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登 苍 岩 山
99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七十年前我姨姥姥就给我讲过三皇姑出家的故事。庙会上也常有梆子二黄登台公演。有的戏名叫《观音得道》;有的叫《大香山》。前几年,在井陉宾馆上班的侄女来给我拜寿,也曾邀我去三皇姑出家的苍岩山。她说山路旁边那树都没有树皮!是驮着三皇姑上山的老虎啃的。
瞧,多新鲜!头一回听说,稀罕!定要亲临其境,成了我多年的夙愿。正好,过五一侄外孙举行婚礼,我一家去贺喜,顺路揽胜苍岩山。
5月4日,早饭后,我同老伴儿和女儿坐上女婿驾的车,出井陉宾馆,直奔苍岩山去了。到山脚下,女婿停下车,去买票。我说:“我在这儿看着车,不上去了。”原因是,前次游骊山下来后,腰腿痛加重了。虽经多方治疗,大有好转,唯恐再次登攀又犯了,更是老婆孩子的累赘。可他们执意不肯将我一个人扔在山脚下。这个要拉着我,那个要驾着我,一味的给我鼓劲儿。都说:“好容易来到这儿啦,不上去是遗憾!”说得我没了主意,便依了他们。
进山不远,发现路旁有卖拐杖的。女儿过去就挑,跟摊主讲价钱。我竭力阻止说不买,家里有,多了放着碍事!说着,仍是不停步地往前走。女儿放下手里挑的那拐杖,追了上来。忽又快步返回去,还是买了那条拐杖,掂着撵上了我。
这就是孝,百善孝为先。愿三皇姑精神代代相传!
咳,你还别说!倒是拄了拐杖,另一手扶栏或拽着铁索,并由女儿搀扶,上下台阶省劲多了。我们走走停停,看看歇歇。逢美景驻足拍照,遇奥秘遐思联想。深感不虚此行,颇觉神怡心旷。真称得起是漫游,没跟团队屁颠儿,身心不紧张。
看过介绍,知道:苍岩山风景优美,草木繁茂,上山处处有景,景景观奇,景景有典,自古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苍岩山上古木参天,层峦叠翠,自然景观奇特繁多,其中以“三绝十六景”最为著名。千百年来苍岩山以“雄、奇、秀、险、幽”众美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咏诗作画,拍摄影视外景。《西游记》、《乙未豪客传奇》、《卧虎藏龙》、《白龙剑》、《木乃伊3》、《鸡毛信》、《大国医》、《破袭战》、《花木兰》…..许多影视镜头都在这里拍摄。
这使我来了精神:豁出去回家躺几天,也要逛逛苍岩山!
一架木质牌楼,横匾上是李苦禅题写的“苍岩山福庆寺”两旁楹联写的是:“峭壁悬空处:梵宫琳宇多。”概括点名了这个寺的内涵。据说福庆寺,原名“兴善寺”,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公元1014年 ,宋真宗敕赐“福庆寺”,清光绪时敕封公主为慈佑菩萨,两度皇封,香火益盛。
往前走,忽见路旁有一简陋小庙,庙前竖一天然石碑刻:“跨虎登山”,庙内塑一骑虎女神,哦,这就是三皇姑了,颇觉“寒酸”。
我右手拄拐杖,左手攀铁链,由女儿女婿搀扶着,近三百多节台阶的悬磴梯云拾级而上,大有上青天之感,扭头向后望,真是“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不知是旅游,还是在探险?
当你来到苍岩山,不管在什么位置,最醒目、最奇特、最叫绝的就数这悬空寺了。是苍岩山风景最佳之处,也成为苍岩山的三绝之一—— “桥殿飞虹”。远观,无论是正面、上面、侧面看,气势飞虹, 高架于云天雾海之上,有高不可攀之威、腾空欲飞之势。人们喜欢称它为悬空寺。近看,也就是从下往上看,此建筑横跨在两山峭壁之间,为敞肩拱式,翼角高翘,流苏彩绘,云飞楼动,此处仰视蓝天一线,俯首万丈深渊。桥下岩壁上刻有:“横空金碧若虹飞”七个红色大字,像一条标语那样显眼。
桥楼殿巧借两侧悬崖,在百丈深涧之上建桥,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将石拱桥、深涧、佛庙、楼宇等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奇险、奇巧的景观。被冠以“楼奇”。
据说桥楼殿的拱桥是这样建造的:寒冬,古人把木柴堆成柴垛,然后浇上水,待水结冰后,再堆上柴垛再浇上水,就这样用柴和冰搭成高台然后在高台上建拱桥。等拱桥建成后,春暖花开时,冰渐渐融化了,点火烧木柴,一座空中拱桥就这样建成了。我在谷底抬头仰望,则见天开一线,桥殿凌空,有如长虹贯天。云移楼动,恍然欲飞。“桥殿飞虹”的天下奇观,不愧为苍岩山“三绝”之一,先人的聪明智慧,真是令我钦佩不已。电影《卧虎藏龙》中章子怡饰演的玉娇龙就是从这里纵身跳下悬崖的。
三桥飞虹并架,至此可以尽情欣赏。最前是天桥,中为桥楼殿,后为天王殿。天王殿迎面檐柱上所悬楹联:“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是对奇迹、佳境的点睛绝唱!精美的古代石雕,高超的营造工艺,色彩斑斓优美动人的苏式彩绘,脊饰上势欲腾空的游龙,昂首清空的玉凤,金碧辉煌,叹为观止!最令人惊异莫名的是:在桥楼殿上方百米弯路上,过往行人皮肤时有变黄,时有变绿。光学专家亦难释疑。此为苍岩山“一奇”。
桥楼殿的前方应是福庆寺的主殿,牌匾已经模糊不清了,四个字好像是“福禄善庆”?楹联:“总悲济世无金手:智愿救苦放毫光。”却清晰可见。
惊喜地发现,寺边的泉井旁石雕的石刻荷叶上竟然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青蛙,被人爱抚摸得发光。它是在为菩萨守护神泉吧?应该叫它“神蟾”!
哦,原来侄女讲的被老虎啃去树皮的是白檀树!它是苍岩山第二绝。山涧里,在众多的树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随处可见的白檀,当地人说,这白檀树非常的抱团,出了这山沟,就不活。 檀树树根裸露,盘抱巨石,没皮没心,奇姿异态,有的形似鸳鸯、有的形似盘龙、有的形似卧虎…许多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古老的有千年的树龄,为檀树之王,树枝延伸周围数米,其树干中空能容一人在树内休息,檀林碑刻:“白檀万树遥空碧;石级千寻入太虚。”令人击掌称奇!
在“山腰绮柏”处放眼观看,只见石峡内古柏随风摆动,如虬龙狂舞,陡峭处似清凤展翅,开阔处象礼花怒放,奇趣横生。上万棵千年生的崖柏、沙柏、香柏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千姿百态,无论矗立、侧出、倒悬,不分南北东西,都朝着南阳公主祠的方向生长。这就是苍岩山第三绝“古柏朝圣”。
从桥楼殿向东顺山崖而行,有峭壁嵌珠、梳妆楼、关帝庙、尚书古碣、说法危台、虚阁藏幽、公主祠等景点。
走上峭壁,在崖边可以看到“梳妆楼”。传说此楼为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曾经梳妆的秀楼。因公主在此梳妆得名。虽然人去楼空到达此地依然可以感受到“对镜静观真容色,理鬓梳却尘世霜”的场景。
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南阳公主祠”门头拉出了“三皇古庙”的红布黄字横幡?而在“三皇古庙”前的石香炉上却刻着“南阳公主庙”的大黑字,十分显眼?是弄错了,还是将二者混为一谈?“公主祠”的绿地白字解说词中明明写着南阳公主是隋炀帝的“长女”,怎么能叫“三皇姑”?老大何时变成了老三?连当地人都知道三皇姑是千手千眼佛——南北朝时期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要说南阳公主曾在此出家,并受到后世清光绪的皇封,这也无可争辩。但她在后,妙善公主在先!前后相差许多年。
《搜神记》二十卷,视观音为神。略记曰:“妙庄王有三女,长妙音,次妙缘,三妙善,妙善即观音大士。据元代赵孟頫夫人管道升撰的《观音大士传》记载:相传观音是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致使数百名尼姑身亡,妙善于是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
我国最早的一部佛教宝卷《香山宝卷》中记述了妙庄王之三皇姑妙善公主,不听父王为其招附马、承王业的苦劝,一心普度众生,遭到父王反对,以苦力、杀身、焚烧等手段协迫,但无法夺其志,公主终于在香山出家。言家驹撰写的《苍岩山神隋南阳公主奉敕封慈佑记》碑刻中也记载:苍岩山“世俗所谓香山”。你说谁说的算?
路旁一小屋中我发现了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法诗碑:锦帆不返霸图空,谁识名山有女工,留得两楹祠圣母,年年梦雨与霊风。这“女工”不知是指哪位公主,是“南阳”还是“妙善”?
其他景点没细钻研,像“阴崖石乳”、“峭壁嵌珠”、“炉峰夕照”、“山腰绮柏”、“窍开别面”等,亦可为奇观!有的只记下了其楹联碑刻,亦可见景点内涵。如:
苍山书院:数行修竹三间屋;一袭清风万壑云。
岩壁碑刻:虹桥千丈飞天外;云梯百仭入苍穹。
古碑群石刻:记几许沧海桑田;载多少道德文章。
万仙堂弥勒佛:大度能容天下事:笑口易解古今愁。
玉皇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驻足在一座依山而建的小房子前,见一青年女子在卖矿泉水。这水是纯天然的,现接现卖。进屋确见石壁上有晶亮的水花从缝中汩汩冒出来,滴滴下淌。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为游人解渴,献上甘泉清凉。我们放心的各买了一瓶,边走边喝。果真是:苍泉水,甜又美,喝到肚里不闹鬼!我曾问卖水姑娘:“是你个人的,还是承包的?”姑娘用手出示胸前佩戴的牌牌,证明自己是景点服务员工。可见人家想得周到,既方便了游客,又能创收,实现了双赢。
人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其实看景印证了听景,只是各人的着眼点不同,看那些粗陋的人造景,多为凭传说牵强附会,只能是过目烟云,只有在自然景观中去发现与别处的不同,才会感到不虚此行。
黑魆魆的通天洞,虽不算什么美景,倒也鬼斧神工。上下左右不见土,顶、壁、脚下如整体岩石凿通。无塌方之虞,增探险之情。乍进犹怨无灯亮,出洞方悟:有亮焉称通天洞?
我们绕山路环行,日渐中午,在一拐弯处,喜见路旁有一宽大饭棚。招牌上写着:“凉粉 饸饹 炒饼”。棚内整齐地排有两行桌凳,迎门货架上摆满饮料酒水,掀开冰柜拿冰糕,却见冒出一股凉气腾腾。我们进去落座,先吃了凉粉,又要的饸饹,荞麦面的。热乎乎的天,再要炒饼,恐怕肚里不欢迎。饭罢小憩,继续前进。过了转运桥,登上菩萨顶。殿前楹联是: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在转运桥留影时,我就想啊:个人命运是同国运连在一起的,国运昌盛,个人幸福便在其中。
出菩萨顶,见一位当地中年老乡迎上来,说他有车,可拉我们下山。比坐索道快且省。果其不然,虽经颠簸,却很快拉到了我们的车旁。省却了不少冤枉路程。才来时,倒是想上山下山坐索道,可那是空对空,不如漫游能多看景,品味思考的时间也从容。
原怕登山吃不消,没想到在家人的鼓励帮助下,转遍了全程。腿也没怎么酸,腰也没怎么疼。不渴,不饿,又不累,没比别人少看景。年近八十又过了个青年节,甭提多么高兴!
原载《人民文学》2014 增刊..(P113——116)
李根生笔名李竽,河北南宫市人。,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中心“文学艺术顾问”。1956年8月开始在《民间文学》发表作品,故事《进士—草驴》曾被侯宝林先生改编成相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其他作品散见于:香港《大公报》和《人民文学》、《飞天》、《黄河文学》、《当代人》、《新作家》、《长篇小说》、《当代小说》、《大文豪》、《散文选刊》等期刊。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散文福地》征稿征订启事
在《东方散文》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下《散文福地》创刊已六周年了。
这是广大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的喜事和福音。
我们创办《散文福地》,乃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是出于这样一个高尚的宗旨:“积极引导,认真组织有创作能力的中老年散文爱好者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发现和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多创作讴歌真善美的作品,在丰富个人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同时,歌颂人间真情,弘扬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愿做广大中老年散文作者的真诚朋友,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提供一个以文会友、倾吐心声、抒发情感、快乐人生的幸福家园和精神高地。
我们开设了以下栏目:“神州博览”“岁月如歌”“乡梦悠悠”“人伦亲情”“世相百态”“思絮心语”“咏物感怀”“养生悟道”“读写心得”“精品赏读”“企业之友”“科技之花”“老人之星”“青春风采”“出版信息”等。
欢迎本市及全国各地的散文作家和广大散文爱好者踊跃投稿。来稿请发电子稿。刊物优先发表题材新颖、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富有真情实感的一两千字的精短散文。来稿请注明作者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通讯方式。编辑部电子邮箱swfd2010@126.com。投稿及应聘创作员事宜请联络马文华先生(手机:13821236584)。
《散文福地》国际刊号,大16开本,64页。全年四期,按季度出刊,每期定价12元,本市或外地需要邮寄的读者全年56元(含平信邮资一期一册2元)。欢迎订阅。征订请邮局汇款。
征订邮局汇款。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阳光100东园 邮编300381 收款人:郭芳 征订事宜请联系郭芳女士 手机:13820619572
------------------------------------
微信ID:sanwenfudi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