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贵州省—-— 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据统计,全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其中,黔东南州共有民族传统村落276个,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本期带大家走进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

南猛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5′—108°20′,北纬26°02′—26°34′,海拔1060米,位于郎德镇西南边15公里,距县城13公里,北连凯里市三棵树镇,东接本县西江镇,南邻丹江镇,西靠望丰乡。由南猛上寨、中寨、下寨(苗名南猛、杨柳、也雄)3个自然寨组成,共194户756人,有李、杨、余、张、淳等姓氏,均为苗族。村寨吊脚木楼依山而建,在丛丛翠竹点缀和高大古枫、杉木、香樟的映衬下,显得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寨中有一长方形芦笙堂,为老一辈芦笙手向新一代传授芦笙吹奏法、跳法及节日芦笙盛会的专用场所。村外,山峦重叠,梯田盘山如带,一条清溪南来绕村北去,晶莹澄沏,从高处看去,峰回路转,形似蛟龙,景色十分迷人。2012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历史渊源

南猛是雷山苗族古老村寨之一,据该村余姓和李姓老人说,他们的先人已经在此地生活了40多代人,按父子连名制推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流传有关于苗族“妹榜妹留”、洪水滔天、兄妹结婚等传说故事,有关于余姓、李姓老人开发南猛村落的传说,有其先民看到公鸡相斗以后创造芦笙“斗鸡舞”的故事。

公元1855—1872年,清咸丰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败后,因这里是 义军将领杨大六的大本营,清军征战了18年将其平定。杨大六领导苗族村民开展抗清斗争时,其家乡郎德上寨一带修筑的战壕、围墙、马道、军火库等设施,迄今遗址尚存,其故居,历经修缮,保存完好。

文化特征

南猛系苗族长裙苗支系,服饰、歌舞、节日、婚姻等苗族文化丰富多彩,尤以芦笙舞为最,在黔东南一带享有盛名,被称为“芦笙舞之乡”。南猛先辈们结合本地的生活环境和娱乐特点,在苗族传统的芦笙舞蹈的前提下,创立了“斗鸡舞”、“斗雀舞”、“滚山球”、“老虎戏猪”、“猴子掰包谷”、“溪边水车天转”等别具一格的芦笙舞蹈。1957年南猛芦笙舞被国务院选派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会,名声鹊起;1982年5月,南猛女子芦笙队杨胜兰、杨胜春、王正春、余珍4人出席在内蒙古首府呼浩特市举行的“全国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4个苗族女子自吹自跳、神采飞扬,被《人民日报》誉为“苗岭飞来的四只白天鹅”加以报道,南猛芦笙舞再次闻名神州。

(作者:李雪 ) 2017年1月2日,中央电视台13频道直播雷山县南猛村管护茶园迎新年。

直播从央视记者赵涛介绍雷山银球茶在北京快捷键第一购的销售情况及央视记者品雷山银球茶开始,接着到贵州站记者尹平介绍雷山南猛村的茶叶生长环 境,到插播国务院扶贫办南猛驻村第一书记刘为到村里所开展的工作,到直播村民给茶叶除草施肥,到最后刘为代表中央下派的全国3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向央视 直播间嘉宾反映驻村遇到的问题及嘉宾对问题的解答结束。

央视直播雷山南猛村管护茶园迎新年。

直播刚结束,在刘为书记的快捷键第一购的微信群里,大家对南猛村的银球茶评论炸开了锅,很多第一书记留言:银球茶要火,银球茶要马上火。

直播现场。

直播现场。

果不其然,在直播结束后的第9分钟,刘为书记接到了北京朝阳区的一笔订单,接后是接二连三的咨询与订购电话。到中午2点,刘为共拿下了7个订单,接听了31个咨询电话。

为了搞好此次直播工作,雷山宣传部专门安排了工作小组,安排专人全程搞好相关服务工作。周到的服务,让直播组工作更加投入。

在刚过去的2016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南猛村光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报道了4次:2016年1月10日治国理政新实践脱贫军令状《扶贫钱用 在刀刃上》;10月13日万企帮万村《南猛村妇女的绣业脱贫路》;12月17日十三五开局考《贵州雷山把扶贫款花得准花到位》;12月30日中国策《南猛 村合作社助推全村脱贫》,其中《扶贫钱用在刀刃上》还上了新闻联播的头条。

国务院扶贫办驻村第一书记刘为在向演播室嘉宾介绍南猛村的扶贫工作。

雷山县南猛村位于郎德镇,距县城13公里。全村沿山而居,依山傍水,古树参天,村境内有望丰河绕东而过。 1957年,国家外交部点名要南猛芦笙队到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演出。其后,南猛村被文化部命名为"芦笙舞艺术之乡"。(李雪 摄影报道)

雷山南猛村:花菇种植喜获丰收 检察干警消费扶贫

  4月28日,晴。走进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林下花菇示范基地,在阳光的映照下,朵朵花菇十分喜人。往里儿瞧!检察干警在村民的引导下,正忙着体验采摘、分拣香菇哩!

  

  “相比在街上买,我更喜欢像现在就在农户的园子里现摘现买,既找回了劳作的快乐,也消费得放心。”正忙着采摘花菇的检察干警潘桂芳说,过段时间带孩子一起来体验采摘。

  看到客人满意,花菇基地的“主人”杨炳华老人脸上绽放出微暖的笑容。

  “开始我好担心香菇长出来卖不去赚不到钱,现在余主任负责来卖,效果很好,我看下一步能不能再增加点菌棒,多挣点钱。”杨炳华说话的时候,笑容爬满了他脸上的沟壑。

  

  杨炳华,是南猛村的五保户,70多岁的人了干不了重活,更不要说外出务工。除了有社会兜底政策外,没有其他收入——南猛村村主任余洪先每天都在念叨这件事。

  有了!余洪先打起了花菇的主意。“发展香菇产业,只要勤于管护、洒水,注意天气、采摘就行,属于轻度体力活,况且产业就在自家门口,方便管理,杨炳华是最适合不过的对象”余洪先这样说道。

  初次听到村主任的“金点子”,杨炳华连连否决。“不是我不愿意做,没有销路怎么办”?

  “老人家你就把心揣好,销路这块我来解决,只要你种好,我就给你卖好!”一老一少,坐在自家门口聊得火热。经过余洪先多次动员,并且采取先签订销售协议的前提下,杨炳华答应试一试。

  “你们签订的是什么协议?”记者问。

  “是这样的,为了让老人家吃下'定心丸’,我们签订一条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余洪先娓娓道来。

  协约明确规定:杨炳华只负责对香菇的日常管理和采摘等工作,余洪先负责现场称重、挑选、销售运输等,并以保底价每斤2.5元支付杨炳华,余洪先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村干部即是产业的发起人,又是产品的销售员,确保市场营销的稳定,能够打消村民担心产品难销的顾虑”南猛村脱贫攻坚指挥所第一指挥长梁爱国补充说,余洪先他们这样做就是让更多贫困户参与进来,大力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

  采用”村干部+贫困户”发展模式,利用菜园子里杨梅树下的宽阔地带,因地制宜创新“上有杨梅树,下有花香菇”的双产业模式,身为村干部的余洪先同时作为南猛村的致富带头人,正带领着贫困户发展林下花菇。

  

  “我们示范基地的花菇销路畅通,雷山、凯里、浙江等地的很多餐馆、酒店、配送中心都前来订购。”。说道村子的发展和规划,余洪先满心欢喜,底气十足。

  据了解,南猛村还采用'亲子采摘林下香菇’的方式,邀请亲子家庭来到现场亲手采摘花菇,感受南猛村古朴典雅的美丽风光,同时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