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编教材当尽量尊重原作

高维公

近日,一篇题为《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有学者就此提出了“教材改编的边界在哪”的问题,这也道出了作为教材的文本与作者作品价值的差异,但判断修改是否合适决非易事。比如萧红的《火烧云》,将原作中“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改为“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动态变成静态,使语言失去了原有的神采。这可能也出乎修改者的意料。

笔者在听四年级上学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模拟课时也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听完十几位老师的模拟课后,笔者竟迷糊了——一篇回忆做客的文章竟变成了习作修改课。

教学用书是这样解读这篇课文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通过两件事情追忆叶老。一件是15岁那年叶老为我精心修改作文,我为之深深感动;另一件是叶老请我到他家里作客,以此表现叶老具有海纳百川的学识和待人随和的品质,抒发自己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无限追思。其中,1-5自然段为第一部分,6-11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语文教师教学时便将文本分做两部分教学,忽略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回到家中,笔者找出十多年前的老教材,对比之后发现,现行教材重点保留了叶老对“我”的作文的修改,削弱了“我”做客的过程叙述,删去了叶老指导“我”学好语文的内容,使得老师们无法有效诠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应有的内涵。

“文章不厌百回改”,但文章修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重简洁规范,或重个体语言风格。教材修改也是如此,或重价值观教育,或重训练点的需要,或重章法技巧,凡此种种,修改后的文本能否高于作者的文章便很难说了。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对教材也做过一些钻研。出于语言规范性和教材训练目标的需要,现行中小学教材入选文本都或多或少做过改动。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入选教材的文本与原作出现了差异,有的语言简洁规范明了,有的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习得,也有的丢失了原语感,甚至违背了作者的表达意图。由此,笔者以为,选编教材还是当尽量尊重原作,少一些不必要的修改。具体而言,需注意以下问题:

将作品变成文本,要把握语文学科的导向,突出工具性特点,做好人文性融合,合理设置语言训练点、修辞表达点、思维发散点等,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对于极具地方特色的语言,还是适当保留为好。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语言表达有一定差异,适当保留一些经典的地方性语言,有助于学生了解地域文化,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表达。

不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当代作品,都应尽量保留作品的风格,尽量尊重作者的本意,修改时要与作者沟通,尊重作者的修改权。对于已经离世的名家名作,可尽量保持原状,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对于文章中的常识性、科学性差错,要及时删改。

总之,在坚持编写原则和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教材编写要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为目的,尽量尊重原作和原创者的意见,还要对教师加强工具性与人文性联系的引导,切实减少因认知偏差导致的分歧。

(作者高维公,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