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承久远的食肉习俗

作者富察宝仁 吉林家谱

满族饮食俚俗

古往今来为,饮食俚俗是一个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现象。正如中国古代先哲所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固然是维系人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现象。一个民族饮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始终都反映和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社会进程和文明程度。满族的饮食俚俗文化即是如此。

史载及考古发现证明,满族的先民五六千年以前便已养猪,食其肉,衣其皮。但是,零星地养几头猪怎够满族先民食用呢?当时,人们依赖的还是打野兽、捕鱼为生。故而,传承下来许多做肉菜、鱼菜美食的方法。

昔年,满族先民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期走出之后,最早的食肉方法是烤制肉食。故此,传承下来烧烤鹿肉、烤兔肉、烤鱼、烤鹌鹑、烤灰鼠、烤小猪、烤全鸭、烤全羊等几十种烤制食品,亦因此之故,清代有俗话:“ 满菜多烧烤,汉菜多羹汤”。

辽金时期,女真人受东胡系的契丹人影响,也认为养羊不错,不用喂饲料放之山林便可,还可以有肉吃。故而,满族人自辽金时期以来便已盛行养羊吃羊肉。许多人只知蒙古人、回族人喜吃羊肉,却不知满族人千年以前便也以养羊、食羊肉而著称关里关外。蒙古人吃羊肉多以烤羊、煮羊、手把肉为主,满族人羊肉的做法吃法则很多且很讲究。

早在金女真人时,女真人受汉族人的影响对羊已是食不厌精,除烧、烤、煮、炖、炒、煎等做法之外,还有一种连皮带肉一起烹制的“潜羊”甚是有名,乃招 待 贵 宾 之 食 物 。流 落 关 外 金 国 的 宋 臣 洪 皓 ,归 宋 之 后 写 的 纪 实《松 漠 纪闻》云:

(女真人)凡宰羊但食其肉。贵人享重客,间皮以进,必指而夸曰:“此潜羊也”。

宋金时期,有种美食叫“女真蒸羊眉罕”更是有名。此美食深受汉族饮食文化的影响用辅料很多,加工精细,温火慢烘,有些类似今之烤全羊。《事林广记·饮馔类》称其“女真蒸羊眉罕”,其制作方法是:

用连皮去毛羊一口,去头蹄,肚打入葱、椒、地椒、陈皮、盐、酱、酒、醋,加桂胡椒、红豆、良姜、杏仁为细末,入酒醋调和匀,浇在肉上。浸腌一时许,入空锅内,柴棒架起,盆合泥封发火。火不得太紧,斟酌时分,取出食之,碗内另供元(原)汁。

清定鼎北京之后,满汉文化的融合日益加深,满族人虽然食肉的饮食习惯未变,但由于饮食理念的变化、物质条件的丰富等原因,满族在保持传统特色的沙林(肉酱)、西叉(肉糜)、苏拉莫(肉条子)等肉食基础上,又有了许多的创新改进一直传承至今。

满族的肉食除了人们熟悉的桑卡(烤肉)红焖肉、红烧排骨、烀肘子、糖醋排骨、锅爆肉、炒肉丝、炒肉片、炒肚条、炒肥肠、炒腰花、熘肝尖、白肉血肠、酱煮小肚、炸里脊、猪皮冻、小鸡炖蘑菇、炖鸡、炖鸭、炒鸡块、鸡血糊糊等之外,还有许多并不被人们所熟悉的肉菜制品,像手撕猪肉(又称“手扒肉”“ 拆骨肉”)、凉拌排骨、烤小猪、梳背儿肉(又称“扣肉”)、虎皮肉(又称“大方肉”)、白煮口条、猪头糕、烧猪尾、清蒸人参鸡、山胡萝卜炖鸡、软炸鸡、铁锅大鹅、铁锅老鸭、脆皮丸子、珍珠丸子、漂汤丸子等等。

满族还有一些肉食美味佳肴传承久远,但今天已很少有人知晓了,因此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现简述如下。

“女真大盘肉”(又 称“ 片 白 肉 ”“烀白肉”)。是将五花三层的新鲜猪·肉切成三四寸宽、长一尺的大方肉,放入大锅内加清水、山葱、山蒜、山花椒、大料慢火煮熟捞出。趁热切成薄片,整齐地码放在大木盘中。其旁边左右放盘酱、清酱各一碗,还放有新鲜的葱、蒜、小根蒜、香菜、白菜心等佐餐的菜蔬。吃时,人们吃着“片白肉”,选自己所喜好的葱蒜等蔬菜蘸酱而食,十分解馋过瘾。

除了五花三层的猪肉,还可以烀猪头片着吃,称“片猪头肉”,还可以烀猪肘子,称之“片肘花”。

“烤小油猪”是将嫩小的乳猪整只进行烘烤。具体做法是将小乳猪收拾干净,先里外抹上苏子油及芝麻油。然后将山花椒、山葱、山蒜、姜泥与酱油、盐、糖、米儿酒等调制的调料汁,将乳猪里外涂抹均匀。之后,用宽大的白菜叶子将乳猪包裹起来,用苇草捆扎起来,再用黄泥把乳猪包好,放在柴木上用文火烘烤一夜。

小油猪烤熟之后,用木槌轻轻槌打泥壳取出烤猪。然后,将一把小山葱、山蒜放入烤猪腹肚中,再在猪身上刷些芝麻油。于是,一道金黄色、油亮亮、香气诱人的烤小油猪便制作完成了。小油猪用大木盘上桌,人们各自用随身佩戴的解食刀割肉,配以桌上新鲜的山葱、山蒜、香菜、白菜及清酱、盐而食,堪称满族一品美味。

烤小油猪原是满族天祭、火祭的供祀之物,供祭之后人们聚而食之,称之“与神同享”。人们觉得此种烤小油猪味道甚好,于是精细加工之后摆上了满族人的餐桌。追溯得更遥远一些,烤小油猪应是传承于数千年前,乃满族先民无锅或烧锅时期的美食。

烤小油猪的方法,早年间满族先民还常用来烤制野鸡、鹌鹑、山鸽等美食。清王朝定鼎北京之后,烤小油猪也随之进入了宫廷之中,成了清宫御宴中的“烤乳猪”“挂炉猪”。

满族有几千年的“养豕(猪)、食其肉,衣其皮”的古俗传承至今;满族的“烤小油猪”“ 烤乳猪”“ 挂炉猪”因色、香、味、形俱佳,有清以来便风行关里关外、大江南北,为满汉等各族之所爱,已是誉满华夏的中华美食。

坛肉、晾肉、锅贴肉

满族是中国北方的渔猎民族,早年肉食曾是满族先民的主要食品。故此,也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山野粗犷特色的烧、烤、焖、煮、炖等,充满关东风情的饮食特色,其所食的肉也是随猎而食、样样入餐。

清大学士阿桂等“奉敕而撰”的《钦定满洲源流考》,记载金女真皇帝阿骨打御宴的场面:

金主聚众将共食,则于炕上,加匕其上,列以薤韭、长瓜,皆盐渍者。别以木碟盛猪、羊、鸡、鹿、兔、狼、麂、獐、狐狸、牛、马、鹅、雁、鱼、鸭等肉,或燔或烹,或生脔以芥蒜汁清沃,陆续供列。各取佩刀,杂切荐饭。食罢,方以薄酒传杯而饮。谓之御宴者亦如此。

自辽金时期以来又是千载,满族喜食肉之俗未变,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各种肉的做法已是越做越精致了。下面略选几样简述以窥豹一斑。

“坛焖肉”是满族的一种传统美食,其做法很简单。其实,满族的美食早年都比较简单,只是后来清廷的皇王贵胄住进了北京城,追求起了食不厌精,才慢慢地在传统的基础上讲究了起来。

坛焖肉又称“坛子肉”或“坛肉”。取新鲜的五花三层猪肉,切成一寸多见方的肉块,先在油锅中加红糖进行翻炒至金黄色。然后,加入葱段、蒜、姜片再煸炒出香味,之后,加入花椒、大料、桂皮、清酱、盐、白糖、米儿酒、高汤等调料。煮开锅后将肉及汤汁倒入小瓷坛中,上盖一小碗,内放少许小米及水用文火煨烧。待碗中的小米熬成粥状,坛肉也煨焖熟了。

坛焖肉为原汁原味,肥而不腻,由于它浓香酥烂,所以深受老人、病人和孩子们的喜爱。坛焖肉也传承久远,应为早年间满族铁锅很少而多用瓦罐瓷坛之时的美食。相传,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非常喜食坛焖肉,猎得狍、鹿、盘羊、山猪之后,常命厨人用坛焖制作而食。据说一做便是十几坛,赏与随行重臣同享。

“酱肉”。满族的酱肉,是将五花三层的猪肉切成半尺见方的肉块,加入葱、姜、蒜、大料、花椒及清水烀熟。捞出后凉凉,放入家中的盘酱或豆瓣酱坛中,五六天后便可食用了。满族有常年吃酱的习俗,常讲:“ 离开咸菜瓜子、磨盘酱,吃不下饭!”喜好的就是大酱的这个味儿。酱好的肉,肉中已浸满酱香,刮去表面的酱便可以切成片上桌吃了。而酱过肉的大酱也有了浓郁的肉香,可谓一举两得。

应该说满族从酱缸中捞出的肉,才是真正的“酱肉”!

“晾肉”。满族的晾肉,是将杀猪时吃不完的里脊等鲜肉,切成薄片进行晾晒风干以利保管,即是一种风干肉。晾肉起始很早,狩猎的满族人打到狍、鹿、山猪等野兽后,便将吃剩下的肉切成薄片晾干保存。

吃晾肉时要先将其用水浸泡一下,以使晾肉发软,然后切成细丝,放入油锅中翻炒。之后,放入葱、姜、蒜及花椒、大料、白糖、清酱再翻炒片刻,最后加入鲜肉汤文火慢炖。待汤将干时晾肉也熟了,淋上些芝麻油便可以出锅了。烧晾肉的特色是肉色紫红,咸中带甜,很有嚼头儿口感,越嚼越香回味绵长,是满族人喝酒的一道美味肉食。

“咸腊肉”。满族的咸腊肉与南方汉族等民族的熏晾腊肉不同,是将猪腿肉或五花肉,切成一二斤重的方块放入坛子中。然后,用烧开水化盐,待盐水凉凉之后倒入坛中,浸过肉块即可。腌咸腊肉有两点须注意,一是盐水要有一定的咸度,二是腌制或取食时不可带进生水脏物。不然,肉会容易腐烂变味不易长久贮藏。

满族腌制的咸腊肉,一般是在过年前杀猪时腌制,以备第二年没肉时吃。咸腊肉可以吃一年,满族人春天用咸腊肉炒白菜、蕨菜、山芹菜、猫爪子,夏天用咸腊肉炖豆角、炒辣椒、炒黄瓜,秋天用咸腊肉炖土豆、炖萝卜、烧茄子都非常好吃。尤其是冬天用咸腊肉掺鲜肉一起炖酸菜、粉条,更是既汤汁鲜美又可解酸菜的酸味,使菜酸香可口别具风味。

满族是狩猎的北方民族,有许多吃肉的做法都传承久远。“ 烤肉”应该是传承最久的吃肉做法,人类走出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期,取火用火是最早的人类文明表现之一。烤肉满族称之“桑卡”,是满族的传承久远的美食,一直跟随着这个民族走过几千年的时光。

早年,满族人狩猎在山林中,打到什么野兽就地便先生食心肝、喝血,称之鲜美壮丽。然后,生起火来割取兽肉烤食。所以,满族的烤肉与蒙古、汉族等民族主要是吃烤羊不同,而是什么走兽飞禽都可以用火来烤。故此,在满族的传统美食中,除了烤全羊、烤羊肉之外,还有烤小油猪、挂炉猪、挂炉鸭子、烤鸽子、烤山鸡、烤鹌鹑等。这些烤制肉食还进了皇宫大内,成了皇家御宴食品。

早年,满族的“烤鹿肉”甚有名气,是满族人的常食之物。满族是信仰万物有灵萨满教的北方民族,每年每月都有祭祀礼仪,有的规模大,有的规模小,有的是家祭,有的是野祭。满族以穆昆(部族)或以哈喇(姓氏)为单位,举行的祭天、祭江、祭柳或火祭、雪祭时,鹿血、鹿肉都是不可或缺的祭品。祭罢,人们便在野外喝鹿血、吃“天火肉”(野外的篝火)烤鹿肉,谓之“与神同享”吃禧肉。

“燎毛猪肉”,原是满族祭祀时敬神的祭品,后来逐渐也成了他们的一种特色美食肉品。燎毛猪又称“烤皮猪”,是将猪宰杀后不烧水烫皮褪毛,而是用柴火烧燎猪皮。在猪毛燎净、猪皮呈焦黄状时,用水冲洗刮净猪毛。这种燎毛带皮的猪肉,烧、煮、熬、炖都有一种焦香味,与去皮猪肉味道截然不同,深受满族人喜爱。

“锅贴肉”,是既古老原始又独具狩猎民族的饮食特色。锅贴肉,满族又称之“石贴肉”,是早年满族森林中狩猎时野餐的一种吃法。石贴肉不用锅,是找几块大石块,用三四块放在下面呈中空状,支起上面一块大石块(最好为板状),在大石下面烧火将石烧成滚烫。这时,把兽肉切成薄片撒上盐面儿,贴在炽热的石上烤熟而食,充满了浓郁的原始风情。

清王朝定鼎北京之后,王公贵胄们已不吃这种原始做法的“石贴肉”,而是将铁锅烧热,将兽肉贴在锅上烤 制 ,故 又 称 之“ 锅 贴 肉 ”了。而留守东北地区的满洲八旗旗民,在森林中狩猎时无锅还常吃此食物。

早年,满族人是舍不得将珍贵的铁锅烧干做锅贴肉的。在大铁锅炸裂之后,人们又舍不得扔掉,于是纷纷废物利用,用铁锅碴子烧热后做锅贴肉吃。肉吃完之后,人们便用锅贴肉烤出的油在铁锅碴子中添上汤,再加入酸菜、豆腐、青菜及粉条煮炖。守着破锅碴子吃锅贴肉,然后再吃酸菜、豆腐等解油腻,之后再喝汤。大冬天的这一套美食下来,人人是一饱口福、心里热乎乎的,脑门子冒热汗。

原始的真正石头烤制的石贴肉,改进而形成了锅贴肉,又被人们废物利用改进成了破锅碴子贴烤肉,而且是有肉有菜、有干有稀,于是满族人又给它取了个名称,叫“破锅铁”或“锅铁”。

闯关东的汉族人来到东北,生活都比较拮据,铁锅坏了也都舍不得扔,人们都学满族人用破铁锅碴子来做“锅铁”吃。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古老原始的石贴肉,以及其发展而来的锅贴肉、破锅铁竟成了关东美食。

那“破锅铁”,在满族人聚居的吉林等地甚是风行。许多汉族人及游人旅者,都想品尝一下满族这传承久远的“锅贴肉”和“破锅铁”。

满族文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