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朝圣”记

出于对孔圣人的敬仰,那年的春夏之交,我随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一行,赴山东曲阜考察学习儒家文化,探访中华千百年来主流文化的发源之地,修习传至世界的东方主流文化的核心智慧。睹大成之雄伟,闻儒学之不息。

那天,我们一行在青岛吃完午饭,随即乘坐大巴车前往曲阜。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于傍晚时分到达曲阜,下榻在曲阜政府附近的锦江之星酒店。由于前一天去了登泰山,比较劳累,为此领队没有安排晚上的活动,让大家放松休息。几个同伴相约一道去逛曲阜的夜市,我们品尝了一些曲阜美食,如香酥煎饼、七巧豆腐、烤花搅鲑鱼等等。我在一间旧书店买了几本有关孔子的书籍,带到房间略读了一遍。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曲阜因孔子而享誉全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他的经言典训闪耀着万丈光芒。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人可以载道”,曲阜因为有了孔子,而名声鹊起,名扬中外,来曲阜“朝圣”的人络绎不绝。

孔圣人的故事,我通过书本、电视等渠道其实知道的挺多的了,可之前没有来过曲阜,这次一朝亲临现场,还是多少有所感动的。这里在每天早八点举办盛大隆重的开城仪式。整个仪式依照孔子《礼记》上的描绘安排的。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来到曲阜大门前等着开城仪式。不一会儿,古老的万仞宫墙,钟鼓齐鸣,乐声阵阵,旌旗飘动,显得愈加沧桑威赫。在万仞宫墙广场上,以展现孔子六艺、表达圣城好客之情的开城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将小广场围得水泄不通,人头攒动,游客纷纷举起照相机留下这难忘的瞬间。整个仪式,舞蹈和音乐的编排都不错。开了城门,我们便按着套票的顺序依次游览,我们在孔府、孔庙、孔林是蹭着导游走的,三孔联票价格是每人一百五十元,但如果你能够在十分钟之内背出《论语》任意二十条,且不出错,便可凭一张证书换取门票,免费参观。这是一个不错的措施,鼓励人们多多学习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当中有牛人试了一下,结果成功了,不过这票对我们都没有什么用,因为我们已经购买了团体票,只能当作纪念品收藏了。

三孔之中当然以孔庙为核心,孔庙是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孔庙是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庞大建筑群,面积之广大,气魄之宏伟,时间之久远,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它凝聚着历代万千劳动者的血汗,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孔庙与南京夫子庙、 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每年祭祀。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溢加封,同时扩大祭祀他的寺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进入庙门之前共有四道牌坊需要走过,分别是金声玉振,棂星门,太和元气和至圣坊。这些牌坊的典故都出自《论语》,无不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程明道说:扩充得去,则天地变化,草木蕃;扩充不去,则天地闭,贤人隐。我认为是对儒家“合天人之道”最生动的诠释。

走过圣时门,便正式进入大庙里了。走进庙门向前走过玉带河,眼前有一道醒目的石碑立在你的眼前,上面写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可见其庄严肃穆,和人们对孔子的崇敬之情。正前方的大门名叫“弘道门”,名字取自《论语》中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知不觉已经走过四进门了。

庭院建筑雄伟,红墙,黄瓦,绿树交相辉映,显示出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此后的主要建筑世奎文阁和是三碑亭,奎文阁两旁古木参天,绿树葱容,其中有一颗古树下方立一石碑,上面写着“先师手植桧”,相传孔子生前在此手植三颗桧树,仅一颗存活至今,就是这颗。孔庙的核心区大成殿的院落。大成殿院落由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及东西两庑组成。与北京故宫太和殿和泰安岱庙天贶殿齐称东方三大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中心,金碧辉煌,规模宏大。殿里高悬着康熙题写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写的“斯文在兹”,供奉着孔子塑像。由于游客不能入内参观,我只能站在门口望着孔庙的孔子像,恭恭敬敬地作了三个揖。大殿四周廊下环立二十八根雕龙石柱,且均以整石刻成,尤其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彩云之间,气势不凡。十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这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据说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可见其建筑风格模仿与皇宫,反映出国家对儒家学说,尤其是对孔子的敬重。宋朝吕蒙正有文赞道:"缭垣云矗,飞檐翼张。重门呀其洞开,层阙郁其特起......”在孔庙,儒家文化的底蕴早已同凝重的庙宇、碑林和高耸入云的古树一起镌刻进无垠的历史时空。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随着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确立,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孔子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其嫡系后裔世袭“衍圣公”的爵位,得到社会的敬慕,也日益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孔府的大门,气宇轩昂,正门上方悬挂醒目的“圣府”二字大牌坊。因为孔子被世人称作“孔圣人”,而孔庙则是孔子后代的子孙居住的地方,故名。然而巍峨的大门最显眼的还不仅在于此,它的门上有一对联,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联的“富”字无头上一点,寓意“富贵无头”;而下联的“章”字一竖连通上下,“章”字中多了一笔,寓意“文章通天”,如此巧妙的设计,遂成为天下著名“错别字”之一。这正是孔府无上尊荣的写照。东路陈列有皇帝的御碑楼,西路以礼乐学堂为主。中路前部为官衙,共设三堂六厅,最有名的就是坐落在偏厅的一座长木椅,名叫“阁老凳”,又叫“冷板凳”。相传当年明朝有名大奸臣严嵩,因害怕朝廷追究,来到孔府求情出面,被孔府家人拒见,便在此长凳上坐上了三天三夜,以等待接见,“冷板凳”的典故变来源于此。整个府第处处充满的《论语》里的家训,孔子主张“君子予以义,小人予以利”,于是在内堂深处设一巨大的“戒贪图”屏风以警示子孙后代。每一处细节都蕴涵了极为丰富的古代中国思想和文化特色。

相比较孔府和孔庙,孔林相对远一些,孔林位于曲阜古城北约三公里处,从孔府出来向北行走穿过曲阜古城的北门大约需要二十多分钟时间。我们乘坐大巴车只花了十来分钟便到了。孔林人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后代的墓地,也是中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群和人工园林。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

孔林有几分空灵和幽寂,进入孔林大门,映入你眼帘的便是一大片一望无际的茂密的树林。远远近近都开满了一种不知名的浅紫色小花,古树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无数墓碑,近处的可以根据碑上的名字判断辈分。也有不立墓碑的,只是微微起伏的土丘,一样覆满野花。“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十万多株。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树林深处就是享殿,穿过享殿走过一条长长的神道,便来到了孔子的墓前。一代宗师孔子就长眠于此。孔子的墓很平常,就是一个长草丰茂的土堆,墓碑上显赫地写着“大成至圣文宣王”,王的一竖很长,背墓基挡住,以便后来帝王朝拜时“王不见王”。孔子墓前立有一大一小两通石碑,大碑上刻有“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小碑并列大碑后,刻有“宣圣墓”三个字。我在孔林的孔子墓前,心存敬意地拜了三拜。

墓碑旁边有一矮房,房门前立一碑,上面书写“子贡庐墓处”。子贡是孔子的七十二得意门生之一,孔子逝世后,它的其他门生在三年守墓期满后纷纷离去,只有子贡留了下来,又为夫子守墓三年,前后共计六年才离去,可见其对恩师的尊敬。“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其中有李东阳、翁方钢、何绍基等大家的碑刻,艺术价值很高。

心披蝶般的羽翼,轻灵地穿梭在曲阜,美轮美奂的酒店、古色古香的殿堂楼阁、历代的碑刻、参天古树、自由飞翔的鹭鸶是曲阜最美的剪影。在曲阜逗留了两天,参观了孔庙、孔府,朝拜了孔林、尼山。所到之处,宫墙肃穆,楼台庄重,古柏参天,幽深雅静。这走过的一道道门一座座殿,像是让我们穿梭在一个个朝代,一段段历史之中,感叹我们自己历史的悠长和变化; 看着如此规模的孔府、孔庙,不由得感慨经历这么多的战争和改朝换代依然延续至今,儒的作用已经不是简单的教,而是作为一种类似于宗教的形式存在了。 置身曲阜,时刻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文明的凝重,催人沉思,令人感慨。心中的感受跟司马迁一样,正是“祗回留之不能去”。从司马迁到现在,又两千一百多年了,孔子的嫡系后代已经繁衍至七十九世,而孔子的地位依然隆崇,世界上哪一个帝王的家族可以与之相比?孔子的学说仍然流行,又有几个哲人的学说可以与之相比?孔家至此已强盛八十多代,彻底颠覆了富不过三代的习惯性思维现象。孔子不是神,也不是教主,甚至不是领袖,当然也更不是统帅,他只是一个教师,是中华文明的教诲师,是人类理性的启蒙者之一。

孔圣人在生四处碰壁,甚至于到了穷途末路之境,但是他却用孜孜不倦、执着的信念,以他的儒学文章,成就了万世师表、万人敬仰的伟业。他周游列国,博百家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这些经典著作被人们称之为“国学”。吾辈也曾略读过其中一部分。曲阜“朝圣”之旅,让我们遵圣人之道,修正自我、净化身心,感受多多。美心修德,尊仪明礼。在孔子故居通晓儒家仁义精髓,聆听儒家声声仁爱之语,阔达人生渺渺感悟之智。

孔孟论语之仁义,修齐治平;老庄秋水之逍遥,无悔江湖。吾辈追前贤身影,拜圣贤为师,学圣贤之道。在曲阜这里“朝圣”,目睹的是:变化与悠长的历史,不变与深刻的思想,融合在此。感受到了这里的一砖一瓦所蕴含的人文气息,触摸了智者先贤凝练出恒世真理的质朴之地。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也使我的人生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0)

相关推荐

  • 山东旧影:20世纪20-30年代东方圣城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景象

    山东旧影:20世纪20-30年代东方圣城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景象

  • 走进曲阜“三孔”感受文化魅力

    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首创儒家文化,而其子孙后代也在此生活繁衍,传承着孔子的文化思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曲阜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而在曲阜浩瀚的文物古 ...

  • 金声玉振,天之木铎——访千年儒根,感万世教化

    导言 著名的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了解历史,并不是为了以史为鉴,因为时代在发展,过去的经验不一定能解决当下的问题:了解历史,也不是为了知"歆惧",因为历史不 ...

  • 【醉翁专栏】屈建修:“三孔”游记

    [内容提要]"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建筑艺术.碑刻书法艺术的殿堂,是儒家文化的根所在地,承载着历史,传播着中华文明.一九九二年腊月的齐鲁大地之行,源于全国书法大赛的颁奖活动. ...

  • 【西南作家•散文】张丹红/曲阜三孔

    西南作家·游记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 ...

  • 【征文大赛075】 孔子故里行

    <文艺众家>"心中有座城"征文 孔子故里行 包作军 鲁国故都曲阜,以其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而蜚声中外.山东向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说法,圣人即孔 ...

  • 陆文三 | 川西朝圣记

                川西朝圣记 我把川西之行称之为朝圣,是因为稻城亚丁是蓝色地球上最后的一片净土,那里有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和五色海.牛奶海.珍珠海三个圣湖.还有由众多河流.湖泊和高原 ...

  • 曲阜朝圣 —— 孔庙(一)

    曲阜,可以看做是华人文脉的真正的发祥地.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中国遭受那么多的兵燹灾难,孔子的地位在两千多年一直是崇高无比的.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元)封孔子号 ...

  • 曲阜朝圣 —— 孔庙(二)

    孔庙始建于春秋,历经两千多年历朝各代近百次增修扩建,至明清时形成现在的规模.孔庙南北长约1300多米,东西宽150多米,占地140000平米,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于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与故 ...

  • 曲阜朝圣 —— 孔庙(三)

    中国古代见诸于文字的传承方式除了书籍(包括甲骨文.竹简绢.纸写本和印刷书籍),另外的传承方式就是青铜器的铭文和石刻碑文.石刻的碑文相对于书籍而言,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但由于风化原因,露天碑刻保存时间也 ...

  • 曲阜朝圣 —— 孔府

    孔府,是衍圣公府的简称.衍,通"延",音yán,是绵延的意思,引申为衍嗣.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 ...

  • 曲阜朝圣 —— 孔林

    山东曲阜有"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本人公众号前几期刊出了游孔庙和孔林的4篇拙作,这篇是最后山东一篇. 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1.5千米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 ...

  • 郭钟才||曲阜朝圣

    曲阜朝圣 文/郭钟才 曲阜"三孔"万仞宫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们对孔子有了更加客观.公正.全面的认识.孔子作为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以及儒家 ...

  • 曲阜记

    -1- 驱车奔曲阜而来,高德地图报称560公里.说实话有点怵,头几年有一天从北京一早出来去威海,遇到大堵车,竟然连续开了18个小时! 并没有猝死. 但近一两年不行了,行前与冠心病突然发生遭遇战,然后打 ...

  • 西藏朝圣行记之2-行持

    李人毅推荐 人有了信仰,也就等于是有了灵魂.因为有信仰,灵魂才有归宿.信仰是什么,应是值得仰望的信念.世上有许多让人顶礼膜拜的神坛,沒有一个不是用真善美构建的,离开这个座基,信仰就会迷失自我. 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