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位置对商业的改造
说说新零售
雷军在阿里2017天下网商大会上分享了小米的新零售战略,雷军表示,所谓新零售是效率的革命。在互联网效率的时代,做出爆品是最关键的。爆品意味着流量,意味着口碑,意味着销售额,也意味着效率。从电商升级到新零售后的结果就是用电商同样的产品,电商同样的价钱,进入线下店。
雷军这里有几个关键词。
第一是效率,流量口碑就是效率的核心。
第二是流量,品牌正在走向成熟,相关的客户都正在形成粉丝圈,一个优秀的品牌要想突围,需要的绝对优势至少要超过别人5倍以上。
1、洋河的新零售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第一,新零售是什么?
第二,为何美团一直在跨界扩张。
第三,阿里这么高的价格收购饿了么,值得吗?
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洋河学习,了解到他们2012年就开始做新零售,洋河酒是江苏名酒,其董事会对于公司的战略有着极其超前的预判。早在2012年,公司就开始布局新零售,成立了大数据分析中心,洋河这样的公司,人才主要是靠自己培养的,极少从外部重金挖人,其在南京市有近1000人的营销团队。
洋河的新零售战略应该有三步,第一扩大互联网的渠道,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及交流机会。其次,提升新的消费体验,增加线上下单,线下派送这样的地面团队。第三,建立健全售后服务管理机制,建立起完善的会员及粉丝团。
为此,洋河的是商部门在各大平台都建立的旗舰店。
成立了洋河的线下服务的中心,建立了积分商城,并将其会员统一进行管理。目前洋河的线上会员总数达到了400万人。
洋河还特地搞了一个叫洋河一号的小项目组,这个项目组的综合目标就是利用洋河的一线终端,使消费者线上下单,线下能快速得到周边小店的配送。
经过了,5年多的测试,洋河先后停止了自己官方商城,后来又将积分商城给停止了,现在洋河一号还在经营。但效果并不明显。
洋河为何在新零售投入这么大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够将自己的战略方向找到呢?
这里就要提到新零售到底是什么?他与传统零售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机会?
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和华为的手机在新零售的大潮中是获得了成功的,而格力、海尔这些公司不缺战略决心,不缺投入,也不缺人为何在执行过程中就是相差悬殊。
当然传统的达芙妮等转型电商也都没有成功。
2、传统零售的关键
传统零售是以地段为中心的,而这些传统零售在电气化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品牌,如美国的沃尔玛,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总市值一度冲顶。
中国的苏宁电器、国美等也一度上升势头很猛。
人们买东西,最重要的是方便、快捷、体验好。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就是:
产品的丰富性
购买的便捷性
过程的舒适性
沃尔玛、苏宁、国美这些公司解决了产品的丰富性,以及价格的优惠性,所以他们核心竞争力就是规模,超大的场地,超多选择,超乎想像的价格优势。
还有一些如日本、台湾的公司,就注重便捷性,如全家、罗森等24小时使利店。
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产品的丰富性就完全没有竞争力了,淘宝网有1000万家店,无论你沃尔玛开多大的面积,要想达到1000万家档口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互联网搜索一下,一切就都在眼前了,传统沃尔玛的优势就变成的劣势。
这就是为什么苏宁要搞易购的原因,苏宁搞易购,是成功的,因为那个时候京东还没有一家独大,苏宁最近也在说,他们是最适合做新零售的公司。因为他们有线下很多的店,而京东呢?却笑而不语,为什么会这样?京东在丰富性方面和苏宁不相上下,在便捷性上,却远远超过了苏宁,苏宁的门店原来是他的困境,也是他们的制约。
举例,上海的门店,因为租金贵,同样的产品价格上要比江苏一个县城的门店贵。而其在线上不可能显示不同地区有价格差这样的问题,所以销售产品过程中就会出现,贵的地方在网上买,便宜的地方在线下买的局面,这就导致,双向亏损的出现。
京东就没有这个问题,京东在任何地方都是从仓库里直接送货,没有线下体验店。
京东的物流的建设是非常巨大的,也正是这样的建设,使得京东就没有包袱。
苏宁的转型,是艰苦的!
但与万达比,他们算是幸运的,万达电商的痛苦更是迷茫。这些年倒闭的零售企业就不一一列举了,网上一搜一大把。
3、线上零售的本质
我们会发现,这些年,互联网冲击了很多行业、很多产品,却并没有对24小时便利造成太大的冲击。因为互联网没有解决快捷性问题。
未来冲击这些快捷店的电商可能就是美团或者饿了么。
线上零售,解决了什么问题?
雷军说线上零售损失了体验性和即得性。
我们看到互联网诞生之后,各个行业快速成为赢家通吃的局面,而这些赢家自己本身一旦赢了,其他的就很难有生存的空间。
这就有点像蛊,据说那些会用毒的民族,会把很多剧毒生物放在一个坛子里,让他们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一只,就是毒王,这毒王出来之后,碰到什么小毒物,都会秒杀。
那么BAT之后,为什么还会有京东、小米、美团、360、陌陌等等这些公司呢?
我们看到,近来很多新闻,其中有一个是摩拜的创始人拿了美团的15亿,套现走人了。
美团最近事特别多,有人说王兴遇到了战略困境,他一会儿搞旅游、一会儿搞餐饮、一会儿搞打车,一会儿搞摩拜。美团估计现在不知道要怎么走了。
但是王兴接受采访时却很是从容,他们搞了打车,在南京和上海,很快拿下了滴滴30%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较大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滴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种局面。
出行的市场,滴滴一家独大,而且开始赢利,然而很多人都开始进行入了,看上去滴水不漏的滴滴出行,现在遇到了真麻烦。
我们来看一下王兴在做什么?
美团和我们理解的团购网站并不一样,美国上市的那个团购网站,是基于线上销售的一个便利,中国类似的公司有很多,比如返利网、折800、什么值得买等等,还有一些众筹网站,如“开始吧”等,这些网站,就是在一个大毒物不注意的地方,躲藏生长。
但整体上,当他们遇到大毒物,也只能被秒杀。
而美团呢?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美团并非只做线上导流,线下交付,其线下有着庞大的团队,其解决了,雷军所说的线上牺牲了体验性和即得性。
一个人点一个外卖,一般半小时必须到,不到的话,不收钱的。
可以说是饿了么等外卖的出现,使得美团得以战胜拉手网,而从团购这样的思维中跳出来。
我们来看一下互联网发展史:
第一阶段,所有的交易都在线上,没有线下的线下的东西。游戏网站,门户网站,社交网站都是这样的。中国有网易、腾讯、新浪、微博、天涯、知乎、各大视频网站。
第二阶段,线上交易,线下服务。阿里、京东,协程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个过程是互联网的功能是提升顾客的“选择”效率,减少了大量的时间。
第三阶段,线上交易,线下服务,还要加上线下的场景要求。美团、滴滴都属于这一类,也有人称这是分享经济。
这个阶段,在没有互联网前,线下服务本身存在的,但是多了个互联网的介质,使得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其效率都提升比较高,比如,司机与乘客之间有个选择性的问题,而这个选择是在线上完成的,剩下的都是在线下。
4、苏宁有没有可能干掉京东?
一个公司要想打败取得优势的企业,靠什么?
蛊虫的厉害之处是他目前所得到的剧毒,只有更厉害的蛊虫能打败旧的蛊虫,普通毒虫不可能是对手。
苏宁要想干掉京东,那么他必须是京东的体量的5倍以上,这是有可能的。
若是没有这5倍的优势,竞争就就是拿鸡蛋碰石头,双方势均力敌,就回到了王兴说的那样,价格战本身不是牺牲,而是煎熬。战争很多时候都是等待,而不是一直在牺牲,双方若是找到战机,才会打。其他时候都是煎熬,是忍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整个场景被改变了。苏宁能借助新零售升级其交易结构。
从苏宁一直学习模仿来看,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目前还没有参透。
互联网企业要做的是改变交易场景,并且将其效率极大的提升。
雷军说,他们要搞新零售是解决的体验性和即得性。这也是为什么雷军要到线下布局小米之家的原因。
苏宁现在的效率提升是借助于互联网的第二阶段,线上交易,线下服务,只是提升了消费者一方的体验性,并没有提升厂家的闭环。
那么厂家要什么?
换句话说,品牌方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他们需要哪些改进?
只有把这个问题想通了,才能真正去搞新零售。
否则就是盲人摸象!
无论是小米、阿里、京东、甚至于微信新电商,都碰到了增长瓶颈。
线下的零售依然占据了80%的零售市场份额。
互联网能提升的效率是到了极限吗?
美团的王兴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把阿里比作苏联,把腾讯比作美国,王兴认为自己就是当年的中国,在大国间纵横,现在前苏联的情况,他并不看好。
站在投资的角度,苏宁目前的投资价值没有显示出来。但互联网一定会离线下越来越近,而且会找到突破口。
新零售仅是在线下开店那么简单吗?当然不是!
雷军说:新零售,就是“用互联网的效率回到线下”,就是让线下的“体验性”和“即得性”优势,插上“效率”的翅膀。
那么,是不是5G到来的时候,硬件的成本增加,在每个店里布置视频及通话,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们来想像一下这个场景:
“我今天不想去逛商店,打开全息投影,把楼下的店铺立体投影到面前,再一一去看,然后选中后,支付,再让店家用美团方式送到家里来。”
这个场景里需要技术的支持。
新零售是电商流量红利结束的标志,也是新商业模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