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孩子们都玩些啥?内有多张美图,赞叹古人智慧!
明天儿童节了,为人父母的亲们,想到送小朋友什么玩具了吗?如今小孩子的玩具基本都是智能电动的,高级一点的直接是手机或者平板,想想我们小时候,一个娃娃,一把玩具枪都能乐半天。那么,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小朋友都玩点啥?其实,古代的小孩玩的并不比我们差太多,而古代玩具的制作也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精良。
中国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迟在新石器早期已经出现了儿童的玩具,历代沿仍,传承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民俗文化组成部分。
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已有多处、多次发现陶球与石球。以西安半坡出土的石球最为著名。西安半坡为原始氏族公社部落遗址,处于发达的新石器时期,相当于母系公社繁荣时期。石球发现于儿童墓葬中,墓主是一个约四岁的小女孩,在遗骨左侧发现了直径约2厘米的石球三枚。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可谓精工制作的工艺品。石球作为狩猎工具的投掷器或“飞球索”,是有效的武器,曾在新石器时期遗物中多次发现。但半坡儿童墓葬中的石球,体量较小,若作为投掷弹丸似不堪用,应为儿童玩具而无疑。
彩陶球与红陶球也属于新石器时期的遗物,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文化遗址。这时出现了空心的陶球,内部装有石粒,摇动时可发声。
中国的史前玩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塑型能力。玩具的造型记录了那时候人类的观察力与表现力。塑型玩具的内容多是与当时生产活动关联密切的事物,人、鱼、鸟、猪、狗是出现率最多的形象。夏商周三代的塑型成就更为显著,已发现的商代陶俑品种繁多,有陶人、陶猪、陶狗、陶鸡、陶虎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金属、陶瓷、漆器类玩具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在玩具史上有影响的作品,其想象之丰富,造型之优美,技术之精湛,真是开一代新风。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玉连环,成为民间至今流行的“巧环”玩具的前身,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同类型玩具——九连环,相传它是根据古代贵重腹地机关门锁的原理改进过来,且流传千年而不衰,曾征服了古今中外无数爱好者。
红楼梦中解锁九连环的剧照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拨浪鼓。拨浪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弹丸甩动击鼓发声。鼓身可以是木制的也可以是竹制的,还有用泥、硬纸制成的;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纸制成。
国博收藏的拨浪鼓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兴盛而又统一的辉煌时代,也是民间玩具第一次呈现全面发展的时代,铜制、漆制、陶瓷制和泥制等玩具的制作工艺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安宁临泾人王符曾在《潜夫论·浮侈篇》描述了有人取好土做“弹丸”“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等儿童玩具出售。这说明,东汉时期的泥玩具、陶玩具已比较普遍。从考古工作者所发现的大量汉代的“泥车瓦狗”“马骑倡俳”之类儿童玩具的实物中,可以看出当时模制工艺与捏塑工艺的水平均已达到相当精致的程度。
汉代是玩具行业发展成型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除了泥玩具以外,还出现了其他类型流传更广、更久的玩具。
春秋时期巧匠鲁班制造出来的风筝是用木或竹制成的,汉代发明纸以后,就改用纸做,叫“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宋朝时,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汉代棋类玩具——围棋,作为一种玩具已经非常流行,它是以锻炼头脑、益智为目的,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游戏玩具之一。两汉至南北朝,塑型玩具彻底成熟了。“泥车瓦狗”成为此时期塑型玩具的代名词,并一直被后代延用。已发现的陶瓷玩具数量极多,大约是陶质不易毁损的缘故。但是,纤维材料、兽皮材料、羽毛材料、木石材料等也都充当着制作玩具的材料。已知的史料可以证明,汉代的木玩具、布玩具都至少具备了雏形。
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近年来又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均有好处,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
这只是传说之一。另外一种传说是,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榫卯结构就是在相连接的两个部件上采取凹凸固定咬合的处理方式。这种精巧的工艺为中国所独创,有着悠久的历史,直到现在也常常应用在建筑和家具设计中。虽然它被称为“孔明锁”或者“鲁班锁”,但是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或证据能够说明这种结构是孔明或者鲁班发明的。目前看来更加靠谱的说法是出自民间艺人之手。
最简单的孔明锁由三根条棍组成,而最常见的孔明锁由六根条棍组成。中国的孑孔明锁可以由不同数量的条棍组成,它们的材质可以是木、竹、象牙和黄铜。孔明锁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孔明锁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受到人们的喜爱。
孔明锁资料图
唐代的彩塑成就极高,手捏成型与模印成型都相当成功,在泥胎上施彩绘的技法也非常娴熟,与当代彩塑如出一辙。
唐代节令玩具有花灯、风筝、草编粽子、双陆与投壶也已出现,其精美的形态与精致的工艺证明了这两种贵族玩具在当时的重要性。唐代房千里首创彩选格,为后世“升官图”开创了先河。
宋元时期市井文化发达,商业繁荣,为玩具的生产流通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此期玩具品种较为丰繁,以节令玩具“磨喝乐”为代表的塑型玩具为历代所称颂。 “磨喝乐”带动了两宋民间彩塑的发展。苏州、杭州、郧州的泥人都有出色表现,镇江出土的泥孩儿证明了此期的塑型水平。
在宋代泥玩具有了重大的发展,出现以制作泥玩具为业的民间艺人,泥玩具成为商品,城镇市场上出现了专售泥玩具的货摊、货担。从古籍文献记载可以推知宋代的主要泥玩具是磨喝乐与黄胖。
磨喝乐,也写作“摩喉罗”、“摩侯罗”、“魔合罗”,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七夕”节令玩具,亦指称一种以娃娃手执荷叶为造型特征的玩具样式。《梦粱录》:“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内庭与贵宅皆卖磨喝乐,又名摩喉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喉罗之状。”何以称“磨喝乐”呢?对此,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七夕”条后自注道:“'磨喝乐’本佛经'摩喉罗’,今通俗而书之”。可见,此怪名出自佛经中的“摩喉罗”(梵文的译音,为释迦在俗受胎、出家六年乃生之子);亦可推测.这种玩具最初可能与佛教有某种关系。但是,由文献记载的形象来看,这种可能与佛教有关的磨喝乐,在宋代已形成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造型样式了。其内涵也和民问世俗观念相结合,而有祈子宜男之寓意。即如《唐岁时纪事》所谓:“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喉罗。”不仅宋代,以后历代都有磨喝乐玩具流行宫廷和民间的记载,且依其样式而在材料、具体形象和使用场合等方面有所变化和发展。在元人杂剧中.甚至有的用“磨合罗”总称泥玩具或泥塑偶像。
两宋时出现了专门记述益智玩具的《燕几图》和专门记述双陆的《谱双》,这两部玩具专著的出现标志着玩具的文化地位得到了提升。
两宋的绘画作品中出现了较多的反映儿童生活的内容,被统称为“婴戏图”。图中的玩具形象与文字史料共同记录着当时的玩具情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李嵩的《货郎图》,图中描绘了多种玩具,如今可辨识的也有数十种,尤其是风筝、拨浪鼓、风车、扑扑噔等民间玩具,流传至今。
李嵩的《货郎图》
两宋的节令玩具以“门外土仪” “湖上土仪”中的玩具品种最为丰富,食品玩具、塑型玩具、活动发声的音响玩具和各种材质的观赏性玩具都具备了稳定的地位。
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的玩具又上升到了一个高峰期。七巧板我国古代一种著名的拼图玩具.它由两个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共七块组成。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七巧板与九连环、华容道被称为我国古代智力游戏三绝。
七巧板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先秦的古籍《周髀算经》,其中有正方形切割术,到明代基本定型。我从文化数理渊源来看,七巧板源于人们对“矩”直角三角形的认识。
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说::宋黄伯思燕几图,以方几七,长段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 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自明代开始,玩具的发展成就主要是真正意义上玩具行业的兴起,出现了专门的玩具作坊和销售商铺。从经济学概念来讲,玩具产业在明代才出现了较明确的生产和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这是产业化的形成标志。明代的苏州虎丘就是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的民间工艺品市场。民间玩具在虎丘市场的诸多商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被称为“虎丘耍货”。
当时社会对玩具已经有了概念认同。明代流传下来的玩具以陶瓷器居多,而从各种文献、绘画资料当中我们也能发现当时玩具的繁盛,除了一些用传统材料(泥土、竹木、蜡、食物原料等)制作以外,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刘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所提到的“倒掖气”,其制作材料是玻璃,将玻璃制作成细颈瓶状,瓶底极薄,用嘴吹吸空气引起底部震颤发出声响, “倒掖气”由玻璃液吹制而成,上部细长的空管连通下部的葫芦状薄壳,外平面极薄,噙在口中吹、吸,气流带动薄壳的外平面振动,发出“咯嘣、咯嘣”的响声,所以人们叫它琉璃咯嘣儿。
吹琉璃咯嘣儿
清朝在工艺美术在各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玩具也在清代发展到了高峰阶段,无论是行业生产、技术品种、风格艺术都呈现出集以往之大成的面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受到西方人的影响,例如比较流行的“西洋镜”,就属于一项新的玩具类型,而其他传统类型的玩具诸如泥偶、布偶、竹木类玩具则在形式上大为扩展,就题材而言主要还是与民俗活动密切关联。
塑真也叫“捏塑”或“捏相”,即按照真人捏塑小像。明代晚期有著名艺人王竹林工于塑作;清代初期这一特殊工艺得到继承与发扬,至康、乾两朝盛极一时,达到高峰,塑真作品载誉天下。在清代,抖空竹已发展成为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融为一体,更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自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国门逐渐被打开,更多的西方玩具传入中国,如八音盒、西洋棋等,。由此,我国玩具的演变在原来传统的基础上受到了外来文化较深远的影响。
道光时,有一张《道光帝行乐图》为我们提供一个紫禁城里的小孩的娱乐方式。这张很有爱的图片,道光帝坐在亭子正中,温柔地看着他的7个不同大小的孩子:坐在芳润轩里读书的,是道光皇帝的孩子奕詝和奕,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和恭亲王,中间三个小孩在放风筝,分别是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右侧穿粉红色衣服和绿色衣服的两个小女孩,分别是四公主固伦寿安公主和六公主固伦寿恩公主。公主脚边儿跑着一黑一白两只小狗,可见,在宫廷里,豢养宠物也是后妃及孩子们消遣的方式之一。
《道光帝行乐图》
明清两代风筝、化灯、烟花、爆竹、兔儿爷等节令玩具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节日的标志。七巧板、九连环等益智玩具的传播范围也突破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局限,成为妇孺皆知的民间玩具。空竹、毽子、羊拐、扑扑噔等特色玩具在清代亦都完成了最终的定式。
很多地域性鲜明的民间玩具都成熟于清代,发展为著名品种,如无锡泥人、大吴泥塑、鲁南木玩具、陕西凤翔泥塑、河北白沟泥人、南京秦淮花灯、江苏南通板鹞、北京面人汤、面人郎、北京风筝哈、湖南湘西聂氏纸扎、浙江硖石针刺灯,等等,名家名作举不胜举。各地小同功能、不同艺术风格的民间玩具共同构建了中国玩具的宝库,是巨大而丰繁的物质文化遗产。
说了这么多,还是让我们来逐一欣赏古代玩具艺术的美图吧,如果能在市场上淘到这些东西,也不妨送给孩子作为六一礼物,毕竟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结晶啊!
摇头张口狮:高11.4 厘米,宽7厘米此狮的下巴足活的。狮身的项脖处呈半网形,狮头插脖上。玩者持狮座稍稍左右侧动,狮头就会左右转动,狮口还能上下活动。
布老虎是民间布玩具中最有代表性且最有魅力的品种,南北各地都有广泛的分布。民间之所以普遍喜爱老虎,源于人们对虎的崇敬,老虎威猛无比,被尊为百兽之王,所以民间认为它是一种瑞兽,可以镇宅护家、驱除邪恶、保佑平安, 制作布老虎玩具,一般有两个日子:一个是端午节,另一个是孩子满月或过生日的时候。 布老虎通常是奶奶或外婆亲手缝制,希望孩子能像小老虎一样健康成长。
鸠车曾是古代社会最流行的小儿玩具之一。晋人杜夷在他的《幽求子》一书中说: “(儿童)年五岁有鸠车之乐,七岁有竹马之砍”鸠车的基本形制类似于今天山东临沂的未鸟车,主体为一只鸠鸟,身下为两个轮予,可牵引而行在目前出土或传世的鸠车玩具中,以河南新郑博物馆藏的最具代表性。此玩具整体为一只昂首翘尾的鸠乌,双爪处安有两个轮子,鸠背上站有一只调皮的堆鸠, 大鸠应是母鸠,而小鸠则为雏子。望之顿觉一阵母慈子爱、其乐融融之气扑面而来。鸠乌胸前的钮环不仅可用于系绳拖拉,还添挂了一副铃铛,在牵引奔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声响的效果。在物资和娱乐生活相对匮乏的古代,鸠车突出的游戏功能对儿童具有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这是一件精美的唐代三彩玩具,小狗为陶质,施三彩釉,昂首巷尾,双目前视,虽体量较小然浑厚健硕之气凛然,颇显大唐雄风。三彩釉以黄、绿、褐为主色,兴于隋表盛于唐,故称唐三彩,唐代三彩玩具的出现,使釉陶玩具从釉色单一变得色彩斑斓。
羊拐是羊腿的关节骨,作为玩具,我国东北地区的人们称之为“嘎拉哈”,满族人称之为“罗丹”,蒙古族人称之为“沙”;明代曾称之为“贝石”。羊拐玩具可能始于辽金时期,源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明·刘侗《帝京景物略》称:“是月(指十月),羊始市,儿取后胫之膝之轮骨,日'贝石’。”羊拐的四个面、两个顶,都有名字。凹陷的一面名“真”;凸起的一面名“诡”;侧面有凹陷的一面名“骚”;像耳朵的一面名“背”。两个顶端,略平的一端也名“诡”,两歧的一端也名“真”。
明清两代羊拐的玩法是各人持一拐,投掷后视其位置赌胜负。当代,则四拐为一副,加一只沙包。一只手把沙包抛向空中,趁未落下之时摆正一个拐,再接住沙包。如此反复,直至把所有的拐都按要求摆好为胜。若沙包落地或摆拐不对,算输,换人。
参考资料:
《中华传统玩具民俗》 作者: 王连海
《中国民间玩具 画册》作者: 李寸松,张连瑞
《中国最美玩具》作者: 王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