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孩子将父母告上了法庭,有人看完这片哭掉一整袋纸巾!
★
你能想象吗?
12岁的孩子将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却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法院判定这对父母从此再也没有生育的权利。
换做以前,我绝对不会相信会有这样的故事,因为我相信这世间最弥足珍贵的是亲情。
但是,当我看了电影《何以为家》之后,最终相信了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如此荒诞至极的事情。
电影《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三国联合制作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联合主演。
该片于2019年4月29日在中国内陆上映,到目前为止豆瓣评分高达8.9分,好于97%的剧情片,有超10万人标记评价,其中93.3%的人给出了四星或五星的好评。
国外大型电影网站IMDb也给出了8.5分,在距离电影《何以为家》首次上映已经快一年的情况下,烂番茄新鲜度竟然还高达89%,爆米花指数更是高达91%,要知道《复联4》的爆米花指数才90%。
我想看到以上的一系列数据,你就能想象到这部电影是何等的好看了,那么这部电影到底好看在哪里呢?
首先,影片故事贵在真实。
虽然,电影《何以为家》讲述的故事并非源于真实事件,但是当你看到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毒品泛滥、拐卖儿童盛行、从非法移民猖獗、包办婚姻普遍、辍学儿童遍地,你就会相信在这堪比地狱的环境下,再悲惨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
《何以为家》制作时间长达5年多,前期三年光是实际调查就进行了3年的时间,而拍摄的时间也长达6个月之久,最终拍了超过520个小时的素材,而最后的成片是2小时。
影片为了真实还原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制作团队甚至启用当地真实生活的人担任演员。
饰演小男主赞恩的是赞恩·阿尔·拉菲亚,2004年他出生于叙利亚西南部城市达拉,后以难民身份与家人逃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并在那里居住了八年。
拍摄《何以为家》期间,他12岁,并不识字。 电影在国际范围获得认可后,他得以与全家迁往挪威并在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在影片里小男主赞恩年纪也是12岁,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混凝土高层建筑中长大,他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妹妹,他被迫工作,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
他每天拖着比自己个子还高的轮车到处奔波,搬运沉重的货物,还要替父母照顾妹妹生活一团糟。
可以说现实的赞恩就是电影里的小男主,当《何以为家》首次在戛纳电影节上映时,就有人说"史上最年轻的影帝要诞生了",这是谬赞,因为他演的是自己。
其次,电影虐心但很克制。
一部好电影的要素之一是情感处理要节制。
很多观众看这部电影被虐,哭的稀里哗啦,更有甚者哭掉一整包纸巾。
为此,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就是在卖惨,其实真不是卖惨而是真惨,因为这个国家的真是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上面已经说过。
这里我们拿《何以为家》与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对比,后者的故事是建立在相对富足的日本社会里,而《何以为家》的故事则是发生在动乱的中东国家黎巴嫩。
相比之下,《无人知晓》似乎更惨,而《何以为家》却显得很正常,因为大环境在那放着。当然,对于国内的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都挺惨的。
这里只是想说明,影片《何以为家》并没有刻意的去煽情卖惨,相反导演娜丁·拉巴基只是把黎巴嫩真实的底层社会呈现了出来而已。
如果你仔细看了电影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有着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全片大部分是无评价的第三者镜头呈现,你之所以被虐,主要是你的生活经历与他们的反差太大。
对黎巴嫩当地人来说,这些事情都是见怪不怪的,就像我们对堕胎习以为常,但是对基督徒来说确实不可饶恕的。
第三,整部影片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这一点要从导演黎巴嫩的女性导演娜丁·拉巴基说起。
2007年,她执导的第一部故事片《焦糖》的故事情节围绕阿拉伯世界妇女所面对的禁忌展开。
2011年,在她执导的第二部故事片《吾等何处去》中,她所重点关注的主题与阿拉伯世界的冲突有关。
这两部电影都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也因此这些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它们都在全球各地的众多电影节中屡获大奖,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而这一次拍《何以为家》,娜丁·拉巴基将镜头聚焦于了自已国家的社会最底层,通过电影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却又如此真实的国度。
我想任谁看到了这样的电影都会陷入深深的沉思,思考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导致了这一悲剧?
也因此,不出意外的《何以为家》在奥斯卡、金球奖、戛纳电影节、凯撒电影奖等等都获得了极大地关注。
当全球的观众看到了这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一面后,黎巴嫩政府多多少少会做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现状,国际友人们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的社会意义巨大。
目前,对于《何以为家》已经在国内上映一周了,如果你还没看这部电影,我强烈建议你去看看,尤其是为人父母者。
友情提示:观看前请备足纸巾!年轻男女请携伴侣观看,因为你需要一个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