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写作中跋涉前行
在写作中跋涉前行
“如果说生命是一次旅行,那文字则是生命路上最真挚的记忆。”我是一名文字爱好者,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是我人生的一大爱好。
从2018年3月22日以来的一年里,我在《冬歌文苑》的56篇投稿被热情推送,《六尺巷文化》《凡尘艳语》《灌河文学》《新安渡文学社》等公众号共发表我的作品27篇。“老屋前的香樟树”和“守望着岁月的老屋”两篇作品被收入冬歌文苑散文集《四季恋歌》。我在《冬歌文苑》的参赛征文“人生在经历贫穷中积淀和升华”获得二等奖,又被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和海南省安徽商会会刋《家园》发表。“上前线”一文被收入《云梯关》期刊。家乡权威媒体《桐城新闻》播诵了《灌河文学》发表的“看稻场,难忘的人生记忆”一文。
之所以会对写作产生兴趣,进而在这条道路上一路跋涉且渐行渐远,要感谢引领我一步步成长的诸位良师益友。
第一位恩师是我读高小时的梁校长。我在白陂小学初小结业后,来到双铺小学参加入学高小考试的那一天,正在写作文时,一位较监考老师年长者来到考场,他站在我的座位旁边看了一会,招手监考老师过来,当我疑惑地抬头看着他们时,这位年长者示意我接着答卷。我入学后得知这位年长者就是学校梁校长,当时看着我写的作文比较满意。幼小心灵的虚荣心第一次受到激励,我对作文的爱好随之情窦初开。
上初中的一次课间休息时,不少同学跑来我们教室外打听我,弄得我莫名其妙。原来是他们的语文老师把我的一篇作文拿到班上讲评,让这些同学顿生好奇之心。这位老师的此举,为我决心好好写作又点燃了一把火。
参军入伍后,文书陈全孝手把手地教我编写连队黑板报,连队首长布置我撰写工作总结,选送我参加团报道组的学习和采访报道,使我有了接触文字的更多机会和空间。在编写稿件时,团宣传股新闻干事赵河川言传身教,帮助我们分析素材、去粗取精,确定主题、选取角度;在初稿出笼后,组织大家一起讨论修改每一篇稿件,真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可以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他的关怀,我的每一篇写作都倾注着他的心血。随着一个个“豆腐块”在《海南日报》《人民海军报》和《解放军报》刊发,喜悦之下的写作欲望愈发强烈。
入伍后的第七年年底,我从连队调到团政治处组织股当干事,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起草全团当年青年工作总结。文字工作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当我熟悉相关材料并到几个连队走访后,经过几个晚上的挑灯夜战,终于写出了第一稿。组织股叶副股长认认真真看了一遍,要我送呈政治处杨主任。
我来到杨主任办公室,忐忑不安地盯着杨主任,他一行一行地审阅后,以鼓励的眼神、和悦的语气让我再改一改。原本指望首长动笔或者提出修改意见而不成,只得自己又熬了两个夜晚。第二次送呈,杨主任阅览后仍然一句“再改一改”打发了我。情急之下,我向比我早一些时间调到宣传股当干事的一位乡友讨教,按照他的指点作了一些润笔。第三稿送呈,终获杨主任首肯,其中一些内容后来还被舰航组织处青年工作总结釆用。杨主任的两次缄默不语和退稿,让我认识到在文字的道路上,不要一味指望别人,而是要自己打磨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从而立志“握好手中笔,写出好文章”。
转业地方工作后,我仍然笔耕不辍,每一个大的活动开展,每一个项目的推进,我都及时地以简报方式进行推介,不仅促进了工作,也使文笔得以锻练和提高。
二0一一年,我到深圳幸会同班战友王维炎,被告知老部队有个战友网。军旅情怀如同小鹿撞击着心房,我迫不及待地要进网会战友。在女儿的极力支持和紧锣密鼓地运作下,我从学习电脑开关机开始,又在女儿特意为我买来的手写板上一笔一画地写起。当我把回忆入伍后在第一个连队的六篇小稿子发到战友网后,竟然获得强烈共鸣和一片喝彩。战友们热情地用“难忘的岁月,难舍的情谊”“青春的回忆,美好的思念”“难忘的激情,如歌的岁月”等词语表述感受;有的赞扬 “这六块小豆腐好!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一发不可收拾,沿着军旅轨迹一路写下来,四十多篇回忆经纬分明地再现了二十六年军旅生涯。之后,写战友学友久别重逢,写故乡山水亲情,写旅游之地风景……
戊戌年春季,我在某场站工作时的老战友段仁杰,热情地向我推介“天天有好文章”的该场站另一个战友群。由此,我走进了《冬歌文苑》,在冬歌主编热情推送和众多老师的鼓励下,在“五天一评”作品活动的交流与学习中,我的写作热情不断高涨。为保证作品质量,我和同在文苑的原一个团战友王树宾、刘光明建起了互助小组,稿件投送前互相切磋和“挑刺”,效果相当不错。
我习惯早睡早起,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是,人还躺在被窝里,伸手摸到放在床头柜上面的ipad,点开“订阅号”浏览冬歌文苑作品,一篇篇美文让我含英咀华,如饮佳酿,忙不迭地点赞和转发分享,得空时再次品读和留言。
我更感谢各位老师和文友给我的一篇篇拙作留言。一字字真挚的改动,让我醍醐灌顶,如梦初醒;一句句热情的鼓励,让我信心倍增,如虎添翼;一段段精彩的点评,让我似食甘饴,如沐春风。从此,春耕,夏耘,每天乐此不疲,欢欣着岁月;秋收,冬藏,一路跋涉前行,温暖着时光。
有人感叹:“写作的过程,如同十月怀胎,比较痛苦;一旦发表,就像一朝分娩,非常幸福。”不断写作,屡屡发表,我逐渐感受到:以文字滋润心田,以写作表达情感,是一件多么甜美的事情。
无庸置疑,写作的重要前提是多读书、读好书。苏轼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三毛对此也有精辟之语:“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一本好书,它浸润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它是写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和精华。所以,我保持着以书为伴的习惯,只要有空就翻翻书看几页,长此以往,在我的文字中就有了“显露”。
老家有一句俗话:“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子。”正如有人谈论写作感受时说到:“有丰富的阅读和积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作品就有了独特的气质和神韵,耐读收益。”我在爱好写作方面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行,与我一直保持随手录的习惯亦有关系。最早是剪贴,一本又一本;后来是笔抄,一行又一行。读到好的文章,看到好的语句,我会剪贴或摘抄下来。每到一地旅游,我会记下所见所闻。偶有所思所悟,即使是在夜深的时候我也要钻出被窝,为免受老伴发现而责怪,蹑手蹑脚地躲到客厅或者洗手间,赶紧把三言两语记下来。
随着手机和ipad的使用,我更有了好帮手。如此一来,QQ空间里“存货”渐丰。文苑蔡泗明副总编讲得好:“知识来自不断积累,佳作却出于‘偶然’。”每当有了灵感或者恰逢某事纪念时日,我就翻出一点“存货”来,“加加工”成为一个故事,“晒一晒”分享一份喜悦。有位文友在我的“上前线!”一文的留言中笑问我:“你的胡子里到底有多少故事啊!”我的故事就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积累中。
春夏秋冬恋曲鸣,酸甜苦辣亦歌声。 书情画意文中展, 笔耕不辍舞彩虹。《冬歌文苑》的魅力强烈地吸引和鼓舞着我,让我有了更多的进取的决心和力量,让我加快了学习和成长的脚步。虽然因为年老智衰和活动空间渐小,我的作品亦随之渐减,但我不会歇笔,永远努力做一个“徜徉在文学大田边的拾穗人”,在躬伏劳作中收获快乐,向着诗和远方一路前行。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品刚,安徽桐城人,军旅生涯二十六年,计生战线退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辑: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