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不能有这些日常用力习惯

由于太极拳理的抽象、复杂,初学不易入手。倘不遇明师,在学习过程中,歧途又太多,很容易迷失方向。前辈们不仅总结出了几篇拳论,如《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歌》、《打手要言》等,作为学拳者的理论指导;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些要领、口诀,便利学者遵循。如立身中正、顶头拔背、松肩坠肘、分清虚实、松腰塌胯(也称坐胯)等。
从初学拳时起,倘幸运地遇上了好的老师,这些道理,也很容易的就懂得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遇上明师的幸运。有些人,因为有文化,又特别自信,爱自作主张,在拳谱面前,要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就难了。正因为这样,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对拳谱的解释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就常以为人误解重要的部分内容,说明如下:
力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用手去做的,思想是在目的上。如伸出手去提一个水壶,思想是在水壶上。而手伸出去时,是怎样伸出去的,早已是一种习惯,一种本能了。如加以分析,是手部先动,肘、肩关节反而后动,这就是在生活中用力的方法。此外,在生活中,手上用的力,比练太极拳大得多。
练太极拳时,完全和上述的用力方法相反,思想在身内,没有身外的目的。手伸出去时,要腰部先动,然后依肩、肘、腕、手指的先后次序动,而不是手部先动,用的力比在日常生活中小得多。
立身中正:顶头塌胯,是为立身中正所采取的两项措施。上有虚灵顶劲,下有气沉丹田,精神、内气,上下贯注,自然也就立身中正了。但倘不遇明师,很容易埋头弯腰,臀部后翘,形成上身前倾。这是最易出现的毛病,公园里不乏其人。
立身中正,本意即身体的自然正直。也有人怕立身不正,就上身一点也不敢动,结果是手、脚在练拳,身上没有练拳,造成身体板滞,形同僵尸,毫无松柔之意。这就很明显地违背“一动无有不动”和“以腰为轴”等要求。
含胸拔背:这一条规则,最易为人所误解,如只从字面上理解,很易前凹叫后凸,形成驼背。这明显地与立身中正相矛盾。须知含胸是属于化劲的动作,不是始终不变的姿势。拔背的拔,是向上拔的意思。所以雅轩老师是将这含胸拔背,称为顶头拔背,将拔背与顶头联系起来,这就避免了要“练成驼背”的误解。
坐腕:查太极拳拳谱,找不到坐腕的根据。有的人总喜欢将其他的功夫、劲道,硬塞进太极拳中来,还认为这是改良。坐腕即其一例。有些人很强调坐腕,甚至将手腕上翘,与下臂形成直角。由于这样做的结果,下臂、手腕与手掌就完全僵硬,丧失了手上的灵敏感觉,推手时听劲既不灵,也易被人借力。这与拳谱上要求的松柔、轻灵,很明显地唱了对台戏!不知何所据而如此!
用力少就是轻,因为轻是松的前因,是走向松必经的桥梁,不能轻也就不能松。因而对用最少的力的探求,就非常必要了。
手要松,脚尤其要松:如果学者真能实践前述少用力的原则,手上要松,并不很难,不过时间早迟而已。遗憾的是,很多人手在练拳,脚并没有练拳,甚至练了几十年,脚上还是虚实不分,毫无灵活的迹象,硬如木桩一般。脚上的松柔,与会不会开裆沉气,关系极大。倘练拳架时,步子大一些,做到以沉劲为主,每式有起有沉,则两脚自会达到相当的松柔。
分清虚实:太极分阴阳,阴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就是分虚实。太极是圆象,它如环无端,周流不断。这就是练太极拳必须以腰为轴、走弧线和处处都要分清虚实的理论根据。虽说“一处有一处虚实”,但初学者更应注意到“处处总此一虚实”,注意脚下要分清虚实。不论进步、退步,都必须做到虚脚渐虚,实脚渐实。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都不可骤变、顿变、突变,必须将重心的渐变,又慢又匀地交替得越细致、越清楚越好。即此虚一分,彼实一分,不断流变,这才是分清虚实了。不是一脚虚、一脚实就叫分清虚实了。不遇明师,或粗心的学者,都不易做到恰到好处的。
此外,如练提手上式时,右脚为虚脚。练白鹤亮翅、高探马时,左脚为虚脚。此时之虚脚,雅轩老师要求做到鸡蛋压不破,蚂蚁也压不死,方才合格。这就比一般练拳者严格、细致得多了。举一反三,到处都是非常精细的。这也是太极拳的动作,乍看起来平凡容易,其实相当难学的原因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