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丽君子 不尽芳菲
上图为周晓胜先生在宁波
——在杜丽君诗歌研讨会上的感言
对于杜老师的为人,我深为敬佩。就我和她短短几年的交往看来,她对老同事、新朋友都一视同仁,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显得那么亲和谦逊慈爱,犹如一个洋溢着爱与温暖、弥漫着诗歌光芒的的超级磁场,将我们牢牢吸引在她四周。
对于杜老师的诗歌,我更是高山仰止。这几年来,杜老师勤于笔耕,在省内外许多诗歌刊物、新媒体平台发表了许多好作品,参加了一些诗歌笔会和活动,与著名诗人刘洁岷、杨章池、陵少、铁舟等人因为诗歌成为忘年交,成为他们的知心大姐和铁杆诗友。
虽然我也习诗多年,但对比杜老师的作品而言,因为禀赋、才气、勤奋等诸多因素,我的习作水平至今徘徊不前,和杜老师的作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始终以杜老师等前辈和老师为榜样,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希望在她们的光芒照耀和指引下,能够有所进步,有点收获。
今天既然是个诗歌研讨会,那么我就斗胆对杜老师的诗歌谈几句不成熟的想法。杜老师诗歌的特点我看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清丽,君子。这两个词恰好是杜老师的名字,也似乎可以简约概括杜老师的诗风。
“清丽”,是指杜老师的诗用词精到,构思精巧,古典主义与现代气息相辅相生,纯粹,干净,凝练,不拖泥带水,不装神弄鬼,不无病呻吟,不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我称杜老师诗风的特点之一为清丽。譬如她新近写就的《风吹人间》:菊花就不单可以插头,入药/寄相思,也可以摔杯为号,替深秋平平仄仄一次了/风不曾吹灭过的灯火阑珊/以及信守点燃的层林尽染……再譬如《中秋帖》:中秋的夜空是旧年那只青花瓷/它完整的孤独,盛着蒙尘的人间/一块古老而崭新的忧伤/水在水里漂白,风在风里流浪/我从桂花的身段看见母亲,却/在雁行草就的家书里,再次陷入/南辕北辙,烟波苍茫。杜老师的这两首诗简直是信手拈来,妙手偶得,让人回味无穷。她通过一定和场景和意象,独白与对话,勾勒了她情感的时空与际遇,古典与怀旧,思念与迷茫。她在词的解构与重组中,将独特的语言与句式,演绎成个人的诗歌风格,显得婉约而不失洒脱,简约而不失丰富。
“君子”,是指杜老师的诗情感充沛,流泻自然,像与君子交往热情纯朴,真诚坦荡,所表达的一切锲入人的心灵,层层叠叠,丝丝入扣,却丝毫不嫌累赘。譬如她在自己生日那天写的《致父亲》:你在世的每个日子/都是一段春水/我因此拥有丝绸一样/的纹理宝贝,小公主/小棉袄,掌上明珠...../你这样声声慢的时候/我是恭敬不如从命的女儿/撒娇,赖床,在你的胡须扎痛/我脸颊的时候,佯装睡着了/当你用胸膛喊出海,/来!到我怀里来。/我忽然想做你白发苍苍的母亲/或者温顺的小情人,把你/从脚趾到发梢,完完整整/再心疼一次。这首诗在向我们展示了人间最伟大最博大的父爱的同时,诗人出于对父亲的那种深入骨髓的怀恋,忽然想做父亲的母亲,或者温顺的小情人,用语大胆超常,在特定的语境下,却显得那自然贴切,吐露了诗人怀念父亲最珍贵的芳菲。这些抒情诗句,饱含着生命的张力,浸透了岁月的风霜雨雪,让读者心灵受到洗礼和为之颤栗。
当下,诗歌尽管是边缘的,游离的,小众的,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和杜老师一起还在写诗,还在读诗,心中有诗,生活有诗,这茫茫世界就不会寂寞,这漫漫人生就不会孤单。让诗歌不朽,永远与我们同在!
上图为杜丽君诗歌创作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