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从西安小吃中品味古城文化之精髓

从西安小吃中品味古城文化之精髓

图/文 羽佳

13朝古都西安的小吃,就像这个城市一样,久负盛名。

每一个美食追溯起来,其历史的久远,都令人唏嘘不已。

细细品味,不仅有舌尖上的欢快与跳跃,更有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厚重。

从时间传承上排列前十名的著名美食有

1、羊肉泡馍:在公元前11世纪“牛羊羹”基础上演化而来,最初多用宫廷御筵,距今3000多年历史。

2、黄桂稠酒:始于商周时期,距今3000多年历史。黄桂稠酒又叫西安稠酒、陕西稠酒、贵妃稠酒。

3、肉加馍:起源于战国,距今2400多年历史,现在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最爱。

4、岐山面:从汉代开始,距今2200多年历史。

5、陕西凉皮: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距今1300多年历史。

6、泡泡油糕: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烧尾宴名点“见风消”油洁饼,距今1300多年历史。

7、饺子宴:唐代,距今1300多年历史。

8、葫芦头:最早为唐代京城美食,至今仍是西安城内有名的风味食品,距今1300多年历史。

9、灌汤包子:元末明初,距今700多年历史。

10、荞面饸饹:始于元代,已有600多年历史。陕西名小吃之一,饸饹古称“河漏”。

西安小吃遍布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最集中著名的,当属北院门“小吃一条街”。

外地吃货们到西安,一定会选择到这里过过瘾,否则对不住自己这张嘴。

这里有刘纪孝腊牛羊肉、贾三灌汤包子、老孙家牛羊肉泡馍、老米家水盆羊肉、八宝梅桂镜糕、孙家肉丸胡辣汤

等等,各色小吃令人目不暇接。

除此之外,还有大雁塔北广场的天下第一面、魏家凉皮,也显示了西安地方特色,值得品尝。

美食文化与历史文化总是密不可分,仅从西安八大怪中就可见一斑。

第一怪:面条像腰带

就是说的面条长长的一根,宽的就跟裤腰带一样;面条既粗又厚,吃起来光滑、筋道,很有嚼头,再放些辣子什么的,好吃得很。陕西盛产小麦,所以陕西人主要以面食为主。面条的种类繁多,西安吃的面条有棍棍面、拉面、扯面、臊子面等等。

第二怪:泡馍大碗卖

所谓“馍”,就是死面饼,用手撕碎了放进碗里,然后用汤煮一下。俗话说“南方人细致,北方人粗犷”,而西北人粗之更甚,单从饮食中即可见一斑。


第三怪:烧饼像锅盖

这种饼做的时候要用很硬的面,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助木杠子,用全身的力量来轧揉,然后放在直径二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烧制而成,它大如盾牌,外硬里酥,没有好的牙齿是啃不动的。西安人形象把这种饼叫“锅盔”。

第四怪:辣椒是道菜

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不怕辣”,一般人都以为湖南人、四川人吃辣椒是强项,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西安城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第五怪: 唱戏吼起来

是陕西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即“秦腔”,也是我国民族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声腔艺术。秦腔最早起源于秦地先民的即兴歌舞,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声调高昂激扬,强烈急促,几近于吼,而且无论什么人来唱,都带有一种悲壮肃杀之气,是西安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比如“风潇潇兮易水寒,将士一去不复返”。

第六怪:帕帕头上戴

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象中国西部片中演的那样。据说它有七大功用:防风、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惠,又实惠,一举多得。

第七怪:房子一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整个陕西省,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皆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只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旱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那珍贵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八怪:大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因为土地肥沃,以前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所以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后来,有些人就将这一怪改变成“大姑娘不对外,二姑娘三万块,三姑娘随便带,四姑娘嫁老外”。

下图是刘纪孝腊牛羊肉店铺,位于美食一条街,每天购买的人群如长龙,下雨天也不例外。

西安第一面,就一根,站到凳子上挑着吃也不够高。应了西安八大怪之一的“面条像腰带”,既宽又厚还长。

天下第一面目前正在申报吉尼斯记录。

天下第一面馆,位于大雁塔北广场慈恩镇。

煮好的面,放入冷水中待用,

吃这种面有两种调料,吃的时候,要用筷子在碗边压断,放入调料碗,再送进口中。

下图的调料为酸辣味道,口感重一些。

这一份的调料比较清淡。

西安的特色,每个桌上,都备有大蒜。

品尝西安第一面,需要早早来到这里,如果赶在饭点上,还要排队等候。

biangbiang面,当地人很喜欢吃的主食。

这个字的形象写法(打不出):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走进来,左一扭,右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来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两个贼娃立在旁,坐上车车走四方。

刚做好的biangbiang面,配料有牛肉、红萝卜、短豆角、豆腐干、辣椒等。

很宽很厚,很有嚼头。

陕西凉皮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距今1300多年历史。细分的话有热米皮、凉皮等。

岐山面,从汉代开始,距今2200多年历史。

下图左上为荞面饸饹,始于元代,已有600多年历史。陕西名小吃之一,饸饹古称“河漏”。

西安的炉子,很特别,有种西北的粗狂。

泡泡油糕,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烧尾宴名点“见风消”油洁饼,距今1300多年历史。

看上去,就会想到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迈。

回族姑娘的围巾特色。

很原始的点心,就连包装也很原始。

鸭蛋也能烤着吃,独特。

豌豆糕

柿子饼。我吃了一个刚出锅的,软软的、甜甜的,能吃出柿子味道。

传统的肚兜,让人想起电影《红高粱》。

虎头鞋,传统的让人眼前一亮,这可是纯手工,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这种狗头红枣,甘甜、核小。

第一次吃椒盐核桃,还别说,很美味。

通往美食街上的地砖,都透着皇家气派,快乐连绵。

一天一天  纯音乐 徐梦圆
 

非常感谢想念中的孤独伯乐,将本博文推荐至草根名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