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奥尔汗·帕穆克在伊斯坦布尔创立“纯真博物馆”时,向大众展示了自己对博物馆的理解:“它们应该是谦和的、便于人们游览的,最重要的,是完全属于个人的。”因疫情开启的“云看展”发展到现在,各大平台、渠道纷纷涌入,从地方博物馆发展到全球看展,看展的形式也花样繁多,播放量过亿更不是个别现象。
而“云看展”的流量背后,真正说“香”的人有多少?那些看展的垂直用户“文艺青年们”,为什么更期待回到实体博物馆里?线上“撸展”是特殊时期的临时补充,还是未来展览行业大趋势呢?文娱价值官带您拆解疑问,走近答案。
北京“取消低风险地区回京隔离”的措施刚一发布,梁安就买好了teamLab无界展的门票和上海的高铁车票,这是2020年她第一次线下看展,电话里文娱价值官记者都能听出梁安难掩的兴奋心情。“去年12月以后就没看过实体展了,teamLab去年11月开展后很快就疫情了,我去年就想去看的,结果因为疫情计划搁置了这么久。”不止梁安兴奋,价值官一位文艺范儿的编辑,也要为team Lab去上海。可以说,teamLab是文艺青年朝(拍)圣(照)的知名展览。“teamLab无界”是由日本的猪子寿之创办全球性艺术展,所谓“没有边界的艺术”,就是艺术作品不受展厅空间的限制,与其他作品交流、相互影响,打破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边界并相互融合,打破观众与作品之间的隔阂,而这样的展览只有身临其境的观赏与互动,才会激发看展人的延展思考。
“teamLab无界上海”则是中国的常驻teamLab美术馆,6600平米场馆里收藏了约5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比东京馆版本大1.5倍空间的作品《灯之森林》,和经过反复试验并将在上海首次以完成状态展出的大型光群体互动装置《光群落》等,而与这些作品进行互动,也正是文艺青年想亲身体验和感受的原因。梁安告诉价值官记者,teamLab之前因疫情关闭,再加上各城市的返城隔离政策影响,她一度以为要放弃现场去看teamLab的计划。5月4日下午,梁安提前看了线上的teamLab直播,这次直播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中心和teamLab无界上海联合举办的。直播中,两个主持人在《在人们聚集的岩丘上,注入水粒子的世界》作品的瀑布中演示观众与作品发生的互动视效,并对作品加以解说,而梁安对自己想看的艺术品也有了预知。梁安对价值官承认,看展除了享受艺术,拍照也是重要的一项,她称为“衍生创作”。梁安这样的文艺青年在微博、小红书、豆瓣里比比皆是,他们热衷看展,更善于用影像记录看展的“自己”。几个重要的网红博物馆和艺术展,都是文艺网红的目的地。故宫就是所有文艺网红的首选,梁安说她有一个汉服圈的朋友,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会去故宫拍汉服照,疫情期间故宫推出了线上直播,但这个群体的参观者肯定不属于线上用户。《太虚之境》、《草间弥生》、《平行世界de非分之想》等类似展,更是网红们的打卡地标,这种艺术展往往是以Instagram风格为核心的艺术体验,它们通过大量身临其境的、有趣的、拍照好看的装置来作为展品,观赏这类艺术展不需要艺术知识储备,只负责搞好自身造型和摄影器材即可。而文艺网红们,正是这个群体的主要成员,疫情的到来,直接切断这个群体的刚需,因此线上“撸展”显然不会是他们的替代选择。
无法替代的现场感
如果网红是“伪艺术爱好者”,那么专业艺术从业人员,会选择去线上“撸展”吗?方瑜是一位手绘插画师,他从高中进入艺术学校,后考入清华美院,绘画和艺术贯穿着方瑜的工作和生活。看展、逛博物馆,更是方瑜的生活方式。疫情前,方瑜为了看唐代建筑去过京都、奈良的寺院和博物馆;为了看笔画到过莫高窟;为了一睹高迪的作品前往巴塞罗那……只要北京有任何高质量艺术展,他都第一时间前往。疫情的到来改变了方瑜的生活节奏,好在很多博物馆都开了直播,可以进行线上观展,方瑜也尝试了几次。同学给方瑜推荐了欧洲17个博物馆免费线上观展链接,但他只逛了线上梵高博物馆,“网络问题吧,体验不怎么好,就没看完。”隔离期间,方瑜在平台上看完了《理想·局部》,第三季开始每一集大约半小时,陈丹青的优势是讲小众的、被美术史边缘化的人物,虽然知识含量少,但很多被忽视的典故反而有趣,比如方瑜第一次知道意大利画在教堂墙壁上的画,可以用特殊手段整张剥下来。3月,方瑜还看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微信服务号,通过“线上美术馆”可以观看自2016年以来的展览,包括高清360°的场景。通过点地上的小箭头,可以“真实”地走进展厅变换方向。此外,方瑜还通过喜马拉雅、爱奇艺随刻等APP或听、或看过博物馆介绍和展览,通过几个月的线上“撸展”体验,他这样总结:
- 线上参观还是和真实的观看有很大区别,首先对我这样的人想看到油画、丙烯画的笔触,线上看展也就看个大概,这点很难做到。
- 其次,基本所有博物馆只分享小部分馆藏,想看个过瘾也不现实。
- 然后就是技术问题,如果直播的技术支持不过硬,看的过程很卡,这个时候我就不想继续看了。
- 总之,线上看展可以解决一部分需求,但真正喜欢艺术的人,还是会选择去现场观看。
梁安也认为,“线上看展虽然新奇,还可以下载不少图片,但我始终很难完全专注的看展,做不到全身心投入。另外,线上展示只是作品本身,没有展览中建筑和展品的结合,没有自然光线对作品的加持,更无法享受逛周边店和去博物馆咖啡馆的愉悦心情。”的确,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欣赏文物、浏览博物馆,观众首先受观展设备、展示程序、网络环境等因素影响,画面清晰度、网络是否不流畅,都会减少观展的满足感。而线上看展还消弭了空间感,没有同伴看展交流的乐趣。在博物馆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观者与创作者毫无阻碍地交流,理解对方的认知和信仰,产生内在精神层面的共鸣,这是一种完全独立的个人化体验。但线上“撸展”无法取代看展者真正在乎的体验,那是一种亲临现场的仪式感,是属于个人又敢于将个人置于公共环境的特殊时光,那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去与世界、文化、艺术相处的态度。虽然线上展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由于疫情的因素,线上看展的天然优势也不可否定。展品在云端持续开放,没有开闭展时间,观众随时随地自由参观。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文物图像可以多角度清晰显示,看到一些现场看不到的细节。观众还省去了排队、拥挤的烦恼。尤其以敦煌研究院推出的“数字敦煌”为例,敦煌出于保护考虑关闭了有些洞窟,但在线上,观众可以选择不同主题的参观路线,还可以按个人需求对洞窟、壁画进行检索,充分发挥着网络观展的优势。
不会消失的云上展
如果没有疫情的出现,今年将是博物馆和艺术展再次攀高的一年。《2019中国文创特展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举办约3.6万个特展,其中约2.25万个特展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在艺术中心、艺术空间、创意秀场等文创空间、文创园区举办的特展约6800个,在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举办的特展约5900个,在景区、文旅小镇、科技馆、大学等举办的特展约900个。博物馆美术馆之外的地点举办的特展中,文化艺术特展占比最高,达到了55%,休闲娱乐类特展占比19%。特展数量最多的城市是上海和北京。调查发现,年轻群体观看特展的第一诉求是审美、获得愉悦,第二诉求是自我提升,社交属性居第三。疫情的出现打乱了所有展事和博物馆的时间表,而“云看展”在此次疫情期间,也作为补充方式出现了。据国家文物局初步统计,全国博物馆春节期间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1300余家博物馆开放在线展览。除了博物馆的官方直播,地方政府推出的线上观展渠道,视频平台也在利用自身优势推动线上展览。爱奇艺的随刻APP就成为新华网客户端“5.18博物馆直播接力”合作伙伴,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及苏州博物馆等在内的直播活动,由各大博物馆馆长进行讲解,让观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历史的温度。价值官记者看了一下这个活动的回放,虽然展品未必能看得很具象,但馆长讲述成为该活动优势,大量的故事和知识点还是干货满满的,弹幕里观众反应:直播时间太短,看的不过瘾。
此外,爱奇艺随刻还联合央视《国宝档案》团队推出了“博物君子·馆长寄语”等内容,将邀请馆长参与互动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
爱奇艺号百科创作者“我是EyeOpener”、“奇趣研究”等也独家带来了博物馆盘点、博物馆守望者故事等定制短视频内容。此外,专题同步推出了《紫禁城背后的那些事》《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故》《博物馆之夜》等多部免费纪录片,这些节目将成为线上“撸展”的补充内容。快手也在疫情期间为线上观展做了尝试,今年2月,在十四年金牌解说常吉的带领下,大英博物馆以在线直播的方式,通过博物馆有意思、快手课堂等快手号,让网友们在线欣赏到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馆,这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在中国进行直播,也是快手博物馆直播系列活动的重量级直播。一个半小时就有200万快手老铁们送出的50万个赞,及近千万被点亮的“小红心”。自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博物院正式实施每天8万人次限流措施。5月17日下午4点,却有超过50万网友在抖音一起观看了故宫直播,跟随讲解员穿过宫殿、御花园,聆听历史典故。抖音博物馆直播不仅有博物馆馆长亲自讲解,还邀请到艺术家陈丹青在山西博物院的直播间,给网友讲解北朝墓葬壁画。而早在今年3月起,抖音就曾联合国家博物馆、湖南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国内九大一级博物馆,推出过“在家云游博物馆”直播系列,“在家云游博物馆”话题的视频播放总量已经超过3.3亿次。
随着国内疫情的稳定,不少文艺青年重新开启了回到线下看展的行程,而云看展在疫情期间“被迫”升级后,也成为博物馆和美术馆成熟的展览方式,无论文艺青年是否选择线上“撸展”,这种线上补充的方式都将被保留下来,并进行不断的完善。毕竟,疫情可能二次爆发,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做好云上建设是各行各业应有的新基础。
2020年海外看展的行程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巨大的内需会填补国内展览市场,只要有足够好的安全措施,加上合理的人流控制,相信国内展事不会凋零。无论真、伪文艺青年,都会回到实体场景看展,而做好下半年展事策划,策展人们还是能挽回一部分损失的。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线上“撸展”它不香吗?不同群体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经过调查我们看到,真正热衷逛展的人在乎的是“逛”这个过程,线上看展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看展真正吸引人的还是与展品近距离接触的过程,这个体验虚拟世界的确无法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