微而涩,产后用大承气汤的脉微实,瘀血现的脉微大来迟。如作微脉解,与病情不符,并且微脉与大脉、实脉不可能同时出现。

12

弱脉

《伤寒论》有弱脉13条。所有弱脉均提示正气不足,但程度轻重有明显差别。有5条提示正气严重不足,其中3条为弱与微相见,1条为弱与涩同见,1条弱脉而见厥逆。有8条弱脉只是正气略有不足。其中2条为邪去正虚,虽见弱脉而恢复有望。有4条是浮弱脉同见,如太阳病中篇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正气虽略有足,但仍属表证,仍可汗解,但不可用麻黄汤峻汗而已;98条的小柴胡汤证;阳明病篇251条本应用大承气汤攻下因脉弱而改用小承气汤;太阳病篇280条因脉弱而减轻祛邪药的性质或用量。还有2条浮弱同见是邪去正虚,恢复有望。

《金匮要略》中记载脉弱的共有13条。提示正气轻度不足的有4条,如妊娠脉、久咳可治脉、下利邪去正虚脉。提示正虚比较明显的有6条。另有3条弱脉与浮脉同见,而其辨证意义与《伤寒论》中的浮弱同见有别。外感病中的浮脉大多为表证,提示正气尚能驱邪外出。杂病中的浮脉大多表示虚证,浮弱脉同见往往提示正虚比较严重,如虚劳精气清冷无子、下血、黑疸肾阳虚等。

13

虚脉

《伤寒论》中虚脉仅3见,均属正气不足。虚与浮同见证情较轻,虚脉与厥逆同见证情较重。

《金匮要略》中虚脉出现6次,无不提示正虚。也有轻重不同,虚劳病篇中2次称为“极虚”,妇人杂病篇中“久则羸瘦,脉虚多寒”病情较重,肺痿脉虚数、痰饮脉虚而眩冒病情较轻。

14

实脉

《伤寒论》中只有4次记载实脉,其辨证意义十分重要。245条“阳脉实,因发其汗”是指表实证。240条与394条脉沉实是里实热证,可用攻下法。369条“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是正虚邪实。同样是实脉,都有有实邪存在,但具体证情差距甚大,必须仔细辨析。

《金匮要略》中也有4处记载实脉。妇人产后篇脉微(形容词)实是大承气汤证。肺痈脉数实是热毒炽盛、正气未衰。痰饮病久咳数岁,其脉……实大数者死。这3条实脉的辨证意义与《伤寒论》基本相同。另有1条实脉在妇人杂病篇中所说的“虚实弦紧”,是指一般辨证中的各种脉象,故置勿论。

15

芤脉(附革脉)

《伤寒论》中只有1条芤脉。阳明病“脉浮而芤”,是指阳明热盛,津气两伤。

《金匮要略》中有6次出现芤脉。太阳中蝎的脉“弦细芤迟”是指气血两虚。虚劳病的“极虚芤迟”与“芤动微紧”均提示亡血失精。另有3条基本重复,均为解释革脉是芤脉而兼弦脉,证情属于虚寒。虚劳病篇中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衄血篇与妇人杂病篇各有1条,内容大同小异。

16

缓脉

《伤寒论》中有缓脉7条。

有缓脉2条。缓脉反映三类不同证情:一为湿邪,如太阴病或黄疸病。二为感受外邪但发热不高,如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或大青龙汤证兼有湿邪。三为正气略有不足,如外感恢复期热退脉缓,中风病气血略有不足。

17

动脉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各有1条动脉。《太阳病下篇》“动则为痛,”惊悸篇“动即为惊”,都是气机紊乱所致。脏腑经络篇中所说的“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前一个“动”是指脉搏跳动,后一个动是指脉象有变动,都不是指动脉。

18

长脉与短脉

《伤寒论》中有1条长脉。太阴病“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长是指正气恢复。还有1条短脉。“谵语脉短者死”短是指阳气将竭。

《金匮要略》中无长脉、短脉的记载。

19

促脉、结脉与代脉

《伤寒论》对两种脉象均称为促脉,一是脉率较快,并无停搏,如表证发热而见促脉(第34条、第140条);二是脉率较快,且有停搏,如胸阳不振(第21条)或阳虚厥逆(第349条)。《伤寒论》中有3条结脉。一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属心脏阴阳气血俱虚;一为“脉沉结,少腹硬”,用抵当汤攻下瘀热与上一条证情虚实相差悬殊,不可误辨;还有一条是对结脉脉象的描述,没有证情《伤寒论》中有2条代脉。一为炙甘草汤证,见前文;一为对代脉脉象的描述。

《金匮要略》正文中无足、结、代脉。

20

其它的脉象描述

仲景著作中,除上述26种脉象之外,还有许多对脉象的描述,如脉平、脉调和、脉自和、脉卑、脉绝、脉不至、无脉、脉不出、脉还、脉不还、脉暴出、脉微续、脉阴阳俱停、脉不负、脉脱、脉静、脉搏已解等等。这些描述,有的文义自明,不必详解;有的其义难肯,尚有不同认识。兹选择“脉平”与“脉还”两面三刀点略做阐述。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均有“脉平”的记载。脉平并非无病,有的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下宿食结聚,有的是温疟,用白虎加桂枝汤主治,有的是痰饮病气喘,当然也有病证将愈的。可见,并非所有病证都有会出现相应的异常脉象,中医辨证也并非单凭脉象。仲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有病而脉平的记载。

脉诊是中医学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人对脉诊是比较重视的,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灵枢·逆顺》:“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均说明脉诊能够了解正邪之间的关系,对病机的阐述、预后的判断、治疗的确定,都有很大帮助,成为中医学的四诊之一。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脉诊,是在继承《内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脉证合参,对辨证治疗尤有重大意义。

在当前继承中医药遗产,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部经典著作时,对这两部书中所涉及的各种脉象,首先要了解它的含义,这样对进一步领会这两部书的各篇条文是有所裨益的。

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各篇篇名均是某病脉证并治,可知张仲景是很重视脉诊的,由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脉诊与后世脉学有不同之处,如果不预先了解其脉诊的内容,在学习这两部书是会感到有一定困难的。

因此本文将从总的方面说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脉诊在辨证方面的意义和运用上的特点;再从脉象的分类中,分别叙述各种脉象及其兼脉的含义,以求能更全面地领会《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关于脉诊的内容。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脉诊在辨证方面的意义,可从以下几点看出☟☟☟

一是:阐明病机

如《伤寒论》的桂枝汤证,其脉象为阳浮而阴弱,阳浮说明是表证,而阴弱则说明是表虚。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中亦有“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指脉紧是有宿食不化,此以脉诊来阐明病机者。

二是:推测转归

疾病的转归,有向愈的趋势或恶化的传变,这在急性热病发展过程中根据脉象以推测其转归,有很重要的意义。

如《伤寒论》太阳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脉若静指脉仍是浮象,未见数急的变化,亦无欲吐、躁烦的表现,说明病情未发生传变。

又如《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者,为欲愈也。”

虽然病人仍有发热恶寒,但无呕吐,二便正常,脉微缓指不快不慢、和缓均匀,推测体温即将恢复正常,病情有向愈趋势。

三是:决定治疗

如《伤寒论》太阳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虽然有发热、头痛、身痛的表证,但脉沉则为里虚,因里虚为急,故用四逆汤以救其里。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以脉浮主表属肺,故用厚朴麻黄汤宣肺利气、祛寒化饮;脉沉主里、主水,为水饮迫肺,故以泽漆汤通阳逐水、止咳平喘。此以脉诊来决定治疗者。

四是:判断预后

如《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脉微是少阴病主脉,如利不止,厥逆无脉,为心阳更微,阴盛格阳。经治疗后脉暴出,则为虚阳外脱,故预后不好;如脉微续是脉象逐渐恢复,阳气渐生,故预后较好。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指久咳正气已虚,脉弱则与证相应,故为可治;实大而数则为邪盛正衰,预后不良。

虽然脉诊对诊断病情、分析病机、决定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但亦须结合临床表现,脉证合参加以分析,而不应孤立地仅凭脉诊来神乎其技。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脉诊在运用中有其特点,在学习中不可不知,这是与其他脉学书不同的,其特点有以下五点。

一是:有的脉象是与其他脉象对比而言

如《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脉浮细是与脉浮紧相对而言,脉浮紧为麻黄汤证,现在已过十日,脉象不是浮大有力,而是浮细,说明病势已衰,外邪已解,但正气尚未恢复。

如果按一般脉象来理解,浮为在表,细主血虚,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了。“外已解也”就显得不好理解。又如《伤寒论》少阳篇:“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少阳病脉弦而细,现在脉小,是指的不弦细,故知少阳证已消除,为欲愈也。

二是:一病可见多脉

如《伤寒论》中太阳病脉浮,太阳中风则脉浮缓,太阳伤寒则脉浮紧;《金匮要略》中水气病,风水、皮水则脉浮,正水脉沉迟,石水脉自沉等是,此因证候类型不同而异。

另外,一病之开始阶段与恢复阶段,或开始阶段与发展阶段,脉象亦可不同,如《伤寒论》太阳篇的太阳中风,开始时脉象为浮缓或阳浮而阴弱,恢复阶段可变为脉微缓(23条),发展阶段转属阳明亦可变为脉洪大(25、26条)。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伤寒论》厥阴篇365条与之相同,说明了下利过程中,开始阶段、病情发展阶段、恢复阶段,因正邪相争表现在脉象上亦不同,应当动态地来看脉象的变化。

三是:一脉可见多病

如浮脉,在《伤寒论》中主表证,如45条:“今脉浮,故在外。”51条:“脉浮者,病在表。”

在《金匮要略》中,浮脉还有主虚证的含义,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病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所谓前后,一般以寸尺来解释,寸脉浮主表证,尺脉浮主肾虚。黄疸篇亦有:“尺脉浮,为伤肾。”亦指肾虚而言。又如紧脉,在《伤寒论》中主寒邪,寒邪在表则脉浮紧,寒邪在里则脉亦紧,如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但《金匮要略》中脉紧又主宿食。

其他还有脉紧主胃气强盛,如《伤寒论》192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因湿热郁滞关节,其人胃气强,则可奄然发狂,汗出而解,湿热之邪与汗共并排出体外,脉紧是与脉迟相对而言,脉迟为胃中虚冷,脉紧则为胃气强,故能驱邪外出而自愈。

但《伤寒论》厥阴篇361条又有:“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此脉紧则又主邪盛,故为未解。

四是:脉象与病机结合

以脉象解释病机,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例子很多,如《伤寒论》太阳篇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说明了脉浮而动数的病机是表虚而外感风邪,有头痛发热的反映。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说明脉迟而缓是营卫俱虚的表现,所谓营缓是指沉取而缓,是营血不足,营血虚故脉迟;卫缓是指浮取而缓,卫气不足,卫气虚故风能中人。

五是:寸口、趺阳、少阴三部脉法

如《伤寒论》阳明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以趺阳脉候脾胃之气,趺阳脉浮表示胃气强,涩为营血不足表示脾津亏损,胃强脾弱,脾被胃热制约而成脾约。

《金匮要略》三部脉法更多见,如中风历节病篇:“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少阴脉以候肾气,少阴脉弱则是指血不足,浮为风邪乘虚而入,肾主骨,故疼痛如掣。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

  • 湿证,便秘的鉴别及辨证思路

    湿证,便秘的鉴别及辨证思路 寒湿在脾.胃强脾弱引起的便秘               寒湿在脾     热之气在胃肠能引起便秘(承气汤证),"热痰"在"心下"影 ...

  • 简谈脉诊

    本人年轻时心高气盛,总认为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太不完美,表述模糊不清.现今已年近花甲,身边带有众多徒弟,为了使徒弟们能真正掌握脉诊,所以下决心写一篇简明扼要,对初学者能真正帮助到的临床脉学 ...

  • 中医脉诊与辨证开方结合的一点体会

    (注:本文中部分内容摘自很早以前一封来信,作者是一位中医,内容参照为医管家辨证仪早期版本里的中医诊脉功能,现行版本已大大加强了中医脉诊的智能识别) 青浦 陈景崇 看电视剧里郎中诊脉看病的一幕幕场景,深 ...

  •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金匮》的玄机!

    有人说,学中医靠悟性,此话或许不假,比如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一直有"脉理浩繁,切循不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说法,其难易程度昭然若揭,脉诊中蕴含的点点玄机,若非用心去领悟它,又怎 ...

  •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的玄机

    有人说,学中医靠悟性,此话或许不假,比如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一直有"脉理浩繁,切循不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说法,其难易程度昭然若揭,脉诊中蕴含的点点玄机,若非用心去领悟它,又怎 ...

  • 伤寒金匮七言记忆法!(非常实用)

    伤寒论>七言记忆法(一) 君若开卷莫着忙,医者贵在有涵养.圣人原序意读通,尤知医者责任重.太阳本证三分鼎,中风伤寒表郁轻.中风表虚桂枝汤,自汗用之也恰当.桂枝三禁记妥贴,表实里热及湿热.若兼太阳 ...

  • 伤寒金匮七言记忆法

    <伤寒论>七言记忆法(一)君若开卷莫着忙,医者贵在有涵养.圣人原序意读通,尤知医者责任重.太阳本证三分鼎,中风伤寒表郁轻.中风表虚桂枝汤,自汗用之也恰当.桂枝三禁记妥贴,表实里热及湿热.若 ...

  • 伤寒金匮附子剂总结

    附子用法 大抵附子剂的主治疾患,依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记载一临床应用也是一样一一概括之,有下列数种: A.主治疼痛(与桂枝.白术.茯苓并用): 1.桂枝加附子汤(伤寒) ...

  • 伤寒金匮

    金匮 1.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2.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苑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3.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 ...

  • 【桂枝附子汤治鼻炎三年】仲景伤寒金匮方也...

    [桂枝附子汤治鼻炎三年]仲景伤寒金匮方也称为经方.经方治疗鼻炎也是非常好用的.比如病症轻者可以用桂枝汤加辛夷.白芷等:郁而化热者可以用大青龙汤加味:阳气虚者可以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如下面一例鼻炎严重患 ...

  • 伤寒金匮厥阴病

    厥阴病的研究始于岐黄,形成于张仲景,但是厥阴病的建立,却给后世医家带来了不解之难题.虽然历代医家把厥阴病总结为心包与肝的脏腑发生病变,但是理解起来与张仲景的论述不相符.本人参考历代医家对厥阴病的理解, ...

  • 仲景本意:最全伤寒金匮方证相应篇!

    经方学苑推荐搜索 伤寒 金匮 方证 桂枝汤:治上冲头痛发热恶风者:凡桂枝汤证,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则微冷,覆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腹直肌挛急,必现于右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