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难搞,越兴奋(第375篇)
1、判断价值大小——在于获取它的难度。并非真正需求。心理学叫延迟享受。其实享受的是“努力得到的”过程,不是结果。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喜欢成功的结果。说起来有点冠冕堂皇。但事实如此,稍做思考,便能有结果。问题是生活中,我们不愿意稍做思考。
2、内容和形式的问题。这个老生常谈。总体而言应该内容为王。内容就是框架,形式是装饰。框架不稳,何谈装饰?就像一件棉被,盖在人身上,很快就会变得温暖,但盖在石头上,盖一万年,还是冰的。岂能倒过来说,棉被是热量之源?从另一方面,外因也要考虑。盖上棉被,要是冬天会很舒服,但夏天的话呢?
之所以这个问题有争议,就在于外因的不确定性。
但内容往往单调,不管绘画也好、小说也好。画来画去就是那么几个题材、小说写来写去也逃不开爱情、悬疑、复仇。
因此形式便很好地承担这个角色,迷人眼!不然几千年的诗经就很多关于阴谋、情欲、贪恋权势等内容。
形式、内容论轻重,还真论不出。
3、偶然性——我们的生活极具偶然性。不管喜欢还是厌恶一件事或者某样东西,都非常感性。很多人反对感性,认为理性才是关键,因为条理清晰、有逻辑才更加有说服力。感性就是情商,理性就是智商。情商让我们洞悉人的反应,让你左右逢源,但会缺乏个性。智商让你在专业领域游刃有余。但人际关系处理往往一团糟。
我不是讨论成功学。而是讨论知识的重要性。无论情商也好、智商也好。用功学习、感悟的话,便能获得智慧。
打着读书的幌子,招摇撞骗的实在太多。
我喜欢剑走偏锋,因为不管怎么样都会暴露我的无知和浅显。至于中庸之道,随着年岁增加,我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处之。
我们的认知非常具有时代的特点。时代相当局限!会影响我们的喜好和品位。比如本世纪四十年代的设计都不喜欢圆形大红色。因为日本当时战败,他们的国旗就是红圆形状。你要是用的话,就会联想到战败的日本。再比如当时希特勒喜欢写实的绘画。(他是考美院不得志,转行当国家元首。)在他执政时期,写实主义油画大行其道。但他被收拾之后,写实主义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唾弃。暂且不议写实派和现代派的争执,当时你要是坚持写实主义的话,便认为是失败者。
艺术家某种程度算艺人。你想要得到世俗认可的话,还必须是老少咸宜的艺人。需要被人“养”,没有骨气或者惧怕一切,便顺理成章。
我随便说的这两个例子,甚至影响一段时间的设计潮流和绘画风格的走向。源头在于战败的国家和领袖,你会觉得荒诞。这便是偶然性,还有我刚想到当时日本战国时期的德川家康差点被丰臣秀吉旗下的真田幸村干掉。但因为举错旗帜,这么一个很小又低级的错误,士兵以为丰臣战败,纷纷丢盔弃甲。毕竟他们一开始就不相信会赢。最后德川家康彻底一统日本。
有时候你会觉得,我们被上帝玩弄的体无完肤,甚至有时毫无尊严。
站在这个角度,你会觉得佛教倒是讲的透彻——随缘,或者基督教的“受苦”,亦或者道家的“天人合一”。
这是求饶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