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杰里-斯隆时,我们在谈什么?
杰里-斯隆去世了,享年78岁。
媒体说,他老人家是2020年黑白背景下,篮球领域的又一个“映射者”。
球迷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好教练,一个强硬但可敬的长者。
我说,他可能是史上最强硬、不屈、纯粹、坦然的伟大教练。
当我们谈论杰里-斯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呢?
很少有人会如此直接的描述——他是芝加哥公牛队史上第一个真正伟大的球员。
他是这个伟大团队的最初,是第一件退役球衣。
多年后接受采访时,他这么说:
“我是个努力工作的普通人,我相信坚持就会有收获。”
坚持真的会有收获吗?如果我们真正看过斯隆的教练生涯,或许会如此翻译这句话:
坚持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可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收获。
他是媒体和球迷眼中的伟大教练,在爵士执教23年,收获超过一千场胜利。
关于斯隆,一直以来有这么个形容:从公共汽车上拉五个人上场,也一样能打球。
看似很酷的一句话,指的不止是他战术清晰,攻防思路明确,还暗含他对低调、朴实、强硬类球员的偏爱。
从马龙和斯托克顿,到布泽尔和德隆,世界记住的,当然不只有老爷子如工笔刻画般精细的挡拆,还有他的严肃、强硬、认真、乃至对目标的执着。
“我们这些人的最终目标是赢得冠军。”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算个好教练,因为我没冠军啊!”
实际上,自他正式进入爵士教练组,以助教身份辅佐弗兰克-雷登以来,杰里-斯隆便始终坚持着我们熟悉的那些思想:
强调对位、精确轮转、防守为先、愿意认认真真打战术。
上述思想的存在,是犹他爵士真正的内核和本色。
严谨、刚硬、努力、朴实。
这类看似和时代大势大相径庭,甚至几乎没有一丝符合的特质,明确着不同时期,爵士对双人组之外,几乎所有球员的统一要求。
正是这些要求,让我们看到了杰夫-马龙、杰夫-霍纳塞克、马特-哈普林,以及最初的韦斯利-马修斯。
仅此而已吗?当然不是。
杰里-斯隆固执的容纳和经营着这一切,与此同时,事情在不断变化。
卡尔-马龙成为史上最强的挡拆终结者之一,斯托克顿靠精确有效的传球不断拿下助攻王,杰夫-霍纳塞克成为爵士队史最被低估的重要拼图。
某领袖曾经曰过:“篮球的秘密在篮球之外”。
1993-94赛季,火箭夺冠后,斯隆认为“我们应当在必要的时刻向冠军看齐”。
这时候的老爷子不会想到,这个团队要到三年后,才能彻底干掉火箭,去总决赛和乔丹对垒。
约翰-斯托克顿穿过篮网的三分球,更像是对老帅多年坚持的完美回报。
这份快乐来得太快太急,以至于时年55岁的斯隆也状若疯狂,激动跃起。
这一年的爵士几乎做对了所有事情:
篮球场内,他们的团队凝聚力和攻防影响力达到队史最佳。
篮球场外,他们的化学反应之好人尽皆知。
总决赛的场地另一头,是杰里-斯隆最熟悉的那一抹红色。
“我是否会因此想起过去?不,我只是努力做好一切工作。”
当记者试图从更清晰的角度抓住斯隆的情绪时,老爷子的朴实和冷静彰显无遗。
是他无法理解这样的考验吗?不见得。
早在球员时代,他就是个真正杰出的防守者,从不畏惧与时代最强的得分手对位。
这是个能让里克-巴里亲口承认难缠的硬骨头。
这是个兢兢业业做好一切,静待结果发生的睿智老头。
“所有的强硬和不断努力都会有用吗?”
“不知道,可这样做至少不会亏欠自己。”
这话出口时,老头大概也想不到,命运从来都是个叵测的双面人。
爵士在连续两次总决赛之旅中负于公牛,成就了迈克尔-乔丹的无上神位和伟大传说。
拉里-米勒去世,爵士管理层认定,在传统的教练和强势的年轻球员之间,“后者更为重要”。
布泽尔离开了球队,马修斯最终远走。
基里连科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坚持到最后,马特-哈普林饱受伤病困扰。
杰里-斯隆的强硬、努力和永不止息的工作,一点点被时代的光影抛离。
老头子不愿轻言放弃,2003-04赛季,斯隆带领爵士拿到42胜。
只差一点的,不只有球队的季后赛名额,还包括最佳教练头衔。
没人真正在意,只是后来,我们都不愿意再提起那个最熟悉的人。
世界三缄其口,却总在一个固有的记忆片段下相信,那是压垮斯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有别于传统思维方式的无声控诉。
冠军多少算个遗憾,最佳教练不算。
我们总谈起蒂姆-邓肯,说他终其职业生涯都防守杰出,却从未有过那个奖杯。
我们总谈起杰里-斯隆,说他终其职业生涯都勤恳严谨,却从未算是亲和之人。
1998年6月,总决赛第三场,爵士全场仅得54分,公牛完成42分大屠杀。
我们总谈起斯隆的纯粹和坦然,这是因为他直面失败的态度。
“大家打的都是同一种篮球,这种情况(比分)会让我觉得不堪和羞耻。”
自他确诊之后,已经拖着这副身体,和病魔顽强斗争四年之久。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杰里-斯隆,他可以输,但从来都讨厌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