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黄桷古道及文峰塔一行
据实而述,流水帐里见情深!送给我的初2018级8班!——题记
(一)雨飞春山野道滑,风细踟蹰人欲前
仲春。有微信传高中部春日拉练图片,家长群跟帖点赞一片。领导大悦之。初中各年级亦从善如流,意欲借拉练游春,展二外初中学子蓬勃之姿。虑时春雨初下,山中泥地湿滑,待春日燿燿,林中潮气蒸腾,道路干燥,学生通行无安全之虞,可行矣。
(二)兵分两路拂柳行,花表一枝满春情
四月十二日下午一点十分,同级前十个班约五百余人会集于雪松苑,待领导们作出游动员毕,于一点三十分十个班级分兵两路,拉练游春去也。一至五班取道攀南山后山,走植物园。余下六至十班则直下黄桷古道,再纡回转而登文峰塔。
余居八班。走黄横古道次数多矣,然于文峰塔,远望仰慕居多,蛰伏南山十一年,竟无从与文峰塔相逢。今与学子们一道拜谒此塔,心下暗喜。
待出发之际,领导有语:八班殿后。学生立时惊呼诘问:何哉?我笑语:罚尔等殿后拾取垃圾,以之善后也!学生中有不明其理者,跌足悲叹。我挤眉弄眼,略作示意,有狡黠之学生当下即心领神会,遂振臂呼之:“我要与芳姐走最后!”众人似悟,大笑。皆释然。
学生们似脱僵之野马群,荡荡乎如风卷般过黄桷垭。一迈过断壁残垣破砖烂瓦的老街窄巷,很快队伍就下到了黄桷古道。光滑的青石板蜿蜒而下,道旁一侧是林木著翠杉而立,另一侧是深邃的沟壑,沟底满是各类绿树葱郁,不可直视其底。灿灿的阳光如洒金般地倾泻而下,古道依旧,古道人家依旧:有悠然憩于茶楼品茗者(说是茶楼,不过是依山而建的陋室罢),有道旁安静卖山间野菜山药者,偶有一二踽踽而行的健身老者······若无眼前这喳喳乎乎的学生,我顿有时光凝滞之感,古道外的世界里变化太快太快:房子推倒了在重建,重建起的又再深挖着往里填······走上古道,我的心沉静了下来。
学生们绝然不是安静一族,也断乎不肯让我安静片刻。我呢,更是时刻不会忘掉自己的职责所在,护卫看顾安全之余,最重要的是给学生留影以娱家长。手机摆弄着,给学生们啪啪地取景摄像,一时这个要合影,一时那个要摆造型,有欣然合作的,也有羞于拍照躲闪的,顾此失彼。见曲折景致宜造佳境,便大声疾呼:孩儿们,蓦然回首!一时众人皆回转头来,我即得照片一二,示意照像完毕,众学生又疾行而下。
(三)雏鹰扶遥凭风起,古道直下取南滨
遥遥领头的,是何宪文老师的六班。何老师稳重壮硕,指挥学生亦沉着有度,随之七、九、十班亦不甘落后,转眼不到一小时,即下完黄桷古道。
领导沈主任尾随八班其后,审时度势,遂电话联系先锋队伍何老师,再前走至南滨路集中。学生们不名就里,以为下山即可乘车而返,个个乐不可支。
春日正盛的下午三时,南滨路烟雨公园。阳光初露锋芒,白晃晃灼人的眼。南滨路算是我的地盘,距家较近,常散步于此。我一声呼起,孩子们合影留念。再一呼,便跟随我躲在了浓阴下的凉亭里。凉亭设有便利店。得我应允,学生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开始买各种冷饮,我估摸着老板今天一天的心情都会很好了。意外之喜啊!
我与同行的小赵老师悠然落坐,看学生们来来往往,如鱼儿穿梭不停。春日太盛,既无意于凭栏看江水潺湲,更无意于游走揽胜。心里止不住慨叹:春日燿燿,光华太炽,实难消受这恩泽!譬如人之施善,过犹不及!行人稀薄,车辆停靠。目之所及的喜来登酒店,金光灿灿,在视野里模糊着远去。繁华远了,清静自然来了。
(四)笔架山培秀芳华艳,文峰塔揽绿古意幽
南滨路停留休整半小时左右。回转再折返过上新街,登文峰塔。
过“天下知青”火锅店时,有学生小议能否聚餐火锅时,我微笑着摇头。明知不可行仍执意而追问,大约是年轻人的专利。于是有人开始抱怨:老师,走不动了!我微笑着说:那好吧,我来踩踩你的脚后跟!片晌,孩子们便如雀飞般往前奔行。他们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内里的潜力大着呢!譬如老师不在后面使劲地驱赶,孩子们又哪里知道自己真正的实力所在呢!人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自己能走多远,当我们专注于脚下,专注于行走,我们会很快忘掉抱怨!
再次转过断壁残垣的拆迁区,山林赫然就在眼前。前头队伍走失了道,又退转回来。个个累得气喘如牛。我们则驻足小憩。五六个男孩子乐呵呵地端坐在道旁的石墩上,大声鼓噪道:“同志们辛苦了!同志们辛苦了!”一时嬉笑、戏谑不断。我笑语:“现在知道走错道的损失了吧!”学生中有会意者,立刻溜须马屁大声道:“跟芳姐混,最好了!”接着众人便是又一阵大笑。待前头队伍走完了,我们接着往上走。
山路回环,渐渐陡峭起来了。竹林阴翳,春风骀荡。我们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山花烂漫,鸟鸣嘤嘤。不知谁在队伍里领头背诵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的句子:“至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这下好了,后面的同学也跟着诵读起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葱葱翠竹,郁郁春山,清音婉转,令人雅兴丛生。一会儿又诵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前者领,后者应。我登乎其后,略有得色。“雏凤清于老凤音!”孩子们登山不忘诵书,到底也算作是我做语文老师的成功吧!
山路直上,到底还是有些令人疲怠。有学生开始小声问:老师,什么时候到文峰塔顶?其时,我也埋头赶路,不知道何时抵达。为稳定军心,我故作沉稳淡定道:还有十分钟。景致依旧美好,但赶路却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十分钟过了,还没有见文峰塔踪迹。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上了当,纷纷道:“芳姐,十分钟早过了,怎么还没有到呢?”这下,是骗不过去了!我转而开始向他们兜售起玄虚来。
“知道文峰塔的来历么?知道笔架山么?”我绞尽脑汁卖弄起少得可怜的文峰塔典故来。
“据《巴县志记载:》:'文峰塔峭立山巅,凡七级,高逾十丈,万松围护,攒天一碧’清道光十一年,巴县县令高学濂精于堪舆(风水),树杆笔架山中峰,以秀培主山,郁起人文。道光三十年,编修监察御史黄钟音丁忧(奔丧)回籍,主讲川东书院时建议造塔于树杆处。同年,驻防重庆的川东兵备道曹澎钟始造塔其巅,钱出于富室,工兴佣雇,期月而成,四周群峰,益增杰气。翌年(公元一八五一年)建成,取名'文峰塔’。”(备注:此段当时语焉不甚详,现补充)
未了,我总结道:“到了文峰塔,心虔祝祷,下次半期考试必心想事成!”话语及落,便抵文峰塔底,一个大大的红底“登”字赫然刻于青岩壁上。学生们雀跃欢呼,更有顽劣者攀援其上,执意摸摸“登”字。一时众人皆狂呼呐喊:“我要考宏志!”“我要进优一!”“我要考重点!”其志可嘉,其行可爱!我莞尔。
拾阶而上,通体洁白的文峰塔即在眼前。学生们或环绕而立,或倚墙而走,悠悠蓝天印白塔,郁郁青树伴红花,春意酣浓,古意幽长。道光的塔楼还在,群峰万松仍存。我心下慨叹:青山未改期,只是斯人已远游矣。
(五)取道广益扬二外,致君殷勤慰远行
文峰塔下是广益中学(即五中),古木掩映,青砖高楼林立。
下山已过五点,临山而居的五中寝室有女学生抚窗而立,闻声而好奇往下张望。青春的沟通真是无限极!不知怎地,就相互搭起话来了!墙外男生们仰头调笑晏晏,楼上女生俯身则珠玉连连。班里更有胆大者如王柯杰,大呼:“我是二外人!”众人轰然大笑。楼上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亦相识!大家玩笑作一团。唯墙边荷锄的老妇埋首于春种的土里菜蔬,恍若未闻般。青春与欢笑都是别人的,我只是种好自己的一分三亩地罢!我视老妇良久,心有戚戚然。
顺着五中围墙往下走,抬眼便望见五中的操场,孩子们照例是要比较一下的,相形之下,二外的操场视野更开阔面积更大些。停步指点之余,忽地飞出一只足球来,“掷回去!掷回去!”大家纷纷嚷嚷。一男生猿臂一伸,球旋地又飞转回去,只在这一飞一转之间,足球已然飞越了两个学校!
墙里接球的人欢呼起来,墙外掷球的人则高喊:“五中的听好了!重庆的二外,世界的二外,重庆二外高中等着你!”紧接着便是墙外的齐呼:“重庆二外高中等着你!重庆二外高中等着你!”感谢二外学子时时不忘给母校打广告,如若吴先红校长知道,定然是颔首称许的!
二外在这里,你来与不来,他都在这里,等着你!你来,二外好!你来,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