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一)文采与情志

第三十一章 文采与情志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第三十一》)

亘古至今,无论圣贤还是达人,他们书写文字或日常言语流传下来的篇籍,都可以笼统称为“文章”。单从字形出处上讲,不管是文还是章,都是指他们本身具备了色彩斑斓的符号印记。所以说,凡是由字词章句所构筑的“文章”,必然已经具备了赏心悦目的绚烂色彩。

水性阴柔,一旦风吹草动,虚静的水面,即刻泛起细微的涟漪。树干阳刚,但凡遭受敲打创击,它那远端的花萼,随即便会伴随轻微的颤抖。文采与文章的关系,恰似波纹与水面一样,亦如花朵与树干一般,由此知彼,交相呼应。

虎豹外皮,一旦去掉毛色,便和狗羊的一般,没有了多少差别。犀牛皮毛,尽管单调无色,却因为稀缺珍贵,需要刷上漆料,使其醒目获得倍加爱惜。与此雷同,优良的文章篇籍,也需要依傍辞藻色彩的魅力,得以显现质地品性的奇特。一篇文章,无论叙述的情志灵动,还是描绘的气象万千,亦无论剖析的是思想轨迹,还是勾画的为道德理想,若要达到彪炳千古的目标,又怎能够离开了文采飞扬的不同凡响呢?
    追溯以往那些依傍文章而立世扬名,并达到功利目的者。根究其中所以然,基本都离不开如下三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决胜因素:一是形式上,文章必定存在“五色”变化;二是声韵上,文采一定包含“五音”韵致;三是情志上,文理必须拥有“五性”品德。
    那么何谓文章的“五色”?《左傳·桓公二年》上讲:“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其大意是说,官员服饰上的火龙色彩图案,就是他们身份地位的符号。因此,文章也具备“青、黄、赤、白、黑”五彩斑斓。之所以如此,不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璀璨耀眼,更重要的是依此显示出来其内在质量的优美丰富。
    何谓文章的“五音”呢?上古代的《韶乐》和《夏歌》,将“宫、商、角、微、羽”五种音韵,必须调节达到和谐一致程度,才能保证产生悦耳动听的声音。同样,文章的字词文句,从发音节律的强弱到字词多少的照应,于阅读浏览之际,唯有给人一种既有阴阳顿挫而又有和谐委婉的韵律文采,才会获得足够高的文学艺术成就。
    又何谓文章的“五性”呢?论说文章所包容或隐含的性情志向,虽然内容形式上似乎千姿百态而又多种多样,但在道德伦理上,归根结蒂,始终离不开“仁、义、礼、智、信”五种个性品质。
    有上述论述可见,当探讨和阐述文章之所以能够获得最终成功道理时,像上面在3个方面上,最终又都归结于5种因素关键点,这种数字式的归结究竟为什么呢?事实上,像这种大千世界中存在的自然而又必然的规律性,即所谓自然界的数理宿命。
    《孝经·丧亲》上讲,孝子在服丧期间,言辞话语不需要咬文嚼字,更不需要文采飞扬。而这种教诲的另一面,则是强调在日常生活言语中,谦谦君子还是应该斟词酌句,更需要有一定文学修养。古代的老子,他一贯谴责华而不实的言辞,甚至断言“美而不信”(大意指,言语格外华丽,一定不值得信赖。)然而,他自己创作的五千言《道德经》,却是何等华丽精致,并不简单和粗陋。另外,《庄子·外篇·天道》中,庄子特别指出,若用言辞来“辩雕万物”,既不能用乖巧取悦别人,更不能表现出沾沾自喜。但是,在这这话语里面,最终所要强调的还是辞藻修饰上的积极功效。再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面,韩非本人尽管也谴责“艳采辩说”不如务真求实,却从侧面又提示“巧言令色”很能蛊惑人心。因此,如果论证艳词丽句,在文章中利弊得失的价值意义。像庄周和韩非,不但都有鲜活的例举说明,并且悉数剖析的也足以叹为观止了。所以说,一旦研读《孝经》《道德经》,即可会懂得,文章质地的好坏,取决于性情志趣的高低。然而,读习《庄子》《韩非子》,随即又明白,辨别道德的是非对错,并不排斥据理力争和文采飞扬。事实上,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探寻泾水还是渭水的源头,亦不管驰骋在正路还是邪道,原本都可以驾驶同样神采奕奕的宝车骏马。这犹如胭脂粉黛用于乔装打扮,亦如眉目传情增加妖冶妩媚,究其根本,辞藻无论多么华丽绚烂,终归只是用于言语文章的修饰装扮,落实在辞章义理上,若能够真正达到感人至深的质地程度,仰仗的还是作者的性情气度和壮志胸怀。若用织布来做比喻,情志就是文章的经线,而辞藻则是文理的纬线。只有经线中正,才会有纬线的相辅相成和锦上添花;唯有情理确立,才会有辞藻的蓬荜生辉和举重若轻。这就是文艺创作,或著书立说,所谓和谐达功的道理所在。
    回溯以往,在文坛之上,最初的诗人于书写文章或创作篇籍时,必定都是直抒情怀,才足以展示豪迈志气。然而,到了辞赋家的时代,却为了艺术创作和谐或称完美,反而开始虚构感情了。为什么这样讲呢?翻看《诗经》中“风”“雅”作品的兴致所起,离不开志气昂扬和义愤填膺,所以其中的吟咏美刺,敢于囊括天地人间一切是非得失,并不特别避讳权势礼制的尊卑高低。像这样一种姿态,才是依傍情志而自由创作的典范。至于后起的辞赋家,竟然在没有激情忧愤的情况下,俨然习惯了矫揉造作,热衷于虚张声势,亦不过就是为了沽名钓誉罢了。像这样一种格调,就是“因文造情”的榜样。不言而喻,因情著文,贵在真情实在,关键又要适度放纵;然而,因文造情,必定虚荣繁华,并注定华而不实。若要再看近代诗人的弊病,那不仅仅是远离风雅,而且已经避实就虚,显然顺势堕入了后来辞赋家的套路歧途。时值于今,文章原本特别尊崇个性情志的阳刚正气,竟然日渐败落,反而一味追逐华而不实的歪风邪气,竟然愈演愈烈了。
    看当下文艺风气,有的痴迷高官厚禄,却假唱田园风光的赋闲;有的纠缠俗物凡心,却高歌庙宇空房的寡欲。像诸如此类,明目张胆的口是心非,显而易见的欺人自欺,不但可以积极主动的鼓噪喧嚣,甚至公开大张旗鼓的招摇过市。是非颠倒竟然达到如此地步,岂能不呜呼哀哉。古人有言,“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男子树兰何曾芳菲”生活在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尚且如此求真而纯情,那么人世间的文章篇籍,又怎能任由虚情假意一直横行嚣张呢?
    溯本清源,文学艺术之所以推崇斟词酌句,又因何文披华采值得欣赏,就是为了弘扬道德义理的优美华贵。但是,任何形式和内容上的义理迷离与辞藻乖张,只会虚张声势或喧宾夺主,最终必定误入歧途而积重难返。在自然界,翠鸟尽管羽美,肉桂确有奇香,若将翠羽肉桂做诱饵,反而钓不到鱼虾。所以,《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有“言隐于荣华”,而《诗经·卫风·硕人》则有“衣锦褧衣”,类似这样一些名言警句,都在提醒人们不要因为粉饰打扮的过度,从而失去了事物的本真。《易经·贲卦·上九》有“白贲,无咎。”的象辞,一是强调本色纯正,才是勾勒涂画时,得以表现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二是色彩无限繁华的终极,必定趋向于返璞归真。
    在文学创作中,关于体裁与情志的关系,如同制作青铜乐钟过程中模范与器具的关系一样,体裁格式就是模范形态,而个性情志如同钟型音域。只有周正、平衡、稳重的器质型制,才能够保证音色纯正;只有在保障音色纯正基础之上,才能够雕琢镂刻出来光彩夺目的璀璨纹饰。然而,无论那些纹饰多么绚烂,亦不管其音域多么宽广,如果背离了乐钟的个性品质,都不过是形同虚设罢了。所以,情志与文采的关系,亦如颜料的五光十色,唯有“青、黄、赤、白、黑”正色凸显,或明或暗的杂色,才能被摒弃殆尽。这既是文章之所以雕琢推敲的本质,也是坦荡君子之所谓文质彬彬的真容。
    总而言之:自古至今,言语吟咏,流传远扬,凭借的是文采华章;人生于世,谈吐举止,英姿飒爽,仰仗的是气宇轩昂。艺术创作,先立伟岸情志,再求文采飞扬。莫如吴地彩锦,极易褪色;勿像木槿花艳,朝生夕亡。虚情假意必短命,自欺欺人寿不长,待那日呜呼哀哉,空欢一场。

【注解】
1、《孝经·丧亲》原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2、《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之相关部分:虞庆为屋,谓匠人曰:“屋太尊。”匠人对曰:“此新屋也,涂濡而椽生。”虞庆曰:“不然。夫濡涂重而生椽挠,以挠椽任重涂,此宜卑。更日久,则涂干而椽燥。涂干则轻,椽燥则直,以直椽任轻涂,此益尊。”匠人诎,为之而屋坏。一曰:虞庆将为屋,匠人曰:“材生而涂濡。夫材生则桡,涂濡则重,以桡任重,今虽成,久必坏。”虞庆曰:“材干则直,涂干则轻。今诚得干,日以轻直,虽久必不坏。”匠人诎,作之成,有间,屋果坏。范且曰:“弓之折,必于其尽也,不于其始也。夫工人张弓也,伏檠三旬而蹈弦,一日犯机,是节之其始而暴之其尽也,焉得无折?且张弓不然:伏檠一日而蹈弦,三旬而犯机,是暴之其始而节之其尽也。”工人穷也,为之,弓折。范且、虞庆之言,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人主说而不禁,此所以败也。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弓”也。故人主之于国事也,皆不达乎工匠之构屋张弓也。然而士穷乎范且、虞庆者,为虚辞,其无用而胜实事,其无易而穷也。人主多无用之辩,而少无易之言,此所以乱也。今世之为范且、虞庆者不辍,而人主说之不止,是贵“败”“折”之类,而以知术之人为工匠也。工匠不得施其技巧,故坏屋折弓;知治之人不得行其方术,故国乱而主危。
3、《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0)

相关推荐

  • 学赋斟要(一)【 三余草堂】

    三余草堂/文  赋的构成--       赋原是<诗经>的一种铺陈叙事表现手法,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赋作为一种文体,是富有文采.韵节.善于铺陈,兼具诗歌和散文体裁特点的作品.      古 ...

  • 《虞庆为屋》

    就是说,一个名叫虞庆的贵族要盖房子.盖个房子有啥好说的?但韩非偏偏就拿来说了,因为虞庆的这座房子盖成不久便塌了. 咋回事呢?韩非在其<外储说左上>里载:"虞庆将为屋,谓匠人曰:' ...

  • 周振甫 ‖ 孟浩然《春晓》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是唐诗中传诵的诗篇之一.这首诗,<唐诗三百首>里选了.蘅塘退士孙洙讲他选<唐诗三百首& ...

  •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六)

    赞曰译文: 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 语言要有华美的文采才能流传久远,这确是不错的.运用文思的方法既然明确,作品中的文采就能适当丰富了. 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但吴 ...

  • 发现骈体文:重铸汉语文章的风骨和颜值

    △ 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是以古文(散体文)的面貌出现的:其实,他们大多数也都是骈体文的大家:弱化骈体文的文学史,是不真实的文学史,没有反映出汉语创作的实质. 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暴露出当代语文教育 ...

  • 书法习字,文心雕龙。(十一)

    静趣同山 关注 书法习字,文心雕龙. (十一) 1小时前 阅读10 来自话题 #书画之旅,心路历程 2.8万篇 第21节:封禅 赞曰译文 封勒帝绩,对越天休.逖听高岳,声英克彪. 封禅时在泰山上刻下帝 ...

  • 我的书法:书法习作,文心雕龙。 (十一)

    书法习作,文心雕龙.(十一)阅读 1174 第21节:封禅 赞曰译文封勒帝绩,对越天休.逖听高岳,声英克彪.封禅时在泰山上刻下帝王的功业,是称扬帝王来报答上天授予美命.远听那高山之上,美妙的声音十分动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六)比兴艺术特征

    第三十六章 比兴艺术特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三十六>) <诗经>的字词语义,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风.赋.比.兴.雅.颂"六义. 西汉初年,在毛亨(生卒年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五)丽辞偶句的来由

    第三十五章 丽辞偶句的来由(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三十五>) 天地化生的自然万物,如同人类肢体天生对称一样,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究其根本道理,是因为事物都不能单独生存繁衍.凡文章篇籍,其中字词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七)夸饰艺术尺度

    第三十七章 夸饰艺术尺度(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三十七>) <周易·系辞上>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日常生活中,在闲言话语间,一旦涉及&qu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四)因何辨章分句

    第三十四章 因何辩章分句(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三十四>)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房子,字词文句就像摆放在房屋内不同位置的各种物件.如果整座房子容纳的是作者的性情志气,那么房屋内不同位置的物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八)事类的应用得失

    第三十八章  事类的应用得失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三十八>) 何谓事类?笼统地讲,就是援古证今.但是,"援古证今"里面的"古",不仅仅指"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三)声音与韵律

    第三十三章 声音与韵律(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三十三>) 随本清源,凡文学作品中字词语句的声音和韵律,最初完全出自人类各自不同的说话模式,即言语声音.人们发出来的声音,之所以有所谓"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九)练字与时尚

    第三十九章  练字与时尚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三十九>) 远古时期,人类发明文字,替代了结绳记事的传统.在狩猎中,又通过辨别鸟兽的不同足迹,从中获得启发,进而创造了契书.文字,既是言语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