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握了70年手术刀,救治1.6W个肝脏病人,却痛哭没有救父亲

18世纪,马来西亚沦为英国殖民地,大量的“契约劳工”被招募来此从事矿业和种植业生产,其中就包括大量华人。

1876年,英国亨利韦翰爵士把橡胶树的树种和橡胶工人直接从巴西运到了东南亚等国。加上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的地理优势,热带气候非常适合橡胶的种植。渐渐地,这些华人和巴西橡胶工人便发展成为了马来第一批“割胶族”。

其实,早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候,便有大规模华人迁入马来,不同的是,当时的他们是到马来经商和贸易居多。

通过不断的繁衍生息,当初那批来割胶的华人在马来西亚逐渐扎稳了根,他们凭借辛勤的劳作和过人的智慧,建立了华人商会,从苦力一路做到了商人,也成为了马来群岛最富有的一群人,人数已经占马来总人口一半以上,强大的实力,直接进一步推动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

20世纪20年代 槟城老街景观

20世纪20年代,华人在马来老街生活,开设了洋酒店和布庄等商铺,逐渐富裕起来的华人割胶族们,开始陆陆续续地把家人接到马来一起生活。

5岁的吴孟超便是华人亲属中的一员。当年,父亲为求生计,来到南洋打工赚钱养家。1927年,他便随同母亲到马来投奔父亲。

在马来,年幼的吴孟超十分勤奋卖力,他一边帮父亲割胶一边读书。到初中的时候,他的双手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一把割胶刀更是玩得十分顺溜。值得一提的是,十多年后的吴孟超,把手中的割胶刀变成了救人于水火的救命手术刀。

01、贫苦童年,刻苦求学

说起吴孟超的割胶技术,那真是一天天练出来的。

据他后来回忆,他读初中的时候,上午就去割胶,忙完回来就赶时间到学校上课读书。不仅如此,他还跟着大人学做米粉来补贴家用,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虽然很忙,但是吴孟超的学习丝毫没有落下。

当时的马来西亚,有一所非常出名的华人中学,叫光华中学。吴孟超当时就是在光华中学读的初中。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领导能力,承担起班长一职,充分发挥带头领队的作用。

除此以外,他还尤其关注当时的中国局势,盼着有哪天能直接回国干点什么。

也许是内心的爱国情怀激荡,即将初中毕业的吴孟超就召集全班同学,号召大家把毕业聚餐的钱寄给当时的延安,作为远在海外游子对于祖国建设的一份情义和支持。没想到,这一提议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更没想到的是,吴孟超在毕业前夕收到了来自延安前线的感谢电报。

这让吴孟超心里很是激动,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两党之争,局势动荡、暗涌不断,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封来自延安的“邀请函”。

由于光华中学当时只有初中制没有高中制,这意味着吴孟超初中毕业之后只能进入外国人开办的高中求学,这让吴孟超的内心莫名生起一股抗拒。

这一通电报下来,吴孟超更是坚定了自己回国的想法。

1939年,他跟父母商量并取得同意之后,坐上了从马来到延安的列车。

他计划从马来西亚坐火车到云南,再从云南转到延安。

但到了云南昆明以后,他的师长给他分析了一遍,认为他这一行必定凶多吉少,便把他劝在了昆明。

由于延安当时的局势严峻,加上从昆明到延安路途十分遥远,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构成了这一路的危险系数,也许下一秒就会有可能在途中丧命。

听完师长的一顿分析,吴孟超思考了一番之后,于是决定了留在昆明读书。

02、因为爱情,从工科到医科

吴孟超对自己要求一直很高,他有着自己的明确目标。

原来他心中一直有个工业强国梦,并希望通过考取当时最厉害的工科学院来实现这个梦想。

于是,他报考了同济大学。

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被录取。

显然,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一心想读最顶流学府的他,经过多番打探找到当时同济大学的校长曹礼吾。吴孟超向曹校长表达了自己的急切意愿,最终以借读生的名义成功进入了同济,这一趟下来,简直是圆梦一样。

成为同济的借读生,只是吴孟超救国梦的第一步。他十分珍惜这次借读机会,丝毫不敢松懈,通过刻苦认真的学习,攻克了不少难题,最终成功转正,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同济大学学生。

按照这样的节奏,吴孟超极大可能会一直在工科专业,并会取得一定的成就。

但是,吴孟超最终还是放弃了工科,选择成为一名医学生。这跟他同班的一个女同学有着莫大的关系。

说起这个女同学,吴孟超眼里简直就是满满的爱意。

她叫吴佩煜,1940年的时候,她和吴孟超一起在同济附中读书。

当年,吴佩煜的父亲吴尧叔接任务修滇缅铁路,于是一家人就从杭州搬来了昆明定居。殷实的家境,让吴佩煜出落得格外水灵,而且她品学兼优,是师长眼里的好苗子,更是吴家人的掌上明珠。

吴孟超被吴佩煜的气质和学识深深吸引,两个优秀的人互相欣赏和爱慕,自然而然就成了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学医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幸好两人互相扶持,最终在1951年步入婚姻殿堂,从此相敬如宾,几十年来都没有红过脸、吵过架。

都说好的爱情是互相成就,也许对于吴孟超而言,他弃工从医,不是舍弃了梦想,只是换了一种圆梦的方式而已。况且,这一路还有美好而纯粹的爱相伴!

也是这样的一份纯纯的爱,在吴孟超往后的几十年学医从医路上,供给着源源不断的前进能量。

03、从无到有,肝脏外科第一刀

1956年,34岁的吴孟超准备提任主治医师,在明确研究方向的时候,他特别征求了自己的导师裘法祖的意见。

裘法祖是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也是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

裘法祖对吴孟超说:“做医生就像摆渡人,就是要一个个地把病人背过河去。”这句话对吴孟超的影响很深远,他想做到一个个地把病人从他手里“背过去”。裘法祖还跟他分析了当时中国普通外科的局势,认为肝脏疾病是很大的一个难题,并且当时几乎没有人一个人能做肝脏手术,所以,他听从了导师的安排,向肝脏疾病进攻。

一向不服输的吴孟超连夜写报告,向组织申请向肝脏外科进军,要成立肝脏外科攻关小组。1958年,吴孟超与张晓华、胡宏楷两人一起成立“三人攻关小组”,吴孟超受命小组组长,就这样,他们三人日以继夜地研究与制作肝脏标本,孜孜不倦。

肝脏血管极其的丰富,全身的血液都是由肝脏供给,所以肝脏手术也是难度奇高。

由于国内的实战案例稀少,吴孟超只能从翻译著作开始,把国内外关于肝脏外科的相关书籍都翻了个遍。不仅如此,他还一边学习科研,一边动手制作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肝脏标本,做肝脏解剖,摸清楚肝脏内部的结构和每一根血管的走向。最后,等所有的细节都烂熟于心了,他才开始慢慢做临床、上手术台。

可以说,中国肝脏外科从无到有的开端,是吴孟超一手创建起来的,他开创了中国外科新的医学领域,让中国肝脏疾病患者的早期五年生存率,提高到90%!他把中国肝脏手术医疗推上世界顶级水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肝脏外科第一刀”!

1975年,53岁的吴孟超为安徽农民陆本海切除了重达18公斤的肝脏血管瘤,创下当时肝脏血管瘤的新高。那时,吴孟超为了完成这台手术,足足站了12个小时。

2004年,82岁的吴孟超为生命垂危且遭多家医院拒收的湖北女孩王甜甜切除了一颗足球大小的肝脏肿瘤,让她拥有了甜美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那时,吴孟超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10个小时奋战不休。

2019年,97岁的吴孟超院士正式退休。从1940年学医,到1956年从事肝脏外科事业,再到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获17606号小行星命名、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乃至他如今近百岁的高龄仍在坚持一周2台手术……

70多年从医生涯,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是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

他的退休感言里,有一段非常感人:“从医70多年,从五叶四段理论到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术,从第一例肝癌手术到世界第一例中肝叶手术,从肝癌切除手术年龄最小到术后存活时间最长,从当初的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到今天世界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我培养研究生260多名,主刀和参与救治了近16000个肝胆疾病病人,履行了一个老师和医生的职责。”

治病救人就是医生的天职,这是吴孟超心中最基本的职业准则,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手术台,献给了中国肝脏外科!

“如果有哪天,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知道我爱干净的,记住一定帮忙擦干净,不要让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吴孟超跟他的老搭档护士长程月娥交代到,他如蜡烛一般,用尽全力救助病人,毫不保留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吴老,永远值得尊敬!

写在最后:

要说90多岁的吴孟超有什么遗憾,那也许就是他失去的,一生都无法挽回了……

上世纪90年代,一生都奋战在手术台上的吴孟超,终于请了个假,回了趟老家。他跪倒在父母亲的坟前,失声痛哭。

自己学医救人,但却救不了自己因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去世的父亲,他很是愧疚和痛心。唯一能让父母欣慰的,也许就是他真正为国家做了点事,救了不少的人。

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他义无反顾、鞠躬尽瘁,他心中始终有个最高的使命:医生就是要治病救人,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把病治好,把病研究透,这是医生的责任。

这种精神很崇高,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至少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这就是最宝贵的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