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粗大明”,故宫馆藏明代玉器,件件精美!

明代玉器作为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画师玉工们为我们留下了构画优美,技艺精湛的艺术珍品。他们在玉石难得而且易碎的玉材上,发挥并实践着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理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此我们以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玉器为例试做赏谈。

明代玉器发展的社会背景

明王朝政治统一,经济与文化大发展,商业因承袭两宋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而愈益发达。这一时期汉文化得以继承延续,日益兴盛,手工业生产极为兴盛,玉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如该带饰图案以自然界瑞物为题材,表达福寿之意,呈现社会稳定、一派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  明  故宫博物院

长7.5cm,宽6.9cm,高1.7cm。椭圆形,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圆环,上层镂雕图案。图案又可分为两层,下层为镂雕带状枝条,上层雕山石,并杂生灵芝、松、竹。松、竹下有雌雄二鹿,雄鹿昂首,雌鹿俯颈,雄鹿身后有一龟,口中吐云,一鹤一雀立于松竹之上。图案两侧与环间各有一孔,可穿带。

同时,玉器制作所需的玉材,得到充足的供应,大型新疆和田玉等大量进入内陆,涌现了众多大规格尺寸的玉雕作品,尤以宫内收藏为盛。

青玉甪端熏炉  明  故宫博物院

熏炉高17.5cm,口径5.6cm。青玉质地,淡绿色,局部有深褐色沁斑及绺纹。熏炉为甪端造型,圆雕。甪端首即为熏炉盖。甪端独角,昂首,张口露齿,鼻孔朝天,四足直立,足上皆有羽翅,身饰龙鳞。中空可贮香料,香气可透过兽的口、鼻散发出来。

明代玉器的发展,除了玉雕艺术发展的客观因素之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在政治上,因为统治阶级的重视,玉器不仅是权利的象征,还是等级的象征。王室成员普遍服玉带、玉组佩以示尊卑有序,赋予了更多的政治、财富、礼制等含义。

龙纹玉带  明  故宫博物院

玉带长9.5cm,宽4cm,厚0.6cm。由20块白玉带板组成,缝缀在红色缎子的鞓带上,非常完整。其中桃形6块,条形4块,长方形8块,一端微弧者2块。整套带板采用镂雕技法,在席纹锦地上浮雕龙纹,分正面和侧面两种形象,用阴刻技法琢刻鳞纹。

 玉组佩  明晚期  故宫博物院

组佩通长53.6cm,由53件玉饰串成。上部以一件寿星骑鹤式玉纽总揽组佩,其下有金质横梁,横梁两端为龙头。横梁下悬有4串玉片,每串由上下5组构成,横向相对。上4组玉饰每串各为3件,其中2件为玉叶,1件为玉镂件,玉镂件分别为“卍”字、“寿”字、凤、双鱼、双桃、华盖、麒麟等,第5组均为单个玉文臣。玉佩戴于人身,行走时玉件相触而有声。这组玉佩所用白玉质地优良,加工精致,是宫廷玉器中的精品。

再就是工匠地位的相对提升,明代颁布了以银代役的法令,匠人可以自主经营,改善了工匠的待遇和地位,极大地刺激了其生产积极性。自主经营的著名玉雕匠人首推苏州陆子冈,其是明代嘉靖年间即已成名的玉雕大家,其名字是成为品牌的象征,高档玉器的代名词。

青白玉“子冈”款过枝花卉纹方盒  明  故宫博物院

通座高9cm、盒高6.2cm、口径7.8cm、底径6cm。

同时宫中设立“御用监”,掌造办宫迁所用诸玩器,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这件海东青啄雁饰带有“御用监”款,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宫廷督造的用品。仅此一件,因而非常珍贵。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明  故宫博物院

玉饰长5.5cm,宽3.5cm,厚1.4cm。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纹。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海东青啄雁”的图案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养鹘捕雁的习俗,同类题材在辽、金玉器中大量出现。从造型判断此饰物应为妇女的头饰。

其次,在经济上,生产力进步的推动作用,也就是琢玉工具的革新,根据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记载,明代的工匠已普通使用“水凳”,这一制作技艺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是玉器琢制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

琢玉水凳 宋代玉器艺术馆藏

再次,玉器的规模化、集约型生产方式的出现,玉器生产基地的形成与繁荣。苏州的专诸巷治玉,以精巧见长,小巧玲珑。赫赫有名的陆子冈,姚宗仁,郭志通均出身于苏州“专诸巷”玉工世家。

苏州专诸巷

明代玉器的审美情趣

明代作为玉雕艺术的继承和繁荣期,对前代玉器的雕刻技法、造型艺术、纹样装饰进行了综合运用,加上玉料来源充足,使得明代时期玉雕的发展更上一个层次。

白玉杯盘  明  故宫博物院

杯高5.6cm,口径8.3×10.2cm,足径4.5×5.9cm;盘高2.4cm,口径18.8×22.1cm。

从总体上看,明代玉器渐趋脱离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精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

青玉鸳鸯卧莲云龙柄执壶  明  故宫博物院

口径9.7cm,底径7.6cm,高15.6cm。

玉双管式笔插  明  故宫博物院

笔插高21.9cm,大口径5.5-6cm,小口径4.5-4.7cm。青玉质,色略暗。形制为竹节及桃桩相连式,竹节略高,内空,其外有小竹枝、灵芝相附。桃桩与竹节相并,内空,其外有桃枝、桃叶及果实,一桃枝伸展,连于竹节之上,桃桩下部饰兰花之花叶。

明代玉器的工艺特征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工艺特征,周代神秘,汉代瑰伟,唐宋自然,元代气势,明代玉器的工艺特征是粗犷浑厚,不拘小节,这应是由大刀阔斧的元代北方之工匠工艺演变而来,古玩鉴赏家将这些特点形象地概括为“粗大明”。

青玉乳丁纹圭  明  故宫博物院

长20.2cm,宽6.2cm

“粗大明”意识是粗犷、宽大的玉器属明代,也就是说,明代的工艺特征粗犷、宽厚,常常忽略细部的处理。明代玉器大多是浑厚粗犷,但小件饰品则雕琢得十分精细,因此,严格说来,明代玉器是粗犷与精细并存。

玉螭纹笔  明  故宫博物院

笔通长23.7cm,管径1.6cm,帽径2cm。笔管青玉制,直管,无斗,顶部封堵玉片。笔管端部饰阴线回纹,中部饰凸雕的蟠螭。笔帽亦为青玉制,直管式,较笔管略粗,可套接于笔管上,笔帽两端饰阴线回纹,中部亦雕一螭。此笔因年代久远,笔毫已失。

白玉卧虎  明  故宫博物院

虎长5.6cm,宽2.2cm,高1.1cm。白玉琢制,卧伏形。长尾前伸贴于体侧。考古出土的虎形玉雕均较薄小,多用作佩饰。

明代玉器的造型艺术特征

明代玉器有两大造型特征。其一是圆润敦厚形。器形轮廓规整,手感圆滑,不见棱角,风格属混沦精约。圆润敦厚形的出现,是因明代仍恪守传统艺术思想及结构规范,如宋代那样的尚礼,所以玉器尚存宋玉那种古拙厚朴的风格。如此玉杯所饰夔纹及兽面纹与商、周、秦、汉器物中出现的花纹不同,环形柄及蕉叶纹也有较大的变化,图案风格接近宋、元时的作品,为明代仿古陈设品。

玉仿古铜纹环柄扁杯  明  清宫旧藏

杯高12cm,口径3.2-10cm,足径4.5-7.1cm。青玉质,扁圆形口,上部略宽。杯体上部饰细密的方格纹,两侧中间凸起条形戟,其下饰凤尾夔一周共6只,首尾相接。杯腹饰6组蕉叶纹,叶脉细密,蕉叶间有阴线小兽面。杯的一侧透雕凸起的夔龙3只,大头细身,上下排列,另一侧有环形柄,杯柄上端为云形鋬,柄下又饰一夔龙。

其二是粗犷放达形,造型简练,轮廓不加修整,线条粗犷遒劲,如大刀阔斧挥之而就,存有宋、金意蕴。粗犷放达型风格的出现,是因社会文艺思想中又有向往世俗生活的乐趣,思想解放,情感激荡,表现出对传统文艺思想的背驰与挑战。

青玉执壶  明  故宫博物院

高23.2cm,口径5cm ,足径6.4 X 8.4cm。

再加上对元代玉器劲逸豪放风格的借鉴,玉器粗犷放达风格,当出自艺术发展的必然逻辑。这两种文艺思潮的并行与对立,是造成明代玉器两种造型特征的基本原因。

玉兽纽夔龙纹樽  明  故宫博物院

玉樽圆柱状,通高11.2cm,口径6.2cm。青白玉质,略显黄色。一侧为环形杯柄,柄上部有扳。樽深腹,平底,其下3足。樽身外壁饰夔龙纹及谷纹,下部近3足处分别饰兽面纹。盖隆顶,盖面上等距立雕3个兽形钮,似羊,盖面中部饰涡纹。

明代玉器纹饰艺术特征

明代玉器的纹饰却极富变化,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玉器的纹饰与传统绘画结合起来,具有“文人画”的特色,开拓了古代玉器美学新境界。明代的山水画、人物画为其玉雕提供了新的题材,绘画经常表现的题材,如花卉、禽兽、山水、人物等都成了此时玉器的纹饰。如该青玉八仙纹执壶,体扁圆形,细颈,阔腹,圈足。盖钮镂雕寿星骑鹿,盖缘刻一周山字纹。器两面凸雕八仙、花草及山石等图案,口沿和足亦刻山字纹一周,夔形柄上有一镂雕兽。

玉八仙纹执壶  明  清宫旧藏

通高27cm,口径7.8-6cm,足径8.2-6.5cm。上有两首剔地阳纹草书五言诗,其一为:“玉斝千巡献,蟠桃五色匀。年来登鹤算,海屋彩云生。”末署“长春”。其二为:“芳宴瑶池熙,祥光紫极缠。仙翁齐庆祝,愿寿万千年。”末署“永年”。

许多玉雕匠师往往具备绘画与雕刻的综合技艺,他们根据绘画中的题材,把绘画的平面变为立体表现,变图画为浮雕纹饰,将平面图画变成立体器物,使玉器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升华。这样的时代风尚使得玉器艺术受到影响而趋于绘画化,大大提高了玉器品味,也更有文化内涵,更优观赏性。

玉卧鹿寿星山子  明  故宫博物院

该山子长8.5cm,宽5cm,高11.5cm。玉色青绿,玉中有杂色。雕一鹿卧地,寿星老人坐于鹿背。老人长头大耳,长髯,右手持龙头杖,左手抚腰带。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米”字形花纹。

整体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以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有运用,观赏性较强。

玉寿鹿山子  明  故宫博物院

高14.8cm,宽9cm。

明代玉器的文化价值
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明代玉器经过汉末到明初几千年的漫长发展,传统的礼用功能和“以玉比德”的佩玉文化逐渐淡化,玉器制作趋向于生活化和世俗化。例如这个白玉兔形佩,兔子擅跳,在人们心目中是机灵敏捷、超越自我、迈向成功、大展宏图的象征,也有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象征,口衔灵芝则更增添了吉祥长寿的寓义,富有生活气息。

白玉兔形佩  明  故宫博物院

此佩长4.8cm,高2.8cm,厚1cm。玉料表面略有麻坑点,圆雕一兔,圆眼回首,口衔灵芝。兔耳相交,中套一圆环可悬挂。玉兔前腿前伏,身上毛纹竖立,回首之态显得十分机敏。此器雕琢简洁明快,抓住了白兔回首的那一刹那神态,惟妙惟肖,极具动感。

世俗化的还有青玉“一团和气”插屏,上阴刻一老者展持手卷,笑容可掬。手卷上镌刻“一团和气”四字,文字戗金。另一面装饰类似的文字和图案。此类图案寓意和气待人,与人为善,极具生活世俗。

青玉“一团和气”插屏一对  明  故宫博物院

直径8.8-8.9cm,厚1.4-1.5cm。插屏青玉质,略带皮色,有绺。

明代玉器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平民化的眼光和心态,将平凡而又平实的生活作为创作的题材,以写实的手法朴素而又逼真地再现出来,显现出多姿多彩的审美形态。明代玉雕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一方面向自然学习,“师法自然”,模仿动植物造型和再现自然界景物。

青玉竹节杯  明  清宫旧藏

此杯高10.5cm,口径7.5-3.9cm。用料为新疆和阗青白玉,局部有浅黄色斑沁。杯作扁圆的三节竹筒状,杯身两节中空,以一竹节为杯底,杯体微微弯向一侧,杯柄雕成卷曲的竹节形。杯身两面各浮雕竹叶纹。

白玉微浸单耳荔枝匜  明  故宫博物院

口径11.5cmX6.5cm,底径6.5cmX4.5cm,高6cm。

明代中晚期,茶酒之饮器制作讲究,玉酒具的制作也得以发展,器形和纹饰都颇丰富,此杯造型独特,是明代玉器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故宫博物院的动物造型则以玉犬为多,倒也形态各异,生动有趣。

青玉卧狗  明  故宫博物院

玉狗高2.2cm,长8.5cm,青玉质染紫色沁,圆雕。狗呈卧姿,身瘦露骨,前爪对合,后爪蜷缩于身下,卷尾。此件玉狗的雕工和颜色很有特点,狗的肋骨雕凿成波浪形的凸起,而非常见的阴刻线。

青玉卧狗  明  故宫博物院

玉狗高1.5cm,长5.4cm,呈半趴卧状,前爪对合,后爪蜷缩于身下。背部凸雕出明显的脊骨,脊骨两侧用简练的阴线刻画出肋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青玉卧猎犬 明   故宫博物院

猎犬呈休憩状,高4.5cm,长10cm。小猎犬反身回顾,似乎在整理自己的皮毛,情态可爱传神。

另一方面还有很多造型与纹饰直接从社会现实出发,紧密地与社会生活的各层面相关联,从这些造型与纹饰中,我们可以窥视出社会风情与时代风尚。如这个玉兽面纹匜杯,匜的四角及中部出戟,匜柄为兽吞式,柄上部为兽首,巨耳粗眉,张口吞夔式柱,其外饰勾云纹,为仿古样式,反映当时好古仿古之风浓烈。

玉兽面纹匜  明  故宫博物院

高9.2cm,口长13.2cm,口宽7.5cm。此匜杯由整块玉料琢成,器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口,前凸而后方,凸出部分为流,口沿外侧饰夔纹、凤纹。中部为腹,上饰浅浮雕兽面纹。下部为长方形器足,足下有沿,足外饰夔纹。

常见仿古造型还有玉八出戟方觚,器高22.7cm,口径8.1-8.5cm,足径4.9-6cm。上部为撇口粗颈,其外阴线琢出变形蝉纹及双夔纹。中部觚腹四面微凸,饰变形蝉纹。下部与上部对称但稍短,上饰变形蝉纹。足下有一周方形榫式座。觚四面中部各有一道凸起的戟线,戟线分成多节,每一节上有阴线图案。觚的四角饰有镂雕的卷草形装饰,这类装饰称为“出戟”,四面及四角出戟者称为“八出戟”。明朝时多用觚作为室内陈设,觚内或插如意,或插博古挂件。

玉八出戟方觚  明  清宫旧藏

仿古簋样式炉,青白玉质,色均匀。圆形敞口,口沿下饰夔纹及凸起的小兽面纹。炉腹微鼓,饰阴线锦地,锦地上有凸起的兽面纹及夔纹。炉两侧有兽吞夔饰耳。圈足上有夔纹。

青玉兽面夔纹炉  明  故宫博物院

该玉炉高8.8cm,口径9cm。炉内底部刻乾隆题诗:“伊谁割璞为磨锼,蟠夔直纹制从周。博山应薄遗炎刘,肯教甲煎艳香留。宝兹韫德兼刚柔,虹光十丈屋梁浮。”款署“乾隆御题”并“古香”、“太”二印。

形式主义的审美情趣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理学兴盛,文人士大夫拟宋雅趣,其玉雕艺术也倾向于细致入微的审美情趣,在形象塑造中突出其生动活泼的个性,而思想主题的表达则可以含蓄模糊,偏向于形式主义的审美情趣,表现出悦目的外在形式。

青玉万寿耳乳钉纹杯  明  故宫博物院

高4.4cm,口径8cm。杯玉色青白,均匀。圆形直口圈足。杯外饰乳钉纹,一面为77粒,另一面为79粒。杯两侧有镂雕耳,耳下部雕“卍”字符号,耳上部为平扳,其上琢有凸起的“寿”字 。杯耳的造型含万寿之意。

玉条纹兽耳簋  明  故宫博物院

玉簋高8.8cm,口径13.2cm,足径9.4cm。簋玉色暗青,圆形敞口,颈部微内收。簋两侧各有一个兽吞式耳,形为兽头口吞夔形柱。器身两面图案相同,每面各有两个用以装饰的凸戟,中部为凸雕片状兽首,兽首两侧各有一阴线夔纹。簋的腹部排列纵向条纹,其下有圆形圈足。

明代玉雕能宗法前人,而又极富人情世故、小农趣味,尤注重文玩清赏,要求艺术形式纤细繁琐,富丽精工,这正是明代玉器的形式主义又夹杂浪漫风韵对正统古典主义的一种叛离、一种矫枉过正。

青玉带皮异兽  明  故宫博物院

长8.2cm,高4.1cm

明代用玉中的财富价值观念

明中叶以后,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经济领域,已开始出现了颇为繁荣的商品性经济,商业活动带来了市民生活的发达。玉器作为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方式,传统崇玉文化的价值观,被引入到它的财富价值领域,玉器商品制造、销售已成为一种行业,可自行买卖交易,这本身也是一种进步。

玉卧兽形砚滴  明  故宫博物院

腹部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刻。

玉砚滴在当时广泛被文人采购并置于书房,一方面既是文房实用器,一方面也有出于资产保值观念的影响。该玉砚滴长12.7cm,宽6.5cm,高5.1cm。玉色青白,卧兽形,略仿汉代辟邪样式,但有较大变化,兽头有双角,粗眉,大眼,口衔小羽觞,四肢伏于地,肢上有火焰纹装饰,背后部有骨椎状装饰,卷尾。背部有孔可通腹部,腹内空可蓄水。

青玉镂雕枝叶葵花杯  明  故宫博物院

口径13.9cm,高8.8cm

明代帝王贵族享用的玉器,为了烘托陪衬玉质的美,往往将玉石同金银组合镶嵌,给人锦上添花、精美华丽的感觉。玉器镶金银的艺术与工艺,增加了玉器的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象征黄帝或贵族享用高级玉器的特权,同时金银弥补了玉器较为单调色彩,而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效应,它是宫廷玉文化审美情趣的高层次,充分表现出玉器的历史进步。

“子刚”款青玉合卺杯  明  故宫博物院

杯两侧琢凸起篆文诗,有“子刚制”款识,杯身铭文为“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日明。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另一侧杯口沿琢“合卺杯”,杯身铭文为“温温楚璞,既雕既琢,玉液琼浆,钧天广乐”,末署“祝允明”三字。

该青玉合卺杯高8.3cm,口径5.8cm。为双筒相连式,外饰两周绳纹,两筒间镂雕一凤为杯柄,杯前面雕双螭,并于两道绳结间雕方形饰,其上琢“万寿”二字。杯以金饰为盖,暗喻金玉良缘。

总之,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玉雕艺术的继承和繁荣期。因此,它对历代的文化传统进行了综合性传承和发挥,在工艺技术和造型艺术、纹饰艺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把中国的玉雕事业推向了高潮。

声明:玉器圈以传播古玉文化为宗旨,文源浙江省收藏协会玉器委员会,版权归属原作。转发请注明来源玉器圈。

平台发布的内容作为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玉器圈传播需要您的力量。

加入中国玉器群

请加微信13247694314在对话框

给我回复:玉器群即可

(玉器圈专属古玉协会、古玉文化商会、古玉行家、古玉爱好者)

(0)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中国玉器大全(清)3

    41.和田玉龙首觥 清中期 高23.2 厘米 口径 3.2 厘米至9.3 厘米 宽10.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黄玉有瑕斑,局部呈糖梨色.体细长,扁宽口,腹部琢凸起的仿古勾云纹,云中现出兽眼及足,似有飞 ...

  • 中国玉器大全(清)12

    241.和田玉兽面双耳瓶清乾隆高16.2 厘米 口径2.8厘米至3.5厘米 足径3.1厘米至3.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质秋葵黄色,局部略显淡赭,材料珍贵.瓶体扁圆形.椭圆口.足,长颈,腹部稍阔.盖顶呈椭 ...

  • 中国玉器大全(清)1

    中国玉器大全(清)1

  • 故宫馆藏明清家具,件件精品,大饱眼福

    "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这是对故宫博物院所藏珍宝的崇高赞美.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了明清家具精品.有张扬皇家威严.装饰繁复华丽的清式 ...

  • 【故宫馆藏明代陶瓷欣赏】(成化时期30件)

    斗彩蔓草纹瓶 斗彩蔓草纹瓶 底部 斗彩蔓草纹瓶,明成化,高18.7cm,口径4cm,足径8.5cm.清宫旧藏. 瓶唇口,直颈,扁圆腹,圈足.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釉,釉色白中略泛灰.通体以釉下青花双钩蔓草纹 ...

  • 【故宫馆藏明代陶瓷欣赏】(宣德时期49件)

      元 青 花 收 藏 文 化 苑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盘心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盘底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明宣德,高4.0cm,口径19.2cm,足径12.7cm.清宫旧藏. 盘 ...

  • 台北故宫馆藏明代玉器精品

    台北故宫馆藏明代玉器精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宋至清历朝皇帝推崇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其中历代玉器共计2.8万件,价值连城的极品更是数以千计.特辑合部分明代精品玉器共赏. ...

  • 各地馆藏明代玉器大赏

    广东省博物馆明代玉鱼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明代玉蟹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明代玉鱼 湖北省博物馆明代玉鹤 湖北省博物馆明代玉鸳鸯 湖南省博物馆明代蝴蝶形玉饰 湖南省博物馆明代双鹅衔莲玉佩 湖南省博物馆明代玉摩羯 ...

  • 各地馆藏精美明代玉器,大饱眼福!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明代玉蟹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明代玉鱼 湖北省博物馆明代玉鹤 湖北省博物馆明代玉鸳鸯 湖南省博物馆明代蝴蝶形玉饰 湖南省博物馆明代双鹅衔莲玉佩 湖南省博物馆明代玉摩羯 旅顺博物馆明代螭纹玉 ...

  • 叫板“粗大明”,明代玉器也有精品!

    北京北郊,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麓,是明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区,总称明十三陵,南距北京48公里.定陵,是明代神宗万历皇帝的陵墓,为十三陵之一.除神宗外,同葬有孝端王皇后和孝靖王皇后. 定陵地宫出土文物丰富, ...

  • 故宫馆藏明中期瓷器底足、款识(52件瓷器)!

    明中期(明正统到明隆庆),我们会发现一些现象:明代正统.景泰.天顺(1436年-1464年)这三个朝代. 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发现其中任何三朝时期带官窑年款的瓷器存世,因而称作'空白期',又从成化开始官 ...

  • 故宫馆藏明宣德瓷器精品欣赏

    酱釉盘 酱釉盘 底部 酱釉盘,明宣德,高3.6cm,口径15cm,足径9.5cm. 盘撇口,弧壁,圈足.底微塌.通体内外施酱色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暗刻双线圈内暗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