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嗅蔷薇者,心必有猛虎。不避之,御之
坐在本源体育场内,等待校长宣布毕业那一刻的到来。
本源体育场由校友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捐资建造。“本源”取自正本清源、追本溯源之意。
这一刻,没有特别的兴奋,因为心中早已坚定:只要你往前走,它迟早会到来。
瓜熟蒂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不是,那意味着还没有成熟。
就如“本源”之意,我在想自己未来是不是也该、也能饮水思源呢?
校长发表了以“尊重”为主题的演讲,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位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次经历以及这些经历所带来的痛苦或喜悦。最重要的是,尊重折射出的是责任、是担当,是实事求是。
这些字句,我是听进去了。
这或许是以大学为主题的最后一篇文稿,带着一份内心的坚定与执著,写下自己的所感。
谢谢
当我们说谢谢时,说明我们得到了帮助;当别人对我们说谢谢时,意味着我们也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这二十几年来,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或记得的,或不记得的。特别是大学这几年。
不过,大学校园里留下最深的,是图书馆的浩瀚世界。在这里,我可以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以找到心灵的共鸣者,可以畅游古今中外.....
校园外,共致良知的朋友,共向善向阳的朋友给了我一次次的鼓励与帮助,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从这些朋友的身上,我读懂了我自己,也想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
这些要感谢的人,可以在A4纸上写几大页,但我觉得没必要,因为我明白,把这份温暖与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才是对他们最好感谢。
就如一朋友问,你会跟我们一起,用你的文字,影响更多的人吗?
我回答,这条路,一直都在。
我希望做得更多,但我也知道,我能做的,也只是一小点,它需要一群人的合力。
经常有人说“你好成熟啊”“你好温暖啊”......
其实,当一个人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有过一些痛苦的经历之后,他会有两种状态之一:
一是认为世界都是如此的恶,所以他选择或横眉冷对,或漠不关心。或多或少都有“别人不懂我,我也不想管别人”这样的心态。
第二种就是我在文章中常引用电影《芳华》里的一句话,“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一个人有多善良,他就有多被伤害;一个人有多温暖,他就经历过多寒冷,或外界,或内心。
因为当他真正的切身体会过这样的痛楚之后,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同理心。
正是由于体会到这一点,他才明白对于自己来说一点点的温暖、鼓励、帮助,对需要的人来说,或许就是雪中炭,雨中伞。
老师说,赢得人心者,方能赢得未来。
划破黑夜,一缕光足矣。
结合自身阅读、撰稿以及线上线下活动的经历,我切身地感受到:人们的内心,是极度渴望被唤醒的,渴望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向善向阳的朋友一起走下去。
也就是说,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一个“大我”,它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成就他人,渴望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以及看见。
“被看见”这一点,一些短视频团队运用得挺好,他们打的口号大致是“再小的个体,也能发声。”
这其中有做得非常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质量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互联网效应,可以把一个善放大十倍、百倍,甚至一千倍;
但一个恶,则可以被放大万倍、十万倍,乃至百万、千万倍。可想而知,充满错知错见、恶知恶见的言行对人的毒害是多么的深,这些人的背后,又将影响多少人?
校长说,这世界永远有好人,但也有坏人;有推卸责任之辈,也有勇于担当之勇夫;有阳光的一面,同时也有阴暗的一面......
因此,由尊重折射出的责任、担当以及实事求是,则给了我们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你要在保护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前提下,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如看见一个落水呼救之人,你首先要做的,是考虑自己会不会游泳,而不是立马跳进去。否则,你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对家人责任感的缺乏,对社会培养资源的浪费。
回想过往时光,一切恍如昨日,却又不是昨日。
记得在深夜里苦苦思索、寻找未来方向在哪里的自己;
记得第一次站在有几百名同学的课堂上分享,腿却没有发抖的自己;
记得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里,寻找一位心灵导师的自己;
记得凌晨两点还在敲代码,做设计的自己;
记得独自晨跑、夜跑挥汗如雨的自己;
也还记得曾陪喜欢的人参加学校800米比赛的自己;
......
每一段经历,都是突破;
每一次突破,都是成长。
如果不是前面的它们,也将不会有现在的我。
对于走过的路,唯有深深的感恩。
未来的路,我知道并不会很顺畅。但有一点可以保证的是:
此生,倾尽一个男人的全力,能俯仰无愧,既无愧于父母,亦不惭于妻儿子女,正大光明地行走在天地间。
细嗅蔷薇者,心必有猛虎。不避之,御之。
我们拭目以待。
2021/06/28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