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找到与自己快乐相处的方法
说到发脾气,好像就跟开心,郁闷,愤怒一样,是每个人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是所表现的情感表达。但我们经常纠结在,对自己认为不好的情绪,比如愤怒,郁闷,焦虑等的情绪的抵制状态中,而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陷入了更糟糕的情绪中。比如前段时间看圆桌派,冯唐说过:崩溃是因为你想起了自己的数次崩溃。
清晰的记得有一次是在咖啡馆马上要关门的时候,进来一位女孩虽然带着口罩,但听到了些许的哽咽:“我喝杯东西在这里小坐一会儿行吗?”“外面很冷喝杯热的吧!”之后我们两个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坐在吧台的两侧。约摸不超过5分钟,她开始低声啜泣,我当时不知所措,递给她一盒纸巾,那一刻她突然大哭起来。之后的事先不多做赘述。这显然是一种崩溃的表现。这些外在表象正是人的自然情绪展现,我们要学会去接受这样的情绪并与它正确的相处,那么有没有一本书教我们这样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
有一位从抑郁中走出来的读者这样说:“有没有一本书可以改变你的一生?有!是这本书把我从僵尸一般的抑郁状态中解救出来,让我找回缺失已久的勇气与希望。”说的就是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听书名像童书,其实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作者借用了英国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柳林风声》里的人物,模拟了病人与咨询师之间互动的全过程。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毕业于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在几十年的从业生涯中,为了让人们理解抑郁的根源,获得疗愈的希望,他写了一本书,让我们亲临心理治疗的现场,看看一个抑郁的人是如何把快乐和希望找回来的。
书中的故事从蛤蟆先生的生活现状开始切入,他的朋友为他找到了苍鹭心理咨询师,由此展开了蛤蟆先生的疗愈之路。
在跟咨询师聊天的过程当中,蛤蟆先生一开始就说到,是“他们”让他来,是“谁谁谁”说的,是“谁谁谁”让我这样做的,可以了解到他很在意别人的态度。蛤蟆先生说:“我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价值,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不像河鼠、鼹鼠他们,特别是獾,他们都受人尊敬,而我却像个笑话。”他对自己越陷越深的评价是这样:“很长时间里,有些时候一切似乎都好了起来,好像我可以真正去干点儿什么,可随后我的兴致就低落下来,没了做事情的劲头,接着就跌入了我所熟悉的悲伤情绪里头。”像不像你对面的朋友吐槽自己的近况。
就像现在我们大多数80,90后一样,我们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怕丢脸;怕工作稍有懈怠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怕生病;因为我们不能停下来,为了日渐年老的父母和家里嗷嗷待哺的娃,我们不能倒下。我们就这样每天小心翼翼,全力以赴,但感觉还是随时可能因为跟不上信息更新的步伐,随时会被淘汰下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看待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总是拿自己跟别人比,太过于在意别人的态度,结果就是“我感到非常不快乐,很悲惨、很内疚,还感觉备受责难。”“感觉自己像个孩子!”在心理学上这种状态称为“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的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这种状态没有好与坏,它只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实际的状态。
随着疗愈的深入,蛤蟆先生了解到还有另外两个我们可能也会时常处于的状态,就是父母状态和成人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的主要表象就是,我们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书中的獾就是典型的挑剔型父母状态的朋友,总是对蛤蟆吆五喝六,而处在儿童状态蛤蟆跟在父母状态獾的相处中,就出现了蛤蟆总是弱势,而獾总是盛气凌人的相处模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是在父母比较强势的家庭中长大,那么在与人相处时,很容易说教。 在成人状态下,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我们贮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能够结合当下的环境,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处理状况可以做到理性而合理。
这本书通过主角的一步步变化,让我们明白,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原始的成因以及触发点,只有找到这个问题的渊源,才能迈开解决方案的第一步,每个人都是一个主题,都有自己的原始环境,试试从这本书去找到一些灵感。虽然一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心理医生的帮助也是暂时的,真正有用的是你通过这本书或是某个人,某件事换了一种生活模式,更加真实的认识自己不受制于外界的人或事物,并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那么人生的剧本可能就会因此而改变,而这一切毫无疑问需要巨大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