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名句摘编·卷2
1. 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释义:面对这种情况,公孙鞅对秦孝公说:“咱们搞变法,不必在一开始就和普通民众商量,可以等效果出来后再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追求至高德行的人难以附和世俗,建立非凡功业的人不随便和众人谋划事情。对圣人来说,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拘泥于陈规陋习。”
2. 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释义:公孙鞅说:“普通人见识短浅,只知道安于传统旧俗,学者们则往往受困于“所知障”,沉溺于有限的知识和见闻中难以自拔。这两种人,做官守法还行,如果要与他们商讨常法和旧制以外的开创之举,则不合适!明智之人制订法规,愚笨之人受到限制;贤德之人根据时代变化而更新礼仪,平庸无能之人则只会固守成规、处处被动。”
3.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释义:臣司马光认为:为人君者,应把信誉当成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民众,民众归附的前提是执政者有信誉。不讲信誉,便无法驱使人民,没有人民,国家便无法维系。所以,古代的圣明君王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和父子。由此一来,上下互不信任,彼此离心离德,最终必将导致失败。这种人,这些做法,得不偿失,多么可悲啊!
4. 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jǐ)。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释义:孙膑说:“排解纠纷和斗殴,不能依靠蛮力和拳脚,而应抓住敌人要害并乘虚而入,当形势发生变化后,矛盾和纷争自然就化解了。现在梁、赵两国交战正酣,精兵锐卒都在战场竭力拼斗,国中就只剩些老弱病残。将军您不如率兵突袭魏国都城,占据交通要道,冲击他们目前最空虚的后方,魏军知道后一定会放弃攻赵而回兵救援。如此一来,我们既救了赵国之围,又打击了魏国,可谓一举两得。”
5. 明主爱一颦(pín)一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
释义:贤明的君主对于自己的举动,哪怕只是一次皱眉或微笑,都特别慎重,只有该皱眉时才皱眉,当笑才笑。
6. 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
释义:孙膑说:“韩、魏刚开始交战,两国军队尚不疲惫,如果现在就去救援,相当于代替韩国承受魏国的兵锋,到时,我们不仅会失去主动,反而得听命于韩国。况且,魏国有灭亡韩国的决心,当韩国快撑不住时,一定会再次求助于我国。那时我们再出兵相救,既能借机深化与韩国的关系,又可乘魏军疲敝之时展开攻击,如此一来,便可名利双收。”
7.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è)。
释义:上千个唯唯诺诺之人,比不上一个直言不讳之人。
8. 《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释义:《诗经》上说:“得人心者兴盛,失人心者败亡。”
9. 《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释义:《尚书》中说:“以德服人者昌盛,以暴服人者败亡。”
10. 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释义:孟轲说:“国君您为何非要谈利益呢,有仁义就足够了!如果国君一味追问什么有利于自己的国,卿大夫一味追问什么有利于自己的家,士民百姓一味追问什么有利于自身,上上下下相互争夺和追逐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从未都没有仁德之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从来都没有忠义之人会怠慢他的国君。”
11. 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释义:子思说:“仁义的本义,就包含了为民谋利。如果身居高位的人不仁,下面的人就得不到应得的东西,如果身居高位的人不义,下面的人就乐于做欺诈的事情,由此可见,不仁不义会带来多大的不利啊!所以《易经》中说:'利,与义相和谐统一。’又说:'通过利来安顿此身,进而崇德向善。’讲的都是利益的重要作用啊!”
12. 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为利,不仁者不知也。
释义:只有仁者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不仁之人是不能理解这个道理的。
13. 夫人固有利、不利时。
释义:人生在世,总有顺利、不顺利的时候。
14. 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gāo)。今兹效之,明年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释义:如果大王您臣事于秦国,秦国必定向您索要宜阳、成皋两座城池。如果现在满足了它,它明年还会要求您割让别的地盘。到那时,如果答应,则已无地可割,如果拒绝,则不仅前功尽弃,还会蒙受后祸。再说,大王您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贪求却不会停止,以有限的土地,迎合无限的贪求,这是招怨惹祸的做法啊!仗还没打,就把土地丢了。
15. 嗣君曰:“非子所知也!夫治无小,乱无大。法不立,诛不必,虽有十左氏,无益也。法立,诛必,失十左氏,无害也。”
释义:卫嗣君答道:“这个问题,不能像你们这样理解!治国理政,只有不忽略小事,才不会出大乱子。如果法度不立,该杀的不杀,即使有十个左氏城,也没什么用。如果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算失去十个左氏城,也并无大碍。”
16.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释义:当时,韩国、燕国都已称国君为王。唯独赵武灵王不肯称王,他说:“没有称王的实力,怎敢占居王的名号呢!”命令赵国民众称呼自己为君。
17. 靖郭君欲城薛,客谓靖郭君曰:“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lóu)蚁制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苟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庸足恃乎?”
释义:靖郭君(田婴)想在薛地建筑城池,一位门客对他说:“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渔网不能捕捉它,钓钩无法牵住它,然而一旦离开海水,就连蚂蚁也能制服它。现在,齐国就是您赖以生存的海水。您若能长期掌握齐国大权,还要薛城做什么!您若失去了齐国大权,哪怕把薛地的城墙筑得如天一般高,难道就能靠得住吗?”
18. 臣光曰: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zāng)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wǔ)其君,下以蠹(d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
释义:臣司马光认为:君子收罗供养士人,是为了天下百姓。《易经》说:“圣人供养贤才,是为了让利益泽及天下百姓。”贤良之人,其德行足于敦厚教化、匡正风俗,其才干足以整顿朝纲、振作纪律,其智慧足以明察秋毫、高瞻远瞩,其强毅足以团结仁人,稳固情义。贤良之人的作用,往大了说,可以利益天下,从小处讲,可以利益一国。因此,君子用丰厚的俸禄,使他们富裕,用崇高的名爵,使他们尊贵。供养一位贤才,而惠及万民,这才是养贤之道啊!然而孟尝君收罗和供养士人,却不分智愚、不论善恶,盗取国君的俸禄,私结党羽 、沽名钓誉,对上欺侮国君,对下盘剥百姓,这种奸雄,哪里值得推崇呢?
19. 臣光曰: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xuān)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诗》云:“采葑(fēng)采菲,无以下体。”孟尝君有焉。
释义:臣司马光认为:孟尝君算得上是善于采纳规谏的人。只要谏言是对的,即使进谏者心怀诈伪,尚且予以采纳,更何况那些对上级忠诚无私之人所提的意见呢?《诗经》说:“采摘葑、菲,不可因为根茎不好,就整个丢掉。”孟尝君做到了这一点。
20. 缪(miào)留对曰:“晋用六卿而国分,齐简公用陈成子及阚(kàn)止而见杀,魏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君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党 ,其寡力者藉外权。群臣有内树党以骄主,有外为交以削地,君之国危矣。”
释义:缪留回答说:“不可以。过去晋国任用六卿,最终导致分裂,齐简公同时任用陈成子和阚止,结果自己被杀害,魏国同时任用犀首和张仪,结果丧失了西河之外的土地。现在您打算同时任用公仲、公叔,那么他们中实力强的一方便会在国内树立党羽,弱的一方则会去寻求外国势力的支援。臣子当中,有的在国内结党营私以欺凌主上,有的勾连外国以侵削国土,如此一来,您的国家就危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