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王吉妮娅 :评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王吉妮娅

书籍简介:

作者:赵毅衡

书名:符号学原理与推演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3-1

ISBN: 9787305079627

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消费社会》里谈到“人们从来不消费物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1]]在此意义上,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未必是对商品本身的消费,而转成了符号消费、意义消费。正如赵毅衡老师在其《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所言“文化变型加速,社会的符号活动空前活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出现了'符号满溢’”。人的生活浸透在符号之中,符号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符号与当代生活到底有多紧密的联系,所谓的当代符号危机有哪些特点,我们又该如何理解“符号学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总方法论”[[2]]?这本《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能够让我们一窥究竟。该书通过生动的语言及大量详实的例证对符号学整体架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书除引言之外分为上篇原理与下篇推演,共十八章,上篇主要介绍符号学相关概念,下篇则对此进行了延伸与扩张。唐小林称“赵毅衡的《符号学:原理与推演》,提出并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新的符号学论题,诸如潜在符号、元语言集合、解释漩涡、理据性滑落、虚构中如何述真、异化符号消费等等,拓宽了符号学论域,丰富了符号学理论及其应用。”[[3]]作为符号学初学者,此书可谓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不仅帮助我迈进符号研究的世界,同时也让我对艺术鉴赏有了新的认识。囿于学识,短时间未能完全读懂,下面将结合个人读书笔记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谈谈我的思考。

一、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

作者在引言中便为符号下了一个清晰的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同时,他还认为符号与意义之间是“锁合”关系,“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由此得出符号学便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

传统定义之下的符号为“一物代一物”,赵老师从翻译、非“事物”及空符号三方面对此定义发出疑问并提出“任何物都是一个'物—符号’双联体”,最为巧妙的是根据“物源”将符号分为三类,即自然物符号、实用意义符号及艺术意义符号。书中以石头为例,准备打混泥土地基来自卵石的使用性,赠送好友的雨花石体现了符号的实用意义,单纯欣赏石头之美则为艺术意义,由此引出符号的降解。从石头的例子不难得出,物既可为具有使用性的实物,也可通过“符号化”可使其意义生成与增加,或是通过“物化”让符号载体失去意义,降解为使用物。物—符号—艺术三者并非固定不动,“符号化与去符号化,是可以上下滑动的标尺。”

本书接下来提到“符号泛滥”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而“符号泛滥”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符号—物朝着符号化方向发展。简而言之,那把符号化与去符号化间上下滑动的标尺剧烈朝着符号化方向滑动,是“符号泛滥”的表征,而本书第十七章,则着重探讨了当代社会由符号泛滥引发的符号危机,

该章已从学术讨论延展到社会文化生活,作者认为我们所面临的符号危机愈演愈烈,若不缓解这些有符号泛滥引起的矛盾,将威胁到人类生存。简单来说,期现代的社会控制方式来自于意识形态的控制,而后期现代社会“趋向于在元语言上控制解释方式”,与工业革命时期的形成的大工厂式的成产截然不同,当代社会受控于电子化与数字化,“以符号方式管理欲望符号生产”。我们所看到的奢侈品崇拜就是其中的一种,人并非为了实际的需求去消费,而是为了虚构的符号。作为集合化的符号——品牌,是“用符号提供荣耀感”,在媒体无孔不入地传播之下,人们逐渐与品牌之间形成链接,企业或是资本家借此达到对个人的控制,形成了“异化消费”。作者从符号学研究出发,重新审视一个过度符号化消费的社会将会面临的危机,他认为“在消费中,个人被'原子化’,从集团、阶级、社群联系上剥离下来,表面上个人的自主权增大,人的社会联系却被架空,产生严重的无助感,缺乏特定对象的'弥散性焦虑’。”这样一来,本书讨论的方面就不再局限于学界对此的研究,而延伸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呈现出开阔的视野。

回到符号学本身,本书在第四章对长期以来针对索绪尔的能指\所指两分法和皮尔斯的符号三元素之间存在的争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索绪尔把符号视为能指与所指的结合,能指是符号的可感知的部分,但何为所指,作者认为“此词失诸笼统”。若能指为可感知的部分,但所有的符号所指并非都是概念,比如桌上的那杯水,我们所要的就是具体的物,而非这个概念,于是本书弃用索绪尔的能指/所指两分法,而采用了皮尔斯的符号三元素的方案。

皮尔斯的三分式,比索绪尔的多了一元。索绪尔的能指,皮尔斯称之为“再现体”(representamen),即符号的可感知部分。索绪尔的所指,皮尔士一分为二,成为了“符号所代替的,是对象(object)”和“符号引发的思想,是解释项(interpretant)”。解释项的提出使得符号必须具有接收者,同时也强调了符号表意展开延续的潜力。具体来说,一是符号的发出者不是必要的,但必须拥有接收者,即“符号必须被感知,才能够触发符号表意过程”;二是“解释项是意义”,意义需要符号再现,也就是“解释符号的符号依然需要另一个符号来解释”,所以说“符号的意义本身就是无限衍义的过程”。接下来,本书从无限衍义,分岔衍义谈到了试推法,逻辑环环相扣,抽丝剥茧, 层层深入,而对于伪证主义则点到为止,为防止内容过多带来的累赘感。

二、在艺术欣赏中跟着“逼真性”走

第十二章“谎言与虚构”讨论在符号学中意义的“真值”,即符号传达是否表达发出者心目中的诚信。其中提出了“同意接受”和“拒绝接受”各类型,前者把表意述真,建立在三个环节的相应配合上,可以得出四个基本格局,后者接收者因各种原因,认识到此符号表意文本缺乏必要的认知价值,便拒绝接受该文本。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极端情况,即假戏假看型:作伪意图→不可信文本→不愿接受。作者对这个格局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传达双方都知道是一场表演,发送者是做戏,文本摆明是假戏,接收者假戏假看,所谓'不愿接受’就是假看,就是不接受文本的直接信息。”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小说、观看电影都是属于这个范畴。从符号发出者,作者在下一节谈到了在虚构中述真,这是艺术表现中最常见的手法。我们熟知的小说《一九八四》《了不起的盖茨比》《青木瓜之味》均采用了另外设立一个叙述者,作者本人跳脱出故事本身,如此和读者一起从故事中抽身而退,站在框架之外,从而取得虚构中述真效果。此时的符号接收者同样需要做积极的配合,即知道假但不戳破,非但不戳破还能沉浸其中,在接受态度上达成“虚实默契”。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符号发出者假扮一个人格,接收者也可分裂出一个人格,如此一来无论发出者怎么说都无不诚信的嫌疑,彼此都采用了虚设的人格来进行意义的传达。总而言之,“艺术不是一个真实的符号表意,而是一个'大家均知其假而一同暂且当真’的作伪表演”。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在看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时明知其为虚构,仍会留下悲伤的眼泪;在看库布里克的《闪灵》时清楚地知道这是电影而非现实,也仍然会被吓得瑟瑟发抖;观看诺兰拍摄的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因剧情里的小丑太过黑暗和真实而引起的社会恐慌。这也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框架虽为“虚”,但带来的情感体验确实实实在在的,“默契的双方之间,依然可以玩实的游戏”。

三、风格就是“对正常的偏离”

第十三章围绕“标出性”讨论了语言学中的标出性、文化研究中的标出性及标出性的历史翻转等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何为标出项?作者从符号学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标出”,并以此区别于语言学中的标记。书中写到“当对立的两项之间不对称,出现次数较少的一项,就是'标出项(the marked)’,而对立的使用较多的那一项,就是'非标出项’。”由此,可以明确以下三个概念:正项(非标出项)、中项(被正项携带从而不标出项)、异项(表述项)。我们常说的亚文化,可以被称之为“异项”,即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同样,艺术领域也存在着正项艺术与异项艺术之分。作者认为:正项艺术由正项美感激发产生,“一切赢得'正常’地位的符号,都可能给人美感……正项美感也能激发艺术,如此产生的艺术是正项艺术”;异项艺术则关注标出项。我们所熟知的抽象派,便是异项艺术的典型代表。这个经由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等发展而来的绘画风格,打破了由古典艺术所支配的美感和秩序。正项艺术代表着人人可感知的美感,这种美是“理所当然”,而异项艺术则对常规造成冲击,头长反骨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就曾说过:“超现实主义具有破坏性,但它只破坏它眼里束缚我们想象的枷锁。”

田野在《自我标出与他者收编:异项艺术美感的符号学考察》中提到“所谓自我标出,是指异项积极主动地远离正常项,而不是被动地被正常项所排斥”。自我标出不难理解,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与既有的观念为敌,并且致力于模仿流行的“庸俗”文化,形成了波普艺术的讽刺意义。若自我标出为异项艺术为自我保全而做出的与世界宣战的自愿行为,那么他者收编则是被动收入占传统地位的社会秩序中,即从异项走向正项。以亚文化为例,主流文化为抵制亚文化入侵往往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污名化,二是收编。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赫伯迪格提出了“收编”一词,“第一种:商品的方式。把亚文化符号(服饰、音乐等)转化成大量生产的物品。第二种:意识形态的方法。支配集团——警察、媒介、司法系统——对异常行为贴“标签”并重新界定”。对于亚文化的收编,同样适用于异项艺术。“对亚文化的两种收编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异项艺术,一方面是在于二者在其相关领域中都处于边缘位置——亚文化之于主流文化,异项艺术之于正项艺术;另一方面是二者本身的内在联系,亚文化要通过异项艺术来表达自己,如摇滚乐被反叛青年推崇备至,他们赋予摇滚乐以“反抗”的内核。”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章的最后作者提出:对立文化范畴之间不对称带来的标出性,会随着文化发展而变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并非固定,标出性的游走决定了正项异项存在反转。婚姻制度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例子,史前人乱交混居为正项,之后经文化改造后的出现婚姻,从走婚、对峙婚再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文化权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权威是由谁赋予,权威性是否坚不可摧等都值得深思。再者,“主流意见”的形成是自发还是策划?作者在本章提到传播学中的“涵化理论”对于“主流意见”形成的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电视的秘密,不是使受众观点变化,而是让受众不发生变化:中项价值观稳定,社会就会稳定。”反观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能够发现中项范畴越来越宽泛,价值观多元成为趋势,亚文化不断迭代就是文化多元性和丰富性的一个体现。

赵毅衡老师的《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融合贯通,深入浅出,以符号学为基础向外扩展,不仅涉及到国外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国内现象进行分析,大量实例取自中国传统美学和经典作品,不仅对符号学有充分的认识,还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人读的书籍、看的电影、听的音乐是他的精神外衣,不表现在生活中的审美观毫无意义,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更加通融的、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1]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7.

[2]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9.

[3]唐小林.石头不是石头才是符号——符号的起点:关于“物—符号”的一个讨论[EB].:符号学论坛,2011-6-23:

作者简介:

王吉妮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研究方向:传播符号学。

(0)

相关推荐

  • 皮尔斯符号学对当代艺术有何影响?有无符号与非符号艺术的区别?来听一下这场脑力激荡!

    (点击图片观看本期直播回放) 之前已经为大家推送了赵星植老师的主题分享,本期是四位专家学者的精彩讨论部分. 主讲嘉宾 赵星植 文学博士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副教授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成员 ...

  • 李昱坤:“批判”应该是艺术家情感介入时代的最好姿态

    文:李昱坤 一. 今年母亲节那天的闲暇时间,我打开朋友圈,一种常见的套路化的"过节气息"扑面而来.各种打着亲情牌的商品乃至艺术品让"母亲"这个词成了一个符号,符 ...

  • 孙琳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符号学知识溯源

    摘要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有深厚的符号学基础,他吸收了索绪尔.皮尔斯和卡西尔的符号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创造性地用于艺术史研究.从1927年<作为符号形式的透视>,到1939年<图像学研究 ...

  • 略谈草书及其学习

    略谈草书及其学习 文字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人们借助约定俗成的文字符号进行意义的交流.从语言的功用来说,文字符号只有被大家都认识了,才能成为人们彼此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工具.汉字发展到今天,篆.隶.楷.行. ...

  • 赵毅衡 | 艺术的拓扑像似性

    摘要 艺术符号文本的主导再现理据是像似性,即艺术文本与对象之间有像似式联系,这是艺术对自然的模仿本质造成的.实际上,艺术的像似性问题极其复杂,其中不可避免地混合了指示性与规约性.艺术的形象与描述对象之 ...

  • 罗兰巴特《显义与晦义》新版导读

    <显义与晦义>是罗兰·巴尔特(R. Barthes,1915-1980)的第三部"文艺批评文集".与他谈论文学方方面面的第一部.第二部和第四部文集不同的是,第三部文集是 ...

  • 赵毅衡 | 符号学第一悖论: 解释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

    符号学第一悖论: 解释意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 摘 要: 符号学是意义之学,而意义是意识与事物世界的关联.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难解之谜: 究竟是先有事 物,然后用符号替代它,还是先有符号,意义是符号的创造物? ...

  • 赵毅衡 | 分层,跨层,回旋跨层:一个广义叙述学问题

    摘 要 文章认为,叙述可以分层,而且必须分层,可以无限分层:在叙述过程中,人物可以跨界,从而形成无限循 环:但是叙述不可能产生自身,也不能讲述自身产生经过,如果出现如此现象,则是怪圈式悖论:在同一种媒 ...

  • ​赵毅衡|告诉我们,艺术不是什么

    1995年我收到邱振中<当代的西绪福斯>,这是一本精美的大画册,我给一位加拿大汉学家John Cayley看,他非常惊奇:"怎么中国书法家可以这样写?"他指着邱振中的一 ...

  • 访谈|赵毅衡老师《攻玉》杂志访谈实录

    赵毅衡老师是文新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他不仅有丰富的治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而且为人虚怀若谷,对学生有教无类.<攻玉>杂志有幸邀请到赵毅衡老师做了一次访谈,内容涉及赵毅衡老师个人的学术 ...

  • 赵毅衡 | 现代性与本国资源:历史符号学的“评价漩涡”

    现代性与本国资源: 历史符号学的"评价漩涡" 摘要:从历史符号学角度看,韦伯提出的"文化决定经济论"是个元语言评价漩涡."当代新儒家"提出, ...

  • 赵毅衡 赵宪章 傅修延:叙事·符号·图像 · 中国民俗学网

      作者:赵毅衡 赵宪章 傅修延 | 2011年5月15日,赵毅衡.赵宪章和傅修延三位教授齐聚江西师范大学,以"叙事.符号.图像"为切入点,采用会讲形式,探讨当下文化景观.无论是在 ...

  • 赵毅衡老师

    <赵毅衡老师----叙述学课程提纲及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毅衡老师----叙述学课程提纲及讲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叙述学课程提纲( ...

  • 赵毅衡 | 意义理论,符号现象学,哲学符号学

    本文刊载于<符号与传媒>第十五辑(2017年第2期),第1-9页. 本文刊载于<符号与传媒>第十五辑(2017年第2期),第1-9页. 末日生存手游,怪物肆虐,无限改造,建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