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交出的是一份合格的创新成果成绩单,还不太够
央企交出的是一份合格的创新成果成绩单,还不太够
国务院国资委30日向全社会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包括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分析测试仪器、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高端装备以及其他等8个领域共178项技术产品。如数字信号处理器、高速安全芯片、“九天”人工智能平台、麒麟操作系统、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核级温度传感器等。
央企拿出的这份创新成果成绩单,是不需要有任何怀疑的,也可以认为档次比较高的。很多成果已经在重点领域、关键领域、核心领域被运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的则已经能够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节约社会资源,更能够避免和防止被国外企业卡脖子问题。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赞赏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由于央企占有的社会资源也是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地方国有企业所无法相比的,相对于其占有的社会资源情况来看,央企的创新成果,可以肯定,但不能骄傲,央企的创新成果成绩单,只是一份合格的成绩单。尤其在一些涉及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涉及被国外企业卡脖子的尖端领域,央企的创新成果还没有能够做到有效覆盖、有效填补和有效替代。不仅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方面没有做到填补国内空白、应对国外企业卡脖子,在制造方面也没有能够满足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需要,形成国内只能做研发和封装两端、不能做制造中端的尴尬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央企能否带头创新,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就显得极其重要。
事实上,按照央企目前的整体实力,是完全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的。别的不说,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果一个接着一个,就是央企完成的,也是央企目前的整体实力,是完全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企创造的。既然航天领域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其他领域又怎么存在问题呢?关键在于,能不能做到心无旁骛地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从事尖端技术突破、从事高技术创新。航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大多是默默无闻的,也是无私奉献的。而其他一些领域,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浮躁心理。
尤其前些年,央企为了不在改革中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能够留在央企行列里,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规模扩张上了,都在通过负债实施大规模的兼并重组,甚至给外界造成了“国进民退”的错觉,引发了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者的恐慌,也让地方政府感到压力巨大。而央企的这种操作方式,虽然从企业的规模、产量、短期效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多数央企的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扩大,营业额、利润等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负债的扩大更加明显,相当一部分央企的资产负债率都有了明显提高,从而给此后的企业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风险隐患,导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企成为了改革的重点,一批企业成为了僵尸企业。
相反,如果将被规模消耗的资源用于企业创新、技术突破、新产品开发,那么,今天的央企,就远不是现在这样,能够拿出的创新成果,一定会很多很多,也能够有效填补国内空白,能够有效应对国外企业的打压。就这方面而言,央企还是在创新发展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的。今天拿出的这些创新成果,只能代表现行格局下央企的能力,与央企占用的社会资源以及需要做出的贡献来比,还是难以让人真正满意的。
那么,央企如何才能让创新成果更“新”、创新能力更“强”、创新效率更“高”呢?最关键的还是要聚集主业,要专业、专业、更专业,用心、用心、更用心,要善于沉下心去,扑下身子,真正把提高创新能力、突破创新难点、弥补技术空白作为央企工作的重心,心无旁骛、自立自强,为其他所有制企业做表率,而不是争利。
需要做好的另一方面工作,就是要强化成果的应用,不要总拿着成果在实验室炫耀,而要拿着成果到市场展现风采。这就要求,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不影响国家安全的成果,都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合作,通过合作,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更多的社会资本吸引到科技创新方面,而不是到其他领域去炒作,尤其不要到楼市、股市去炒作。一旦社会资源主动向实体经济、向科技领域、向技术创新转移了,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格局就形成了。
央企,不只是社会资源的享受者,更是社会资源流向的引导者,要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展示的创新成果,是一份成绩单,也可以认为是合格的成绩单,但决不是优秀的成绩单。要想达到优秀水平,就必须进一步在“新”字上做文章,要让投入于科技创新的人、财、物能够以乘数效应的方式回馈和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