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阁塘自然镇
水阁塘自然镇
水阁塘自然镇位于柏社乡政府驻地东北6.5公里,辖1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389户,1350人,区域面积0.6平方公里。
水阁行政村驻地就在水阁塘自然镇上。区域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833.35亩,山地520亩。辖水阁塘、施塔塘、西坞口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405户,1185人。以种植业为主,蔬菜为特色产品。
水阁塘自然村,宋绍兴三十二年,青田县尉蒋弥远,因母忧辞告,回到水阁。顿被此地逶丽所诱适,意定跨水建楼台亭阁,伴母就眷以尝天赐如画河山之景。于是便建宅设院,号为水阁塘。村中世居蒋姓。有村民小组16个,386户,1127人,耕地774.85亩。
据《浦江县志》载:“自弥远公居水阁塘即所居东南三百步,曰前庄建义学一区,置常稔田一顷,为生徒膳资,集宗族乡邻之子弟,就读于此”。后又建丰登桥一座于村北,以济行人,修后改名万椿桥,即为现在的公路桥。自此水阁便成了文人汇墨于云留春屋(秋瑾女士曾避难于此),武生嗟艺于庄院之内的要地,可见当时便井市繁荣了。
明万历年间,蒋氏族中出了可经国子博士蒋邑,自此朝赐水阁塘为嵩州。建门楼大厅,分南北八弄,东西“弓”字街布局,四房大厢并合建居,各房又建房头厅,分九个聚居区,尤以四房厅四塘为“门”中四爻之象,登嵩山俯瞰整个村建呈“弥”字型,从此水阁街市形成。
清代时期,水阁塘文明已誉满江南。清末远近闻名的蒋倬章字六山继祖训,把蒋氏宗祠改为民学府第(即现在六山中学),从此各方有识之士狙击嵩麓境内,议国拯民之举,嵩麓亦从此建号为乡。
施塔塘自然村位于水阁塘偏西1000米。村中世居金、应两姓。6户,18人,耕地18亩。
西坞口自然村位于水阁塘西南400米。村中世居楼姓。13户,40人,耕地40亩。
水阁处建德、浦江、兰溪三县交界,隔村洪塘里原属浦江,里胡原属建德,地处要冲。古时农民进城全靠肩挑,竹木靠溪放排,顺水阁溪,经柏社入梅溪,至施家埠进入兰江。
1970年10约修通马涧至水阁公路,从此改变水阁人进城肩挑步行的历史,交通日趋方便。1976年公路修到下陈,1985年又修通到墩头。2014年马墩公路修通,从此水阁交通四通八达。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开放搞活,开辟了木材交易市场,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街市也随之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