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祠堂,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在粤东、闽西南、赣南等广大客家地区的乡村,基本上,有村庄就有客家祠堂。客家祠堂,是当地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一道耀眼于大地的亮丽风景。在客家乡村,一般是一个姓氏,一个屋场(客家村落)。而一个屋场,通常至少有一栋客家祠堂。一个家族子孙多了,必然开支分房。部分房派,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客家村落),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客家屋场和客家祠堂。也有几个姓氏,同建一个村庄的。客家祠堂的建造,缘于村人祭祀祖先或先贤,另外也可用于聚会、议事等,是一个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古人云:“礼,莫大于宗庙。宗庙者,天下国家之本。”乡人为了“报本返始”、“慎终追远”而立家庙,饷祖考,于是祠堂应运而生。在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中,客家祠堂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占据着重要分量。祠堂是每个客家宗族大事的见证地与聚居地。

客家民系形成之初,正当民间祠堂出现之时,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客家宗族祠堂逐步建立。客家祠堂是历史的见证者,最早可追溯至宋元时期。到了清朝,客家祠堂的建立达到了鼎盛,几乎“族必有祠”。在客家地区,祠堂建筑可谓星罗棋布,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便达上万座,这在汉族其他民系之中极为罕见。同时,客家祠堂似乎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宗族的兴衰。一般来说,祠堂规模宏大、建筑气派,说明该宗族兴旺发达;相反,祠堂简陋狭小,说明该族人丁不够兴盛、财力不够雄厚。而本来很气派的祠堂变得破旧不堪,则往往是该宗族家道中衰的标志。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族社会,祠堂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它的功用第一就是祭祖。宗祠是一族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的神圣地方。作为迁徙的民系,客家先民们对故土有着深深的眷恋,他们重视传统,崇尚祖制观念和孝道文化,同时艰苦的生活条件需要凝聚宗族信念来克服困难,因此,每一宗每一族客家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第一个要建的就是祠堂,有了祠堂,客家人才真正有了家,这里,供奉着他们的先祖。

此外,客家人崇文重教,十分重视本族子弟的教育,办学是客家祠堂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客家祠堂尤其是总祠大都高大、宽敞、采光好、肃静,并且门厅和柱子上镌刻着许多文采飞扬的对联,这些对联大都是颂扬祖先功德、追溯家世渊源、叙述本家杰出人物的事迹或者是劝诫后代子孙的箴言,形成了激励上进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祠堂就成了本族子弟重要的教育场所。

客家祠堂的营造尊重宗族伦理秩序和客家礼仪,宗祠通常单独建立,而支祠和私祠多为民居围绕祠堂的客家围屋,营造高度必须低于宗祠。客家祠堂多为砖木结构,也有少数纯木料建筑。建筑材料的选择取决于财力和地位,墙体或三合土或青砖,族群中最高身份、地位的人物决定材料的规格和施工方式。择地、规划、伐木请梁、奠基、砌墙、立柱、上梁、树门献架一直到最后的装饰、完工,不仅对尺寸、方向和施工有着严格的规矩,还始终贯穿着独特的祝赞等客家礼仪,这些礼仪体现了客家人营造祠堂的步步谨慎,讲求规炬,更体现了客家人对传统的尊重。

顺应天伦,体现礼教,维系血脉,每一座客家祠宇都是一部无言的书著,它的构造和纹理,它的花饰和风骨,它的讲究和规则,既述说着远去的伦理风化,又讲解着高超的建筑智慧。 祠堂里的一副副楹联、一座座功名旗杆、一块块功德牌匾以及一次次仪式活动,生动地表达并阐释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品质,也表达了客家人重视传统、崇尚祖制的观念。时至今日,客家祠堂依然向世人详细展现了客家祠堂所蕴含的极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今天,乡村里的客家祠堂,多被修缮一新,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把家族历史上的一些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故事,书写悬挂在墙上,让子孙阅读,接受宗族教育。而且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修路筑桥理事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都,在祠堂里开会,共商建设和谐美丽家园的大计,把古祠演绎得更加魅力四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