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5张经典插图,认出一张算合格,全部认出则是学霸

教育的最大功能之一是使生命更具知觉。小学课本集信念与常识于一身。仁、义、礼、智、信,情趣,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形式各式各样,风格不同,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认知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人都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而文章中的插图有很多至今没有更换,成为经典,今天就给带来5张插图,看看大家是否依然保留着儿时的记忆。

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周瑜与曹操大战,因为当时周瑜军中缺乏武器——箭,孔明就使用计策把20只船全部插满稻草人驶向曹军军营,然后击鼓,曹军以为周瑜来攻打他们,就把如雨的箭射出来。经过清点,共有10多万只箭,刚好补足了周瑜军队缺乏的兵器。这个故事让我们见识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曹冲称象

建安八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便问群臣如何加以测量。没人能想出切实有效的办法,不料曹冲说:“只要把大象牵到船上,刻录船舷齐水面的地方,然后牵出大象,再以石块填船,等到船沉到与刻痕齐平的位置,称石头的总重即可。”

曹操听了,非常高兴,即刻差人称象,果然得知了其准确重量。

这个故事赞扬了曹冲的聪明才智,通过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进行对比,感受曹冲的美好品质。

将相和

《将相和》取材于司马迁所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这三个小故事的关系是:“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故事向我们呈现了鲜活的人物形象:集谋略与胆识于一身的蔺相如,知错就改、坦诚待人的廉颇,并凸显了他们以国家为重,国家利益至上的心胸。

故乡

《故乡》是家喻户晓的名篇,它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鲁迅曾于1919年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前去北平,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这次回乡作者还见到儿时的朋友章运水(闰土的原型),面对一切,鲁迅百感交集,思绪万千。1920年就以此次经历为素材,创作小说《故乡》。

这篇文章中的三张插图都很经典,流传最广的当属“月夜刺猹”。

夏天的夜晚,是宁静的,更是动感的。有一个神奇的小英雄:“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一个机警、生活经验丰富的闰土出现在我们眼前,“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勇敢、轻捷的闰土,“你便刺”。但刺猹不是目的,闰土不会去追猹,并不要置猹于死地。守瓜才是目的,那“油一般的皮毛”、“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勾起听者无穷的想象。

如今,这张图已经被网友玩坏了,成为“吃瓜”专用图。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面环绕着绿树红墙……这是一首已经传唱了60多年的脍炙人口的老歌,时至今日,我们的幼儿园、中学生还在学还在唱,伴随着这张插图,成为每个人最深刻、最重要的童年记忆。

小学的时光,是酸的、是甜的、是苦的、是辣的,你的小学时光是什么样呢?这些经典的插图有没有触动你内心深处的琴弦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