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逊上将回忆录的故事30
相关推荐
-
遵义会议后,他用1个团拖住敌人9个团,取得长征的第一次大胜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大部队开始了著名的长征.长征初期,红军的处境依然艰难,尤其是国民党,不想放过这样得天独厚的机会,因此安排军队对红军围追堵截.湘江战役中,红军的掩护部队几 ...
-
遵义会议后,长征红军彻底精简整编,大批机关兵补充一线战斗连队
编辑搜图 ▲红军踏上长征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苏区,进行踏上艰苦卓绝的长征之旅.由于事起仓促, ...
-
周恩来:“没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不知道要推迟多久。”——记贵州行之三
编者按 2021年第一期"重走长征路: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到延安26天25晚"5月13日正式开启,星火团友刘梅特地撰写长征行游记,现特此推出,供各位欣赏~ 重走长征路活动,你将收获什 ...
-
张爱萍电告彭老总:“邓萍牺牲了”,彭老总当即掩面哭泣
1935年1月19日,主力红军开始四渡赤水战斗,红三军团则奉命在二月底重新占领遵义城.上级的目的是让敌人摸不清虚实,让敌人部队南返.2月24日,彭老总同邓萍将军一同率部,从川南急行军到娄山关一带,准备 ...
-
《四渡赤水》:电影中的大历史(四)
影片中毛泽东登上娄山关远望,只见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在铿锵的音乐声中豪情满怀,<忆秦娥·娄山关>已是呼之欲出.而朱德则倍感沉痛:"一颗九响棒棒的小子弹,就打掉了我们一个参谋长!& ...
-
娄山关,红军长征首次大胜2
展示的"娄山关战斗前后受伤留在遵义的红军战士".一群令人敬重的老红军们.解放后,担任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的孔权(孔宪权)就是因伤留在遵义的老红军. 出陈列馆,按娄山关旅游图指示, ...
-
建国后,杨勇收到一封来自贵州的信我没牺牲,给我分配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嘉奖在战争时期立下卓著战功的军人,其中获得上将衔的共有57位,杨勇是其中之一. 杨勇曾率军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多师的兵力,其指挥能力不言而喻,长征期间,他手下一名团长参谋在战斗中负伤与 ...
-
100周年丨寻访老鸦山
老鸦山与红花冈,地处遵义城东,连衣带襟,逶迤连绵.八十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著名的遵义阻击战,一举扭转中央红军被动局面. "西南巨儒"郑珍这样描述道:"红花冈(老鸦山),在城 ...
-
扎西会议的后续之一:扎西整编(缩编各军团)
1935年2月10日,军委颁布<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然后,各军团开始了扎西整编,这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进行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事改革.今天,我们来看看扎西整编的一些情况. 01.整 ...
-
【镇平红色记忆④】长征建奇功
1933年9月,蒋介石在几次围剿红军失败后,又调集100万军队,疯狂地向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内由于王明"左" ...
-
寻淮洲;15岁参加秋收起义、21岁担任军团长、22岁在皖南牺牲!
寻淮洲14岁加入共青团,15岁追随毛主席.卢德铭参加了秋收起义,18岁就担任12军35师师长,21岁担任红七军团长,但是在第二年的年底,年仅22岁,担任19师师长的他就在皖南谭家桥战斗中殉国了.在其短 ...
-
红军历史上三支红八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情况
在中国红军历史上,有过三支红八军.一支是1930年龙州起义改编的红八军,一支是红三军团的红八军,一支是湘赣地区的红八军. 一.1930年龙州起义改编的红八军 1930年2月,在邓小平等策动下,俞作豫. ...
-
红军长征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彭老总的亲密战友 寻找遗骸背后的故事
在历史名城遵义与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会址隔河相望,松柏环绕的红军烈士陵园,高耸云端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正后方,有着一座呈"凸"字形的墓室.在墓室的正前方是 ...
-
刘、聂并肩作战,最为曲折、复杂的是过彝族区,关系红军生死存亡
1935年1月初,红军先遣队在刘伯承.聂荣臻指挥下渡过乌江,接着打开遵义,为召开遵义会议创造了条件. 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打遵义时二师六团是攻城部队.渡过乌江以后,六团团长朱水秋.代理政委王集成就 ...
-
四渡赤水——古蔺历史上的今天 3月2日
四渡赤水--古蔺历史上的今天 3月2日 1935年3月2日,红军主力休整待命 红一军团欠第二师折转八里水地域休息.红二师折转懒板凳休息.军团司令部驻八里水. 红三军团在鸭溪休息.彭德怀.杨尚昆7时向军 ...
-
【每天老照片】-1万-6589-老鸦山争夺战,彭老总一怒,把一团长撤职,一团长罚作伙夫!
1935年2月,红军再占遵义,蒋介石急调中央军吴奇伟两个师,从乌江南岸远途前来驰援. 为痛歼来敌,红 一.三军团各派出一个团,分两路迎击来敌,负责他们诱到遵义城外,再以主力从左.右两翼包围.歼灭来敌. ...
-
【百年风华】走过娄山关/郭 华
即使不知道什么叫险关要隘,不知道什么叫咽喉锁钥,来到娄山关前,也能一目了然.尤其是沿右侧阶梯登上关口顶端,放眼望去,两侧的群峰列队一般,只在中间留下一道缝隙.<贵州通志>说它"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