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知名诗人刘皂的一首七绝《旅次朔方》,历代名家赞不绝口,对诗意却争论不休
唐诗宋词,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唐诗宋词,虽然已是过去千百年的古典文学,但它们早已融入了国人的血液中,永不停息的流淌,融入了国人的生活中,它们很远,却又无处不在。
当与相隔千里的好友短暂重逢又别离时,我们心中不禁会涌起“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慨;当身处低谷之时,我们不禁会升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豪情;甚至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我们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夸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
如今年关在即,或许有许多人涌起了思乡之情。一些因为响应“就地过年”的政策,一些是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不能回家过年。像我,虽然选择回家过年,但一事无成,此刻的心情,我不由得想起了刘皂的《旅次朔方》。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很多选集都注了贾岛的名字,然而从诗中诗人所写的家乡名字来看,贾岛并非真正的作者,因为他是范阳人,而不是咸阳。并且贾岛没有在并州长期寓居的经历。据学者考据,这是诗人刘皂的作品。
刘皂是个书生,一直想要考取功名,或者谋个好出路。然而事不顺遂,他只好旅居并州,可是一年年过去,他依旧“书剑两不成”。
一是攒着一股出人头地的劲,另外则是自觉无颜见家乡父老,所以在并州待了十年。
诗的前两句,就是言自己在并州度过了十个春秋风霜,这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咸阳,不在想着回家。可是功名未就、事业未成,一次次,他又选择了留下来。
最终,十年之后,刘皂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
刘皂乘船于桑干河上,回望并州,忽然觉得并州也是故乡。
对于这首诗,历代名家赞不绝口,对于含义争论不休。其中大概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以宋代谢枋得为代表。
他认为,这是因为刘皂旅寓居并州之年之久,衣食住行、交游欢乐,都在此地,并州早已与故乡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刘皂陡然间离开,心中产生了眷恋之情,这种情感,不是长时间客居在外的人,难以体会。
第二种明代王世懋为代表的说法。
王世懋把这首诗当成是贾岛写的。他认为,这是诗人抒发思乡之情,而且恨自己寓居并州十年,怎么会有感情?此诗是表达自己离家乡非常远,非常久。如今北渡桑乾水,并非是会家乡咸阳,而是北渡到其他地方谋生。
所以,诗人感叹:如今不但不能回到家乡,反而连久居的并州都离开了,此后,并州是不能归去的第二故乡,何况第一故乡咸阳呢?
其实,大多数都是持谢枋得的见解,表达因思念下定决心回乡,又因一事无成心中惭愧,故而对并州产生了不舍。毕竟在这里无论多落魄,心中不会有那么多的负担。
不过王世懋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
读到此诗,我心中亦是凄苦。一来思念家中至亲,毕竟岁月无情,父亲母亲渐渐老去。同时,自己事业不顺,面对家乡父老的询问,面对昔日好友讲述自己的成功,心中不免失落。
前几年的年末,我曾写过“故友高名多惯耳,家慈白发最惊心”的句子。感叹自己面对长辈讲述他们儿女成就时、同学好友讲述自己年薪数十万时的窘迫。不想回去,但又放不下对父母家人的眷恋。
没想到一晃多年,依旧一事无成,所以看到刘皂的诗句,那种复杂微妙的情感,仿佛像一支箭,再次射进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