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害怕贫穷【征文】
害怕贫穷
我记事的时候家里就很穷。上小学时妈妈用旧布给我缝补了一个小书包,我高兴得不得了。上中学后,由于书桌是翻盖的,抽屉肚里能存书,我就不用书包了。所以,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就用过一个母亲手工缝制的书包。
当时,我穿的衣服也是母亲手工缝制的,而且还不是新布,大多数都是父亲穿旧的衣服改制的,改制的衣服都不合身,比我的身体要大一大圈,妈妈说:小孩子长个子,大一点可以多穿几年。现在我还有映像,当时我穿着的框里哐当的衣服,就像电影《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似的。
由于没有衣服穿,我就特别喜欢夏天,夏天我有一条裤衩就可以了,一夏天我被太阳晒得像个黑泥鳅似的。我最怕的不是冬天,而是春秋天,春秋天我最为难了。夏天我只穿一条裤衩,冬天有父亲衣服改制的老棉袄和老棉裤,到了春秋天我就没有适合的衣服穿了。由于没有过度的春秋衣服,我经常是一条裤衩穿到秋后,把老棉袄、老棉裤穿到清明。等到天气实在热了,母亲才把我的老棉袄、老棉裤扒下来,把里面的旧棉花掏出来,再把棉袄、棉裤的里子和面子缝在一起来,改制成“夹袄子”,这样的“夹袄子”我要一直穿到夏天,穿到用一条裤衩来顶替为止。到了深秋,母亲又把“夹袄子”拆开来,再把旧棉花装进去,改制成了棉袄棉裤。
那时候,我父亲的工资只有二十多块钱,虽然物价较低,但是,要养活全家六七口人也很不容易,所以,就要靠母亲干零活来补贴。我最早记得母亲给一个鞋店做棉鞋帮子,经常是做到深夜,由于灯光昏暗每天她都要被大针扎到手。
做棉鞋帮子挣钱很少,后来母亲又到父亲单位做水泥杆预制工作,她干的活同男人们一样,都是人工搅拌水泥石子。那时我的弟弟已经出生了,每天都是我大妹妹背着弟弟到母亲的工地吃奶。由于照顾弟弟,我大妹妹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
想起那时候的贫穷,咽喉就哽咽,鼻子就发酸,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后来我们兄妹大了、工作了,家里的生活才慢慢地好起来。可是,由于长期贫穷生活的习惯,我们都很节俭,特别是我母亲,很少添置新衣服。她经常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吃的方面她更不讲究,粗茶淡饭吃饱就行,有时她还说,什么鱼啊肉的,我还吃不惯呢。她经常交代我们要好好工作,不要乱花钱,到一定时候一分钱都是好的,一分钱都能憋死英雄汉。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在吃药的时候,不小心把一颗药弄掉在地上,她捡起来吹吹就要吃,我说:“掉在地上的药不能吃了。”她说:“没事,吹吹就干净了。”说着她就把药放进了嘴里,喝口水咽下了。放下茶杯,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一颗药也是钱买的,我们不是穷怕了吗。”
是的,我妈妈是穷怕了,她是害怕贫穷。可是,我觉得,她的这种“害怕贫穷”并不是怯懦,而是痛定思痛后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对贫穷生活的警示。在她面对贫穷的时候,她是那样地坚强、那样地勇敢。她在浇筑水泥杆的时候,能像男人一样干着搅拌水泥石子的重活;她不会游泳,却敢在停靠卸煤船的大河里,用竹篮打捞洒落在大河里的煤渣;她在我最小的弟弟出生前的头天晚上,还在用铁锨灌麻包挣钱。
她的“害怕贫穷”,实际上就是害怕贫穷再来,害怕永远过着贫穷的日子,世界上又谁愿意永远与贫穷相伴呢!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徐世荣,男,江苏省泗洪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