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农村老宅的门槛,并不是为了挡雨水,而是为了拦“人”

作品类型:民间故事类,山村奇谈系列。

作者声明:传承民间文化,说出魅力故事。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节等。更与现实生活无关,请理性、正确地欣赏故事。

你住过老宅子吗?你有没有发现,农村里的老房子都有门槛。但是你可千万别觉得,门槛只是为了挡雨挡灰尘。庄稼人并不讲究,有点灰尘扫一下就好,况且这种老宅子设计巧妙,风,一般是吹不进来,雨水也自然进不来。那么,又为何多此一举,非要做一个门槛呢?稍有不慎还容易绊倒,我相信不少小孩的门牙,都被门槛留下。其实这还是跟一个传说有关,农村老宅子的门槛,并不是为了挡雨水,而是为了拦“人”。

小小,个子不高,10岁的时候还不到一米。她没有大名,如果硬要的话,就在前面加个姓叫楚小小吧 。整天脏兮兮的,身体弱的一阵风都能吹着凉,几乎随时都能活不过来一样。 如果不是爷爷奶奶(其实是外公外婆,小小老家都称呼为爷爷奶奶。)把她抱回家,恐怕她真就活不过来了。

并不是父母狠心,只是她的命太薄了。 阴历七月半出生,过去在农村意味着什么,我想上了点年纪的人都清楚。 况且小小出生的时候顶多巴掌大,又是个女孩,因此活不活的了,只能看天。过去的农村,被遗弃的女孩还少吗?

因此,小小一直跟随着爷爷奶奶生活。起初爹妈还时常来看看,但自从弟弟出生以后,小小已经快三年没见过爸妈了。说到这估计大家伙不信,哪有女儿不回娘家的,就算不是为了看小小,那老父老母不也得看吗?

大家有所不知,以前的农村有这么种职业,那就是吃阴饭。但凡粘上这职业的人,有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和亲人撇清关系,明面上是说怕他们沾染上因果,实则还是因为担心不吉利。而爷爷是个地道的风水先生,奶奶又是个穿衣匠(个别地区有,指的是专门为逝者净身穿寿衣的人。)因此不来往也属正常。

小小记得,爷爷特别忙,几乎一个月回不了几次家,奶奶倒是好一点,但也是隔三差五出门,一去就是好几天。其实小小早已习惯了,而且特别懂事,别看她还是个小女孩,穿衣做饭她都会。

那一次她记得最清楚,刚入秋稍凉。 也不知怎么了,每天都是阴沉沉的不见太阳,有时刮特别大的风,却又死活不下雨,害的小小一步也不敢出门。爷爷月初的时候就出门了,而奶奶前几天也走了。 按理说奶奶早该回来了,可是眼看都七八天过去,始终不见踪影。

这个时候小小还不是特别担心,可能从小到大自立惯了,况且以前也不是没出现过,可能奶奶又被别的活耽误了,回不来很正常。 可是这眼看都十五天了,就算小小再坚强,也难免有些担惊受怕,毕竟才是个半大的小女孩。

因此从早到晚,她就一个人坐在门槛上,就这么痴痴地等着,无论是爷爷还是奶奶,回来一个就好。 终于,又过了七天的样子,天出奇的黑,小小清晰地记得还没到下午5点,天空就暗沉沉的都快滴出墨了一样。也就是当小小刚准备起身回屋的时候,忽然院外小路上出现个人影。

佝偻着腰,步子很慢,就好像每迈出一步都要花费全身力气一样。从院子到门口,也只不过20步的样子,那人影却足足用了半个钟头。“是奶奶”小小高兴地呼出了声,刚准备跳过门槛去扶奶奶,却又硬生生地缩回,迈出大半个腿的脚。因为爷爷奶奶不止一次提醒她,无论是谁,你都不能出了这屋的门槛。爷爷奶奶很疼她,什么事都百依百顺,唯独这件事不行。

而此时的小小不知,就因为这个小小的举动,竟救了她的命。 “奶奶,你终于回来了。” 小小看着准备迈过门槛进屋的奶奶,一脸欣喜地说道。 奶奶并没有回答,眼睛始终直勾勾地盯着屋里,而脚悬在半空,一个劲地往门槛里迈。

小小很奇怪,奶奶怎么不说话,这个她都能轻易跳过去的门槛,奶奶竟然迈不过去?足足过了半分钟,奶奶始终一下又一下抬脚,但就是迈不过门槛。 脚步“咯吱咯吱”地撞着门槛,听的小小心底发寒,瘆得慌。

于是小小慢慢靠了过去,她想扶一把。 可刚想伸出手,忽然从院外听到一声暴喝 “住手” ,并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到近,原来是爷爷回来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小小忽然发现,奶奶不知什么时候,把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移到她的身上。“小小,快扶奶奶进屋。” 不对这声音不对,小小脑中第一个想法就是奶奶出问题了。这声音听着并不是人发出来的,就好像两块玻璃在摩擦,听的人浑身发毛。

也就是奶奶的手即将捉住愣在那的小小时,爷爷终于赶到了,一个健步抱起小小进屋。 “她已经不是你奶奶了,你奶奶前几天就出事了,我找了他几天,没想到她却回来了。”

就这样爷爷抱着小小,呆呆地看着一下又一下,想进屋,却又怎么都迈不进门槛的奶奶。 直到第二天的凌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来的时候,奶奶这才瘫软在地上。接下来的丧事很简单,因为爷爷奶奶并没有什么亲人来往,只有几个堂伯和小小父母。

而小小也是这个时候被父母接回了家,自此小小很少再见到爷爷了,因为她也去了城里上学,直到爷爷去世,也没和小小解释奶奶的事。只不过母亲说,爷爷临走前一直念叨自己,还让我告诉你,有人进屋,千万别出门槛。好了今天的故事讲完了,喜欢看的朋友点赞加关注,明天的故事更加精彩。

温馨提示:山野奇谈民间事,用尽半生写红尘。好听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陪伴,接下来的故事更加精彩。故事虽好,但切莫与现实相照应,当真不得。

本故事属民间文学作品,杜绝封建迷信。配图来自网络,需要请联系删除。了解民间文化,从欣赏故事开始。有您喜欢,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价值,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遗落民间的精神瑰宝吧!

(0)

相关推荐

  • 我们挚爱的爷爷和奶奶

    2020年第420期总第773期 公众号政委诸葛水洲 公众号主编笔尖芭蕾 ***************** 让我们记住他们,我们亲爱的爷爷和奶奶,他们总是用友好的话语对我们说着千篇一律的话.他们总是 ...

  • 作文 | 背影

    小时候,我是在老家的老宅子里长大的. 没到夏天的傍晚,我就会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搬着板凳,坐在灶台旁边看着奶奶和太奶奶烧饭.在我印象里,她们总是很忙碌,因此我看到的也只是她们的背影.奶奶的身材高大,头发乌 ...

  • 民间故事:舅舅盖新宅,房梁上不去,先生:不对,这木头哪来的?

    作品类型:民间故事类,新宅上梁系列. 作者申明:传承民间文化,说出魅力故事.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节等.更与现实生活无关,请理性.正确地欣赏故事. 在农村,我想办大事除了婚丧嫁娶以外 ...

  • 民间故事:地仙术法

    唐代万历年间,有一个叫董观的富商,董家是镇上的首富,到董观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了,董观小时候父亲死得早,无人管教的情况下,也就养成了一些恶习,吃喝嫖赌样样都占,还好董家的家产丰厚,够他挥霍. 董观有一妻 ...

  • 家风小故事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来重视家教,而家风更是重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我们家也一样,现在我就来谈谈我家的那些家风小故事吧.     我每次在家, ...

  • 民间故事:老宅深夜传出女子哭声,主人束手无策,乞丐:她是你娘

    清朝时期,一个古宅中夜夜传出哭声,众人纷纷束手无策,此时,一个乞丐现身府外,他告诉宅子主人,她是你娘. 广西的一个小县城中有一个叫风无忌的财主,此人出身于书香世家,精通各种商战策略,没几年就积累起惊人 ...

  • 民间故事:老宅不干净,众子女为财齐聚老宅,稚童一泡尿揪出黑手

    明朝永乐年间,燕京城西,一座略显偏僻的小镇之中,有着一位财主,此人今年六十有余,往常还身强体壮,不知为何,最近身体却是每况愈下. 财主也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是从四十来岁,搬到这里的,至于此人究竟是 ...

  • 民间故事:好心书生办坏事,一瓢雨水酿灾祸

    明朝成化年间,有一个名叫雷善正的书生,为人癫狂,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远近闻名,都称呼他为狂生.他这人贪恋杯中之物,一喝就醉,醉后就开始嬉笑怒骂,讽刺世俗,人人敬而远之. 这一天,文友聚会,举杯畅饮,雷 ...

  • 民间故事:神医深夜出诊,途遇怪事险丧命,得高人相助化险为夷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听小于讲故事,本故事名为<三妖请名医>,故事素材来源于网络,由小于品诗说文整理编写.本文为<民间故事>第168期,如果您喜欢,不妨给个关注! 很高兴又到了给大 ...

  • 民间故事:僧人假装未卜先知,骗取有钱人家财产,导致有钱人破产

    明朝初年,有个叫刘阿成的人,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好在给他留下了很多家产,也足够他度过余生,但是因为当地吏治腐败,受府中库吏们的压榨和剥削,家业已经被败掉了一大半.刘阿成这人又喜好男风,常在家里蓄养标致的 ...

  • 民间故事县令只用半年解决了盗贼,设宴时,请的人竟是盗贼王

    凌晨一度孟吉 2021-08-25 13:59 张炳元去盗贼猖獗的安平县当县令,他张贴榜文,鼓励盗贼自首,自首举报的还有重奖.盗贼王五率先来自首,还举报了同伙,得到奖励.半年后,盗贼肃清,张炳元设宴, ...

  • 民间故事:老汉杀鸡给娇妻吃,鸡却口吐人言:吃完我就该吃你了

    故事发生在明朝年间,天宝村有一老汉,人称刘老汉,心善人好就是穷,邻里没少帮衬他,两年前隔壁李寡妇特意送给他两只鸡,鸡下蛋,蛋生鸡,久而久之靠着一群鸡,刘老汉也吃穿不愁. 为此,刘老汉没少拿鸡蛋感谢李寡 ...

  • 民间故事商人因生意失败,无法偿还邻居的钱,两人闹到了衙门

    古代,有个商人向邻居借10两白银去卖扇子.可这年天气凉爽,囤到五月扇子还卖不出去,一半发霉.邻居前来讨债,商人无法归还,二人闹到衙门.没想到,县令只让商人拿来10把发霉的扇子,一个时辰后皆大欢喜. 这 ...

  • 民间故事:卖油郎好心救下花魁,没想到,后来两人竟成了一段佳话

    一个姿色倾国倾城的花魁,被当地的纨绔子弟当众羞辱,这时一个卖油郎出手相救.没想到后来她竟和卖油郎成就了一段佳话,还因此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父母.可算得上是无巧不成书了! 宋朝靖康年间,汴梁城郊外住着一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