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心裁(183)薏苡附子败酱散:痛经、经期过长、带下、慢性盆腔炎、癥瘕(卵巢囊肿)-- 马氏妇科

 薏苡附子败酱散

【原文】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组成与用法】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功效】温阳散结,清热消肿。

【医案】

1.痛经

初诊: 2005年8月1日。麻某,26岁,痛经十余年未愈,痛时下腹喜温喜按,伴腹泻,脸色苍白,冷汗出,腰酸,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中等,经色鲜红转紫暗。平素喜冷饮,带下无殊,纳便正常,寐安。末次月经7月16日来潮。月经史:14岁初潮,28~30天一潮,7天净;生育史:0-0-0-0,用避孕套避孕。舌稍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偏小,质地中等,活动度可,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子宫偏小。(2)慢性盆腔炎。(3)痛经。

治法:和气血,清湿热。

方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金银花15g  防风10g  白芷10g  当归6g  陈皮10g  白芍10g  制乳香4g  制没药4g  皂角刺15g  天花粉10g  炮山甲10g  生甘草6g,7剂。

二诊:2005年8月9日。腰痛,背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阳清湿热,和气血。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味。

薏苡仁20g  淡附片6g  败酱草20g  当归9g  川芎9g  白芍12g  白术12g  茯苓10g  泽泻12g  柴胡10g  枳壳10g  蒲公英15g  红藤20g,5剂。

三诊:2005年8月16日。末次月经8月10日来潮,无痛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阳清湿热,调气通腑。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大黄牡丹皮汤、四逆散加减。

薏苡仁20g  淡附片6g  败酱草20g  炙大黄10  丹皮10  桃仁10  冬瓜仁30  柴胡10g  枳壳10g  蒲公英15g  红藤20g,7剂。

四诊:2005年8月25日。腰痛,小腹胀,胃脘不适,舌脉如上。

中药守8月9日方加大腹皮10g、砂仁(冲)5g、续断12g,7剂。

五诊:2005年9月1日。经期将近,腰痛腹胀均除,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益母草20g、延胡索10g,7剂。

六诊:2005年9月8日。月经9月6日来潮,已无痛经,舌脉如上。

治法:温阳调气,清湿热。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四逆散加味。

薏苡仁20g  淡附片6g  败酱草20g  柴胡10g  白芍10g  枳壳10g  炙甘草6g  蒲公英15g  红藤12g  大蓟15g  小蓟15g  益母草15g  砂仁(冲)5g,7剂。

2.经期过长

初诊:2006年3月27日。林某,30岁,月经3月7日来潮,至今21天未净,经量先多后少,经色先红后淡,夹有白带,乏力,小腹坠胀,腰酸痛,纳可,大便溏薄1天,平时月经3天即净,白带不多,顺产后10 个月,现哺乳。生育史:1-0-4-1,放置宫内节育器。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阳健脾,清理湿热。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栀子柏皮汤加味。

薏苡仁30g  淡附片6g  败酱草20g  炒栀子10g  炒黄柏10g  炙甘草6g  贯众炭20g  椿根皮15g  萆薢12g  地榆20g,3剂。

二诊:2006年3月30日。月经已净,大便溏软,舌脉如上。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子宫颈轻度炎症,宫体后位,大小正常,活动,质地中等,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1)慢性盆腔炎。(2)慢性子宫颈炎。

治法:调气清湿热。

方剂:四逆散合白头翁汤、栀子柏皮汤。

柴胡10g  炒白芍10g  枳壳10g  白头翁20g  秦皮10g  黄连5g  炒黄柏10g  炒栀子10g  炙甘草6g,7剂。

3带下

初诊:2005年2月19日。吴某,53岁,近半月来带下黄水样,有异味,腰酸,平素胃冷,不耐寒凉,月经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子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大小正常,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两侧附件无压痛。

治法:温脾清湿热。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薏苡仁20g  淡附片6g  败酱草12g  贯众15g  萆薢12g  土茯苓12g  扁豆20g  海螵蛸20g  苍术10g,4剂。

二诊:2005年2月23日。带下完全消失。

4.慢性盆腔炎

参见“厚朴七物汤”条第1案。

5.癥瘕(卵巢囊肿)

初诊:2006年4月4日。平某,38岁,B超检查发现右侧卵巢囊肿50mm×48mm×43mm,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周期基本规则,经量先多后少,7天净,伴小腹隐痛,腰部坠胀,3月份月经于6日来潮,经过治疗,19天方净。带下不多,性生活时小腹胀痛,纳可,大便秘结。生育史:1-0-0-1,用避孕套避孕。检查糖类抗原CA125为9.01U/ml,胎儿甲种球蛋白1.32ng/ml(均在正常范围)。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脾清热散结。

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薏苡仁30g  淡附片6g  败酱草30g  白花蛇舌草20g  半枝莲20g  石见穿15g  皂角刺15g  益母草15g  牡蛎20g  蛇莓15g  海藻20g  夏枯草15g,7剂。

二诊:2006年4月12日。无不适,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蒲公英15g,7剂。

三诊:2006年5月11日。月经4月14日来潮,至今未净,夹带,乳头胀痛,舌脉如上。

治法:清湿热止血。

败酱草10g  红藤15g  椿根皮15g  半枝莲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大蓟15g  小蓟15g  萆薢10g  地榆15g  槐花20g  贯众炭15g  阿胶(烊冲)10g,4剂。

四诊:2006年5月22日。月经5月14日至5月21日,无不适,舌脉如上。

中药守4月4日方,7剂。

五诊:2006年5月30日。B超复查,右侧卵巢囊肿消失。

【按语】

薏苡附子败酱散是治疗阴证肠痈的方剂,方中薏苡仁破肿排脓,附子温阳散结,败酱草清热排脓。

慢性盆腔炎或者带下病大多属于湿热下注为患,然而也可见脾阳不振兼挟湿热者,此类患者多由于过用寒凉,或者病程迁移日久,耗伤阳气所致。此时一味清理湿热,会使病情越发缠绵难解,治疗当以清湿热与振奋阳气同用,方可取效,而薏苡附子败酱散则为首选。

案1为痛经宿疾,时已十载,证由饮冷太过,脾阳受损所致,故经潮时下腹喜温喜按,腹泻,脸色苍白,冷汗出。但是通过妇科检查发现患有,慢性盆腔炎,经色鲜红,舌质稍红,此为寒湿郁久渐有化热之兆。一诊用仙方活命饮和气血,清湿热,二诊时即易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味以温阳清湿热,和气血,此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四逆散一贯到底,而余药随症而变,终使痛经治愈。

案2为经期过长,经少色淡夹带,乏力便溏,此为脾阳不振,湿热内蕴所致,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栀子柏皮汤温脾阳,清湿热,加贯众炭、椿根皮、萆薢、地榆以增强清热止血功效。

案3为带下,色黄如水而臭,胃中寒冷,此为脾胃寒,而下焦湿热,即《素问·气交变大论》中的“寒疡流水”之症。故以淡附片、薏苡仁、扁豆、苍术温补脾胃,燥湿止带,用败酱草、贯众、萆薢、土茯苓、海螵蛸清湿热止带。

案5为癥瘕,即《素问·骨空论》所称的“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之“瘕聚”症。癥瘕一症多由热、瘀、痰胶结而成,但许多患者并没有临床症状,常常只在体检时发现。因此可以根据癥瘕的成因来投药,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法治疗。在临床上已有使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成功的报导。有本于此,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基本方,佐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蛇莓清热解毒,用牡蛎、海藻、夏枯草化痰软坚散结,用石见穿、皂角刺、益母草活血散肿。经过调治之后,癥瘕最终消失。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