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溶:意在象中 画在诗中
江溶:意在象中 画在诗中
江溶
江溶,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四川民盟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四川省统一战线同心书画院研究员、蜀都书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成都文史馆馆员、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会长、成都民盟书画院副院长、原四川省美协理事、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
在《美术》《中国书画》《中国画》《中国工笔画》《美术大观》等刊物书籍均有作品发表。作品曾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重庆美术馆、深圳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等艺术机构收藏。
江溶师从著名工笔画家朱佩君先生,在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明显个人特征的画风。他的工笔花鸟画含蓄婉约、细腻入微、精致典雅、灵动秀美,看他的画能够顿时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他的工笔花鸟画分为两种风格类型:一种是致力于传统工笔技法的继承,运用传统技法捕捉和表现花鸟世界中的变幻多姿。还有一种是他经过多年创作实践探索形成的具有个人风格特色的当代工笔绘画语言,在拓展延伸传统工笔画形式内涵基础上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增加了工笔画的写意性。
江溶自述拜师朱老师之前,是一位绘画爱好者,经过朱老师的专业指导,逐渐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朱老师工笔花鸟画功底深厚,承袭了“黄筌画派”的细笔勾勒、设色精细的传统技法,延续了院体花鸟画风。江溶早期作品受朱老师影响很大,这时期的作品采用传统花鸟画布局构图,先以淡墨细笔勾勒,再层层淡彩赋之,用笔严谨,着色自然、含蓄,体现出巴蜀工笔花鸟画的灵动秀美。
江溶的工笔花鸟画并没有因为朱氏画风的影响而一成不变,相反他一直想要突破,他曾经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都为摆脱朱氏画风而苦苦探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创作中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渐明晰了创作方向并不断摸索技术创新,在技法层面既保留了传统线条与作色的基本方法,又融入了新的绘画元素,经过无数次的揣摩与实践储备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这个过程中,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将工笔画的“写意性”表达出来,希冀充分发挥工笔画的写意精神,重塑工笔画艺术的精神图腾。工笔绘画的特点是写实性强,所以很少有人将工笔画与“写意性”联系起来,不可否认的是,工笔画自古至今皆有“写意性”, 无论工笔画或是水墨画都重“意”,所以“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江溶的山水画也很独特,他以单纯的笔墨语言表现出宏大格局,细节丰富而不琐碎,画面繁复而不杂乱,层次丰富、绵远幽深,营造出虚无、缥缈、静寂的氛围,一如宋人气息。知名花鸟画家刘德扬这样评价他:“江溶的山水画作品,笔墨轻灵,清简中见沉厚。入眼而来,灰调、细腻迷朦、云蒸霞蔚,如置于荒天迥地,万籁阒寂。其间,一种不争不夺、淡泊平和的气机跃然纸上,显然有别于当下时风普遍性的浮燥、夸张、炫目和造作。我以为,作品里的这种阒寂,不是外在环境和尘世的安静,而是他内心平和的物象转换。对此,江溶并没有刻意为之,而是在整个画面上由衷地、自然而然地反映出他那'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的自为。”
江溶近年来创作的斗方作品,一改淡雅、工致的院体艺术风格,将光与色以意笔手法大胆运用,强化主观性色彩语言的运用,并有意加强画面的虚实对比、冷暖对比,使他的作品或带有朦胧典雅富丽的气息,华美精致,或透露出迷蒙、简化的装饰味道,焕发出一种诗兴的浪漫。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亦如宋徽宗从细微的事物之中发现了整个宇宙的生机,当代巴蜀画坛的一批优秀艺术家也倾毕生精力在花开花落间捕捉着天真烂漫的花鸟情趣和世间永恒的美。江溶正是这其中的一位。
作品❤欣赏
《香雾蒙蒙》
《金色池塘》
《花间蝶韵》
《荷之韵》
《春静晓风微》
《日照生紫烟》
《春水流》
《八月的风》
《唐诗画意》
《林高纳远风》
《无边落木萧萧下》
《幽谷万仞皆造化》
《鸟啼山更幽》
《峨眉高出西极天》