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款”“双款”“印跋”?看完就明白了!
篆刻之有邊款,始自秦末漢初,唐宋之際,官印均在印頂或印側,刻製鑄作年月與籌作官署,但均不署刻製者的姓名,大概與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一樣,雖於史書中,記載為孫壽所刻,但傳國璽上,卻未加標明。可能是當時對刻製人不重視所致。自從明代文三橋提倡印藝之後,邊款也就跟著流行起來,其原因是由於軟石治印比較容易奏刀、文人的小品短文也可以附於印側以傳世,並且可以將治印人的書法,由邊款的方式,發展到盡善盡美。以前碑碣墓誌之類,雖然文人撰文,書家書寫,但刻製時,都是由工匠刻成,文人書家的法書,便稍稍走了風神,風軟石製印之後,文人可利用軟石在印側的這小小天地中,去發揮自己的才能。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留名」;因為印章藝術受重視,如界不落邊款,則後世無法鑒定印章的作者,刻製邊款的風氣,便由文三橋的提導而大事流行了。
篆刻印章之後,僅於印側刻製作者的姓名或字號,乃至刻製年月的,稱之為「單款」。
在單款之上,刻製索刻者的名字,或加刻一些客氣的話,謂之「雙款」。
如果加刻了一些與印有關的文詞或感慨的,則謂之「長款」, 還有的刻三五百字,乃至千字以上的,因為印的面積小,刻了這麼多字,當然就是「長款」了。
更有後人看到古人刻的印之後,在印側邊款之後,刻了些讚美感嘆的文詞,或僅刻某某拜觀、某某審定等,此謂之「印跋」,與書畫上的跋語是屬同一類的。
刻邊款的事,在明代便已流行,清初尤甚,長款長跋頗多,一印之出,往往邊跋亦出名人之手,使篆刻藝術邁入與文學接壤的境界,使人看了之後,都會由心裏感覺到,篆刻不止是刻字而已,必需胸罹萬有,博通經史不可,於是篆刻也便受到世人的重視,篆刻藝術的可欣賞性,也就更高了起來。明清兩代以及民國初年,一位篆刻家之受人尊重,絕不下於一位畫家,那就是人們尊重篆刻是一門學問而不止是技巧的結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