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幸福童年
愿你已过半生,仍有一颗童心。
虽不能时时处处葆有童心,但总可以在六一这天,重温一下童年时做过的事情。
那些年,小孩子玩的东西不叫玩具,叫玩意儿。所有好玩的玩意儿,都是自己在生活中发明创造出来的。
有的不需要加工,只需要搜集,比如挑冰糕棍儿。
自己一家哪能吃那么多的冰糕?虽然只要一分钱一根,要知道,一个成人一天才挣一个工分,一个工分才八分钱。吃饭还不够,哪里能总吃冰棍?记得一个相声演员讲过,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冰棍。我那时候都没敢有过这么大的梦想,我是打算去南关的冰棍厂工作,感觉那里吃冰棍方便。
自己不吃,可别人有吃的呀,可以满大街找丢在地上的冰棍棒儿。
那些低着头寻找冰糕棍的孩子,时间久了,冰糕棍儿会寻一大把,挑冰糕棍儿,是我们那时候做的游戏之一。
将一大把冰糕棍儿整齐的握在手中,在距离地面一尺左右的空中,松手,冰糕棍儿散在地下,一根根冰糕棍儿相互压着,每人拿起边上的一根,开始将另外的冰糕棍从大堆上挑下来,而且不能触碰到其他,一旦触碰到其他,就算输,要换对方来挑,只要不触碰到其他,就可以一直挑下去。有时,别人的触碰,也会为自己创造好的条件。最后,谁挑下来的冰糕棍儿多,谁就算赢。
挑冰糕棍儿的游戏重点锻炼动手的细致,看眼睛的估量,下手的细致,估计愿意当外科医生的,估计小时候应该是挑冰糕棍儿很好的玩家。
农作物做素材,也可玩出很多花样,狗尾巴草编得各种小动物,玉米秸秆做的小灯笼。
把一个玉米秸截下一截来,一头有结节,一头没有。从没有结节的一头,用指甲或者小刀劈下一竖条一竖条的玉米秸坚硬的外壳,类似于竹䌩子,我们叫它樒子。把细细的樒子弯曲成圆形,插入软的玉米瓤子里的中间,做成类似于灯笼的造型,上面留有大概有一节玉米秸秆一半的长度,再用一个小棍绑上,挑着灯笼玩。樒子有的很锐利,容易伤到手。可,谁怕呀,顶多破一层皮。
我们叫做玩儿葛笪儿。
拾石子是女孩的好游戏,没有玻璃弹珠之前,我们的石子都是砖头互相砸的,一般那石头去砸砖头,和石头比,砖不结实,好砸,砸下后成不规则的形状,再在石头上磨。
我们打磨的目标是正方体,但常常并不规则。能打磨好一套5枚石子儿,就算在伙伴们面前有了可炫耀的玩意儿,就能获得众星捧月般的簇拥,获得很多玩友。
石子硬,不好打磨,所以我们主要磨砖头。
有一部分也打磨不好,后来都是在不断的拾石子中磨好的,那时候衣服布兜容易磨坏,都是拜石子所赐。
骨头节的搜集太难,不到过年杀猪不会有,一个猪上,估计四个的样子,忒难凑成一副了,估计那时只有杀猪人家的孩子会有。
有了骨头节,有人会染色,红的,绿色,新骨头节不好拾,磨出来才好用。后来有羊节,小,比起猪骨头节来还好用。
那时候走路都低着头,满路上找垃圾中可以玩的东西。小孩眼里,哪里有垃圾,一色的都是玩意儿。
枣下来的时候,刻枣花也很简单有趣。红红的枣皮,用手指甲将红皮刻下一块块的,不是将枣外皮全部抠下来,而是以等距离刻下些皮来,让红枣皮和绿果肉相间,那样才漂亮。
也有刻枣篮,那是那是个细发活儿,得用小刀将里面的枣核挖出来,还不能将枣切烂,外面要完整,上半部分还要由果肉刻成一个半圆的提的东西,整体就像一个花篮,所以,它的名字叫枣篮儿。
我没有做成过,工艺精细,也太麻烦了,耐心不够。
砸四角是男生专利,那玩意儿也叫pia,女生偶尔也玩。
四角,以被对方砸翻了为输,以砸翻对方的为赢。能不能掀翻对方,主要靠四角砸下去产生的风势和震动力,要想有力量,四角要坚硬,要方正,要沉重一些,叠有不可撼动的“铁”四角,是不败的根本。
叠四角很简单,关键是材料,四角没什么工艺可言,主要是原材料决定输赢。
演草本上的一张普通纸叠的四角就毫无威力可言,肯定比不上本子皮儿,更比不上牛皮纸。现在说,应该复印纸那种会坚硬些。
为了增大威力,大四角里套小四角也是一种方法,不过,一旦对方赢了,就赢走了两个,有利就有弊。
男生书包里都有一摞四角,玩的时候手里都攥着很多,输了一个不算啥,只要手里还有,谁也不认怂。就算一个也没有,只要书包里有本子,还愁四角?
四角叠好后,要放在脚下使劲跺两脚,让它平整。玩游戏时,还要将四角的角刻意的向下窝一下,为了让四个角能紧贴在地面上,让对方的四角撼动不了。
当时,不用花钱,自己制作出的玩意儿伴随了我们的整个童年,那些花钱也买不来的快乐,至今还让我们一想起来嘴角就漾起微笑。
一块一块厚厚的冰块,都会成为我们在土地上滑冰的绝佳装备,那些玩出天际的花样,强了身健了体,还开发想象力,比起对着手机蓝光长大的孩子来,我们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