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汉字“二次简化”,不少人姓氏由此改变,看看有你的吗?

名字是我们每个人的代名词,它是由姓和名组合而成,其中名字是父母的馈赠,而姓氏则是由世代相传得来。人们常说“百家姓”,这并非是说我国现存的姓氏仅有百余个,实际上我国目前收录的姓氏已经多达上万个。

而这些姓氏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存在,而是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产生。姓氏和汉字的发展息息相关,很多姓氏就是在汉字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被人们创造出来的。

汉字是我国比较典型的传统文化,其中汉字也是人们公认的最难书写的文字,过简化之后的汉字其实已经相对简单了。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依旧在使用未曾简化的繁体字。

繁体字书写起来更加困难,并且很多字都比较生僻,很多人或许都从未见过这些复杂的繁体字。

我国的汉字共经过两次简化,但是第二次简化以失败告终,很多姓氏还因为汉字的第二次简化而被改变,看看有你吗?

一、汉字会导致中国灭亡?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很多接触过新思想的人逐渐开始反思,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名叫钱玄同的人还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

在他们看来,正是汉字的存在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只有尽快废除汉字,学习西方的26个字母,才能赶上时代的潮流,才能降低当时的文盲率。

此外,鲁迅先生也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过要废除汉字的观点,他倡导使用白话文,并且要简化汉字,改用拼音。

其实这样的想法我们也可以理解,那时候大多数人都还在用毛笔写字,不得不说毛笔字很难写,要想写好毛笔字就得从小开始练习。

并且当时人们使用的汉字依旧是繁体字,用毛笔书写如此复杂的笔画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人就认为汉字是阻碍人们接受教育的障碍,只有废除汉字之后,才能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教育。

事实上废除汉字这种已经流传上千年的文化并不现实,人们的思想麻木愚昧也并非是因为没有接受过教育。而是当下的社会环境如此,人是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动物。

那时候读书其实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的活动,贫苦人家的父母没有心力将孩子送去学堂上学。若是废除原本的汉字而学习全新的语言,只怕是会适得其反。

二、汉字的简化是时代的必然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有简化汉字的意识了,只不过当时颁行的文件存在很大争议,撤回之后又恰逢战争爆发,于是简化汉字的计划就被迫告一段落。

真正意义上开始简化汉字的时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次简化汉字的运动依旧遭到不少人反对,他们认为简化之后的汉字会失去其原本的韵味,不能很好的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好在这次的简化运动得以坚持下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各个方面的人才。

汉字简化之后无论是书写还是记忆都变得相对简单一些,这样可以增强人们学习的信心,也能够给学生们减小一些压力。

简体字推行开来之后,国民的阅读能力和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并且简化之后的汉字,也深受人们欢迎。

虽说简体字普及范围很广,但是政府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认识一些繁体字,这样文化才不至于出现断层。

三、“二简字”的推行,导致不少姓氏受到影响

“一简字”推行成功之后的一段时间,政府便准备继续推行“二简字”,即将已经简化过后的字词再次简化。

若说第一次简化汉字是时代的必然,那么第二次简化汉字就是多此一举。因为当时“二简字”并没有特别的标准,单纯的为了简化而简化,毫无规律可言。比如将“酒”简化为“氿”,“葱”简化为“茐”等等。

再者因为“一简字”的推行比较成功,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虽说“二简字”推行之后,很多主流媒体也已经将字体改为“二简字”,但是简化过度的汉字反而会影响人们的阅读。

况且当时很多芯片都是用“一简字”编辑而成,若是全面推行“二简字”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重新处理这些程序。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最终“二简字”被废除。

虽说“二简字”被废除,但是很多姓氏却因此发生改变,比如将“溥”简化为“付”,将“阎”简化为“闫”,将“蓝”简化为“兰”等等。

“二简字”废除之后,很多家族都变成了两个姓氏并存,久而久之便流传下来,再也改不回去了。不知道你的姓氏是否在其中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