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夏至节气!驱蚊消暑的“锦囊妙计”来了
夏至 XIAZHI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10个节气
夏至这天
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

此时,江南一带阴雨连绵
天气愈发炎热
应注意防暑消暑
宜清淡饮食、多食酸味
夏至诗二首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至习俗
“夏至尝黍,端午食粽”是夏至节的古时食俗。古人要用黍和鸡祭祀祖先,将黍用竹叶或苇叶包成形如牛角的角黍,先祭祖然后蒸熟品尝。

每当夏至时节,枣花盛开,小星星似的米黄色枣花幽幽飘香。古时的妇女们还会一起去采集枣花,然后戴在头上。

在新麦收获之时,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庆年丰的好方式。炎炎夏日,一碗麻酱拌面不仅能满足上海人的口腹需求,也给盛夏生活平添了多样的乐趣。

每当夏日来临,上海人还好一口“糟货”。糟毛豆、糟鸡爪、糟门腔、糟猪蹄、糟鸭舌……总之,夏日里最少不了这一口冰爽咸鲜了。

夏至时节
闷热难耐、蚊虫滋扰
有什么消暑防蚊的好办法吗?
上海市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
香囊制作技艺
就能帮到大家!
小小香囊不仅模样精巧,
功能也不少呢
听传承人陈杏芝女士来介绍下吧↓

香囊制作技艺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以丝绸或布帛制成,以各色彩线刺绣为饰,色彩绚丽,图案美丽。可以用来香体、养生、把玩等。

又因香囊中填有中药材,具有防中暑、驱蚊、醒神等功效,故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我们的祖先,最早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佩戴香囊了。据《礼记》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容臭即为香囊。

香囊这一专称,则出现于汉魏时期。请背诵全文《孔雀东南飞》,你就能找到“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的诗句。

唐宋时期,香囊是男女皆用的佩挂饰物,囊中所塞的香料也从一般的香草发展到名贵的檀香、沉香等。作用如同现如今的香水。

明清时期,香囊除具有装饰、留香、祛病、养生等功效之外,还有作为青年男女之间信物的功用。

总之,香囊的使用,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香囊的种类也很多样,造型各异,主要类型有:
花卉香囊

生肖香囊

吉祥物香囊

还有昆虫香囊、瓜果香囊等等。精巧的囊袋通过一针一线缝制和刺绣,图案精致传神,具有独特的工艺价值。
那么,制作香囊有哪些主要工序呢?

裁布料

定造型

刺绣

加填充

填香料

缝香囊

穿囊穗

在香囊内填充檀香、白沉香、白芷、川芎等中药粉末,就能使其散发出芳香怡人的气味。
如果夏季要加强驱蚊功效,可加大藿香、紫苏、菖蒲、陈皮、丁香比例,再加入薄荷等药材即可。建议咨询医生后使用哦。
来欣赏一波香囊美图吧↓

和平享厚福手鞠香囊

儿女双全

龙袍凤袍

虎头醒狮

铃铛

手绣睡莲香囊

元宝茶盅

山花门楣

仕女

京剧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