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鸦可知? -- 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雪映丹青——中国古代冬景绘画特展”

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雪映丹青——中国古代冬景绘画特展”快结束了,应承了的《寒鸦图》导赏不能再拖了。先上图,把手机横过来,咱们也和古人一样,由右及左一段儿一段儿地将卷轴徐徐展开慢慢欣赏。  

宋代对文人来说应该是“最好的时代”。宋朝历代帝王均热衷于文艺事业,他们开创的“院画风格”,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画的审美,在世界上也被认为是可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比肩的一座高峰。

艺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赞叹宋画之美:“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如俗话说:纸寿一千,绢寿八百。因此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很少将如此高寿的宋画展出。如此难得一见的佳作定要仔细欣赏!

引首处可见乾隆弘历行书大字“超谐天真”,上面盖有“乾隆御笔”的朱文方印。

乾隆皇帝还在前隔水处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千林叶落树枝干,

鸦集带饥复叫寒。

嗟我民宁无此事,

围炉不忍展图看。

可以想象冬日乾隆皇帝在暖阁赏这幅画时,围着火炉打开这幅卷轴一看,什么情况! 这些寒鸦也太惨了,饥寒交迫。想我大清子民绝对没有这种情况。太惨了,必须题诗一首以表朕悲天悯人之清怀。呵呵,朕的几万首诗又多了一首。乾隆是真不知有子民挨饿还是装不知?我想这与他知不知和珅的贪是一个情况!

先和乾隆爷告个别,我们来到画心。首先看到的是近处几株古木,干粗枝繁,盘根错节,高大参天,不着一叶,梢呈蟹爪。水墨加少许花青钩染,古朴苍劲。



近岸浅水处,几簇蒲草,水墨双沟叶片,顶端敷以白粉,更具清冷雪意。

一条小溪由远及近,由窄到宽。远处溪上横跨一桥,岸边寒木成林,烟霭空濛,宛若一束飘带,将树林遮掩,仅见根部和树梢,更具空灵幽深之趣。

整幅画心上有49只寒鸦聚集林间,或飞或宿,或鸣或食,姿态万千,各不相同。

雪景是中国山水画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它的“开山祖师”应该就是唐代大诗人和大画家王维,在《宣和画谱》著录有许多件传为是王维的雪景题材画作,但今天一件也没有存世。雪景、寒林山水画和寒禽其实是古代画家想要演绎一种荒寒、清奇和冷寂的艺术意境,但是不同的赏者在这种意境中映入个人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

画后的跋文便是4位赏者的赏后感。本卷宋元典籍未载。明代曾在安国手中,后转入严世番收藏,明末严家被抄入官府。清代为孙承泽、梁清标收藏,乾隆时入内府,藏于养心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有这4位的跋文,但今天我们只见到这4段了,不知是哪位重新装裱时决定了跋文的去留!



第一段跋文是元代的赵孟頫的行书“余观此画,林深雪积,寒色逼人。群鸟翔集,有饥冻哀鸣之态,亦可谓能矣。子昂。”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中国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室后代。元代官僚,书画家。其妻为元朝画家、诗人管道昇。元朝画家王蒙之外祖父。虽自己未列元四家,但外孙在列也可以呵呵呵了! 他的字法度严谨,有人曾评其字如体操般精准。作为宋室后人在元朝为官也唯有分寸精准才可保得全身,想其心在焱焱夏日也是透着寒气!

第二段跋文是元代的贯云石的诗句:

饥冻哀鸣不忍观,

使余一见即心酸。

明年丰稔春风暖,

远举高飞羽力宽。

贯云石(1286年-1324年),原名小云石海涯,元朝畏兀儿人,精通汉文,著名诗人、散文作家。读了这首诗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呢?乾隆皇帝你还在呵呵呵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贯云石的一颗小公举般鲜嫩柔软的心,所以后来他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



第三段跋文是元代的仇远的诗句:

                     老树枯苕雪乍晴,

饥鸟飞集噤无声。

蒺藜沙上花开早,

且让春风与燕莺。

仇远(1247-1326),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生性雅澹,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每每寄情于诗句之中。宋末即以诗名与当时文学家白珽并称于两浙,人称“仇白”。他好交游,与赵孟頫等文人墨客均有来往,互相赠答。仇远生当乱世,诗中不时流露出对国家兴亡、人事变迁的感叹。

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对仇远的书法也有专门的论述。说仇远的楷书学欧阳询,行、草也善。如今见字如面,睹字思人尤其与赵孟頫之字并列,更让人感慨万千!



第四段跋文是明代的陈彦博的诗句:

溪上人家好树林,

群鸟来集岁年深。

雪晴云散春风转,

时听枝头有好音。

洪武戊午嘉平真拙斋钱塘陈彦博题。

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改朝换代啦,汉人又当家做主了,境随心转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

春江水暖鸦可知?

且听枝头传好音。

回头再看画心,乾隆的大字还是精准,“超谐天真”这幅曾归于李成名下又疑为郭熙的画作的确得天地之真妙趣! 杨仁恺先生认为这幅画是范宽或范宽流派精品,当属南宋初期画院高手所作。

溥仪是懂的,所以逊位前,将此画以赏溥杰为名,经天津运至长春伪皇宫。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溥仪携此画逃至吉林省临江市被我军截获,交东北人民银行转交东北文物管委会,其后,归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

此处不想说什么了,我想静静! 静静的再看看。4月9日就要收了,再见不知是何年?











本文引用《辽宁省博物馆藏书画著录》、百度百科的相关内容,部分图片来自百度,全部字来自新华字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