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0一)临证谈保和丸
我们来看高建忠老师的一个病例:黄某,男,两岁五个月。六月二日初诊。近两日发热,伴见恶心,呕吐,大便不行,涕多,咳嗽。舌质红,舌苔白,脉滑。
发热两天,恶心呕吐,大便不行,这应该是食积腑实,涕多,咳嗽,这应该是风邪犯肺,这应该怎么治疗呢?有积食,应该治疗中焦,首先要让孩子大便能通,要让孩子能吃饭。
高老师对这个孩子的处方:
焦山楂20克,枳实6克,厚朴6克,生大黄3克,蝉蜕6克,牛蒡子9克,苏叶6克,滑石12克。3剂,水冲服,两天分六次服完。
这个剂量对于两岁五个月的孩子,看起来有点大,这是为什么?高建忠老师还考虑了什么问题呢?高老师考虑到了孩子太小,让他自己喝药水是不可能的,全靠家长喂,在喂的过程中,肯定不能全部喂到嘴中,会外撒掉一部分。但是,在开药的时候,还得与家长沟通,问这孩子原来喝过中药没有?家长善不善于给孩子喂药。喂药的时候,孩子能不能喝进去?我们想象可能孩子都喝不进中药去。大都是逼着喂中药,一般逼着喂的,撒掉的多,吃的少。所以开的剂量稍微有点偏大。如果碰到孩子自己愿意喝中药的,那剂量就要稍减。
我们来看这个方子,枳实,厚朴,大黄,这是一个小承气汤,在这个小承气汤的基础上加了大剂量的焦山楂,差不多有点保和丸合小承气汤的意思,焦山楂加厚朴加苏叶,差不多有点平胃散的意思,保和丸合小承气汤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三味凉药,蝉蜕,牛蒡子,滑石。加这三味凉药,可能考虑到季节的关系,六月二日。
六月二日在太原来说,气候已经热了。高老师考虑了暑热,由于季节对我们用药,经常会产生影响,象苏叶,滑石这类药,就是在夏天用得多。而在其他季节用得就少一些。在秋天可能会用到一点,而在冬天和春天,极少用。
六月四日二诊:药后便通热退,现症:夜间鼻塞,鼻流黄涕,咳嗽。舌质淡,舌苔白,脉滑。
处方:炒鸡内金9克,辛夷6克,白芷6克,炒僵蚕6克,蝉蜕6克,鱼腥草9克,葶苈子3克,全瓜蒌9克,生麻黄1克,桂枝1克,干姜1克,细辛1克,五味子3克,姜半夏3克,生白芍3克,炙甘草1克。7剂,水冲服。
六月二十三日三诊:上方服后已痊愈。今日下午突然发热,无其他伴随症状。舌质红,舌苔白脉滑。
处方:焦山楂20克,枳实3克,厚朴3克,生大黄3克,炒僵蚕6克,蝉蜕6克,柴胡6克,牛蒡子6克,生姜3克。两剂,水冲服。
六月二十五日四诊:药后热退,现症:纳食欠佳。苔心腻,脉细滑。
处方:焦山楂12克,炒鸡内金9克,炒莱菔子6克,牛蒡子6克,僵蚕6克,蝉蜕6克,四剂,水冲服。
药后无不适,停药。
保和法合承气法,着眼于食积与腑实,消食与泻实并用。
鸡内金,焦山楂,莱菔子,牛蒡子,僵蚕,蝉蜕看起像一个变通了的保和丸,只不过保和丸里用的是连翘,这里用的是牛蒡子,僵蚕,蝉蜕。
这里加牛蒡子,配合山楂,鸡内金,莱菔子,通畅大便,而僵蚕,蝉蜕,牛蒡子都有去风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