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必看电影,你还差这一部
在泛娱乐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追求明显和直接的感官刺激,因此委婉含蓄文学性太强很多时候就成了一部电影的缺点。
传记片《天才捕手》自2016年初柏林电影节上映以来口碑平平,即使在人设、故事和技巧上都不错的情况下,依然被人们批评为中规中矩,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但是只要你认真看完整部电影,你就算走进了天才的世界,就会被人物命运的起伏触动。
影片《天才捕手》根据A. Scott Berg所著《麦克斯·珀金斯:天才们的编辑》一书改编,讲述伟大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帮助一个著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从一无是处变得誉满世界,最后再见证他走向死亡的故事。
麦克斯·珀金斯是著名的文学编辑,曾一手发掘过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他被人们称为天才编辑。托马斯·沃尔夫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也是上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河流》等。
电影《天才捕手》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展现麦克斯帮助托马斯修改手稿的过程,他们亦师亦友堪称伯乐与千里马,两个人绝对是最佳搭档,每一个两人一起工作的场景无不体现了文学工作者的近乎疯狂的创作过程。
都说不疯魔不成活,天才的称谓从来不是轻易得来的,比如为了修改小说《时间与河流》,两人花了整整九个月的时间在一起,270个工作日里,小到一个词语推敲琢磨,大到一种感情的刻画描摹,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火车站,亦或是在路上,一言不合就争论,一言既和就欢呼。
如果说托马斯是疾驰的赛车,那么麦克斯就是赛车手,在他们同台演绎的过程中,两人的友谊不断地升华,从一开始麦克斯的慧眼识珠,到两个人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无不令人欢欣鼓舞,直到最后麦克斯和托马斯的决裂,更是让人深表惋惜。
其实在很多领域都存在本来非常亲密的两人最后决裂的事情,比如我们熟知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电影中托马斯最后在遗书中表达对麦克斯的歉意时大有“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意思。
看完电影我就在想,伟人也好屌丝也罢,能走到一起就是相互信任,投稿无望的托马斯之所以当初被麦克斯选中,除了作品本身很优秀外,更多的原因是麦克斯相信托马斯会有大作为,而托马斯最后离开麦克斯是因为他不相信麦克斯对他一如既往地信任,没了安全感自然无法继续待在一起。
这让我想到了曾听到的一个择偶标准:不和没有安全感的人结婚,甚至不和他们谈恋爱。
现在想想这真的很有道理,道理也很简单,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不会对另一个人有信任可言的。
因为如果选择和一个人在一起就要抛弃所谓的安全感,把自己脆弱一面完全暴露给对方,这会让自己彻底失去安全感,所以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安全感,他凡是都会留一手,最终也就没什么信任可言了。
电影中天才麦克斯和托马斯作为朋友,因为信任相识,因为不信任决裂,伟人尚且如此,普通人亦如是。
能够把这种信任与决裂的极致状态演绎的如此出神入化,两位大咖科林·菲尔斯和裘德·洛功不可没,说科林叔分分钟入戏绝不过分,而有过《王国的演讲》《摩洛哥王妃》出演经验的裘德·洛演技也是绝佳,很多观众都说两人演《天才捕手》毫不费力。
电影精彩之处还有它诗意化的剪辑,快速地剪辑和慢镜头杂糅在一起,本身就像一部小说,轻重缓急处理的恰到好处。
在开篇和结尾影片都用了作家托马斯伫立雨中的慢镜头,他一边观察行人一边在内心遣词造句,淋淋漓漓的雨水打在蓬乱的头发上,任这个世界熙熙攘攘,也让《时间与河流》肆意流淌。
在麦克斯和托马斯修改手稿的过程中,大量快速剪辑,把场景转化和人物情感像走马灯一样显现,点到即止毫不拖泥带水。
一部文学性很强的电影其台词功底自然不差,除了人物引用小说中大量的诗意化的语言,就连人物之间平日的对话也很有哲理性。
比如在决裂前麦克斯劝说托马斯的一段话就非常值得玩味:
“生活还有其他方式,比如爱你的孩子,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比如养家糊口,比如重要且有利于他人的工作,你很有才能,但是你还是不懂得生活的意义,比如看着一个人的眼睛向他表示同情和怜悯,希望你有一天会懂,只有到那个时候你写的东西才配得上与斯科特(海明威)的作品相提并论。”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编辑对一个作家的忠告,一个天才对另一个天才的忠告,如此朴实而又富有哲理,那么你懂了吗?
客观的说电影《天才捕手》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个人认为2016年必看电影,你还差这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